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枝江长江大桥北岸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工程建设重心将全面转向上部结构施工。 枝江长江大桥是当枝松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主桥全长1549米,是目前在建世界最大跨径钢-UHPC组合梁斜拉桥。 施工单位蜀道集团四川路桥集团大桥分公司副总经理、当枝松3标项目常务副总经理袁炜介绍,此次封顶的北岸主塔高241米,约为80层楼的高度,采用A型结构设计,共使用钢材7178吨、混凝土27028立方米。 枝江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封顶后,今年还将完成南岸主塔封顶、大桥主跨合龙等关键性节点工程施工,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 作为长江中游第一大江心洲和枝江面积最大的乡镇,百里洲仅南边一座小桥通往荆州松滋,绝大多数人都是依靠轮渡与外界保持联系。打通对外陆路通道,是10万百里洲人民的梦想。 2020年,枝江长江大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2022年9月,枝江长江大桥桩基开钻。 开建以来,建设者们秉持“安全+质效”的理念,成立“质安督导组”“科创先锋岗”,强化科技攻关、推行智能建造,攻克了一个个艰难险阻。 针对大桥北塔所处的长江冲积平原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采用“旋挖钻机+回旋钻机”组合成孔工艺及超声波成孔质量检测技术,成功完成66根直径2.5米、孔深126米的超长桩基施工,总钻孔长度达8316米,并通过优化钢筋笼定位工艺,实现了126米超深孔垂直度偏差小于千分之二,创下长江桥梁深基础施工精度新标杆。 大桥北岸主塔塔座采用独特的八边形造型,倾斜角度达26.5度,属于典型的大倾角塔座。由于斜面多、体积大,应力较常规形状塔座更加集中,开裂风险更大。 四川路桥当枝松高速公路3标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汪林说,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内部布设水管,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技术实时控制塔座混凝土应力与内外温差,在成功破解塔座易开裂难题的同时,确保了斜面外观规整。 下横梁作为连接主塔和桥面的关键部分,就像大桥的“关节”。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项目团队通过反复计算和模拟,采用“塔梁异步+后浇带”施工方法。 针对传统爬模施工的弊端,项目团队还研发出适用于“A型塔”的智能建塔装备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竖向移动工厂”,将高空离散作业转化为标准化流水线施工。同步应用5G远程塔吊操控系统,实现地面操作员通过全景数字界面精准指挥260米高空吊装,极大提高了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种液压爬模防坠装置”已经完成国家发明专利申报。 作为湖北省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当枝松高速公路全长约75公里,总投资约158亿元。枝江长江大桥是当枝松高速的核心枢纽,通车后将终结百里洲镇“千年孤岛”的历史,将沪蓉、沪渝、宜岳3条高速连为一体。 “盼了几代人,天堑变通途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参与大桥北塔施工的当地村民许万兵感慨地说。
(记者张明文、付江山,通讯员张鹏、田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