本帖最后由 ぷ灵ふ狐ぞ 于 2025-3-19 21:16 编辑
直击项目一线 草木蔓发,春意融融,峡江大地升腾发展气场。宜昌国企上紧发条、攒足干劲,扎实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在项目建设的“争春斗艳”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繁花”。
宏裕包材:募投1.4亿再升级 3月14日,记者走进夷陵区湖北宏裕新型包材股份有限公司,3号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安装、调试各类设备。 这是宏裕包材年产3万吨健康产品包装材料智能工厂二期项目的施工现场,该项目1.4亿元建设资金源于募投,是宏裕包材充分借助资本市场谋发展的有力举措。 “春节后,我们开启‘全速模式’,大家都鼓足了干劲儿,全力朝着上半年完成设备安装的目标冲刺。”宏裕包材总经理助理、项目负责人倪军伟介绍。 该项目在宏裕包材现有3号厂房内2600平方米预留空地上实施,主要安装富士凹版印刷机、干式复合机、德国W&H柔版印刷机三大核心设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宏裕包材一边将外国专家“请进来”驻场,一边在内部统筹调配人员和安装资源,采用三条线安装工作“既竞争又合作”的模式,不仅实现了施工进度的有力推进,更将质量把控贯穿始终。 “每条生产线、每台设备、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大家相互竞争比拼速度,又在关键处彼此支持协作,就是要确保设备安装严丝合缝、无缝对接。”现场负责人徐涛说。 以富士凹版印刷生产线为例,收卷、放卷牵引单元的精准对接要求极高,哪怕高于0.03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对印刷精度产生影响。为此,生产、设备、安全部门与国外专家团队紧密配合,成功将设备精准定位在“理论坐标”上。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设备基础施工,其中德国W&H柔版印刷机顺利安装完毕,日本富士凹版印刷机、干式复合机均已完成主体安装。后续,施工团队将着力完成核心设备的收尾安装工作,并有序推进电气、烟囱、风管等关联设施设备的施工建设。 倪军伟表示:“我们将通过智能工厂建设,进一步降本增效,同时加强研发和创新,瞄准绿色包装材料这一新赛道,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记者赵璟一、通讯员杨李根)
宜化化机:智慧工厂新跨越 3月12日,记者在猇亭区宜化化机化工装备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现场看到,四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起重机吊装设备来回穿梭,638名建设者昼夜奋战赶工期。 为加速产能升级,该项目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建设进度持续刷新。当前,一期项目厂房内行车安装、设备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厂房内,工人登上10多米高的曲臂车里施工作业。 安装载重200吨的行车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安装过程中要下‘绣花’功夫,做到精确测量和不断调整,确保行车的各个部件能够正确配合,达到设计要求。”项目经理刘琛说。 “从厂房的一端通过铺设行车,实现设备制造工序的流转和衔接,设备制造的过程不用走回头路,可以提升20%至30%的效率。”刘琛说。 据悉,项目建成后,厂房内载重200吨的行车、160毫米的卷板机与自动化焊接设备协同作业,单日可完成20套大型化工装备组件的无缝流转。 下一步,其自主研发的车间生产管理系统也将上新,使订单排产周期缩短30%,通过自动化生产线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智慧工厂”的跨越。 项目早一天投产,企业就能早一步赢得市场先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项目早投产。 在理化中心施工现场,管理团队昼夜紧盯通风系统安装与办公区域施工进度,推进水电管网及材料进场。 厂房内设备安装区内,大型起重机连续运转,首批自动焊接机等核心装备已安装就位并进入调试。 技术部门与分包单位保持联动,确保图纸深化、材料调配与安装环节无缝衔接,各进度严格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逐项落实。 实行分段验收,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设备、技术、质量、安全等技术人员24小时驻守一线,对所有在建区域实施“完工一段、验收一段”的动态管控。
(记者赵璟一、通讯员邓晶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