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yht

30位记者写“再”字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7-10 11: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涌——这句诗最能体现诗人们对文字的推敲 。
.
      把橘子写成桔子这种写法不对。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i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也不是的简化字,所以将写成是错误的。只用于桔梗”,一种草本植物。
.
    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
   奓(zhà)字是方言,有开,打开,张开,下部大的意思。一般不常用,但是在生活中常说这个字,所以许多人都不会写。“奓”在地名和湖河中常见这个字,如奓河、奓湖;奓山镇(在汉阳)。
.
——————————————————————————————————————————
  【文言文一则】施氏食狮史(赵元任)
.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
   【译文】有一位姓施的诗人,他的名号叫石室诗士。他特别嗜好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姓施的常常到集市里看狮子。十点钟,刚好十头狮子来到集市。这时,刚好姓施的(也)来到集市。姓(施)的看这十头狮子,仗着箭的力量,使这十头狮子死了。姓(施)的收拾这十头狮子,到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很潮湿,姓(施)的命令侍者擦拭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头狮子,实际上是十座石头做的狮子的尸体。(请)试着解释这件事。
.
  《施氏食狮史》释文:家居石宅的施先生十分喜欢狮子,不但熟悉狮子的形态、生态,还写过好些描述和赞美狮子的诗词。在石狮市,有一位史先生是个石匠艺人,喜欢吃狮子肉,把这种喜好看成是一种时髦,打算凭着自己的石雕才艺一定要吃上十只狮子的肉。(这一天)史先生开车来到集市上寻找狮子,恰好施先生也到市场上转悠,更巧的是有十只狮子被送到了饮食一条街。施先生告诉史先生有十只狮子,让他去观看,史先生拿着一枝箭矢去逗弄狮子,那十只看起来几乎乱真、可以吃的狮子其实是十只石头狮子。施先生就吃野味一事对史先生说:如果狮子绝种了,某些人喜欢吃野生动物的嗜好也就随之同归于尽,人类社会也会(因生态失衡)走向消亡。于是史先生决定戒除贪吃狮子的恶习,并着手以食街上那十只石狮子为艺术借鉴的楷模。十只新的石狮雕塑完工了,排列壮观,慨叹酸雨对石雕的侵蚀损坏,石狮市的石匠艺人史先生把十只石狮子搬送到了石宅施先生的石屋里安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7-10 11: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与口干
有个老人,大年初一出门访友前,先在桌上写了个吉字,心想图个吉利,没想到走了几家,连杯茶也没喝上。他气呼呼地回到家,再看桌上那个字。不料一气站错了地方,字看反了,便自作聪明他说:我以为写了个‘吉’字,却原来是‘口干’二字,怪不得连杯茶也没捞到。
.

吩咐   
古代有一县官,让管家去买三瓶酒,却写成了“三平”。管家说:“老爷,不是这个‘平’字。”县官提笔在“平”字下加了一钩,说:“三乎(壶)也罢。”
.
牛不出头
有个人去拜见姓牛的富翁,姓牛的推说出门了,不出来见他。
这人便在富家门上写了很大一个“午”字,然后就走了。
有人问他是啥意思,他回答说:这是“牛”不出头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7-10 1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语文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7-10 11: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糊涂仙 的帖子

     这是发生在“文革”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某日,某地一造反派组织将另一地的“牛鬼蛇神”揪来批斗。(“文革”中,出于某种原因,常有互斗“牛鬼蛇神”的现象。)由于对被揪斗的“牛鬼蛇神”不熟悉,遂叫“牛鬼蛇神”们各人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纸牌上,再由造反派用朱笔打上“╳”,再由各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牛鬼蛇神”中有一叫“于奓”的,也和在场的其它“牛鬼们”一道,自己在纸牌上写好名字,交由造反派打上红“╳”后,再挂上自己的脖子。
  批斗会开得很成功。发言者慷慨激昂、唾沫四溅,与会者群情汹汹、同仇敌忾,并不时插入此起彼伏的“打倒某某”的口号声。轮到于奓面前时,领呼口号的造反战士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果断地举起“语录本”,跳起来喊道:“打倒干爹!”于是会场上立刻举起森林般的手,响起春雷般的回声:“打倒干爹!”“干爹必须老老实实低头认罪!”领呼者又跳起来喊道。“干爹必须老老实实低头认罪!”又是一片春雷般的回声。领呼者声嘶力竭,跟呼者山呼海应. 只有于奓一脸的困惑和茫然,抬起头瞪大着眼,莫名其妙地望着领呼口号的和跟呼口号的人。
  于是主持人愤怒了,领呼口号的和台下的芸芸众生也愤怒了:“这家伙不老实,给他点颜色看看!”“我,我不打倒干爹!”于奓终于醒过来,急忙辩解道。“牛鬼蛇神,还想狡辩。”立刻,又一阵“打倒干爹!”的口号如雷鸣电闪般响起。“不!不!我干爹是贫下中农,不能打倒。”于奓更加大声地申明道。“干爹不投降,就叫他灭亡!”又一阵更加响亮的雷声滚过。“我干爹确实是贫下中农,他就在台下望着我,那个没有举手的就是。”
   这则笑话,不仅讽刺了那些造反派,也讽刺了那些“白字先生”们,“于”字写草了认作“干”字尚情有可原,“奓”字认作“爹”字却是太不应该了。

       问好老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0

725

主题

9708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0395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2-7-10 17: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7-13 17: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7-13 17:25 编辑

回复 美丽人生 的帖子

.
  "我靠重庆"未撤"凉民证"又起 广告创意剑走偏锋
湖北利川旅游“我靠重庆”的广告风波未平,恩施旅游广告又引争议。昨日,武汉市民刘先生称:“景区号称要为市民颁发‘凉民证’,创意谐音于日军侵略时所发的‘良民证’,很伤感情!”恩施旅游局表示,这是广告公司所为,与旅游局无关。(7月11日《武汉晚报》)
从“叫春的城市”到“凉民证”,广告创意剑走偏锋,从前并不少见,如今也没绝迹。从近日被披露的事件中,似乎还呈现泛滥的趋势。有时候,可能是我们“想多了”,但更多时候,是创意方就希望要我们“多想”。虽说广告可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通过伤感情来吸引眼球,如此创意可以说并非好广告。
有句话叫“画虎不成反类犬”,过犹不及的结果可能是贻笑大方。缘何听到“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大家都可能发出会心一笑,也许就在于其体现的错位感。撞红线的广告创意,引发的不仅是错位感,还有民众感情的受伤感。幽默并不是讨巧,创意也并非要低俗至死。当创意超越可接受度,甚至突破法律红线时,倘不严管将滋生更多效尤。
最近惹起嘴边风暴的系列广告,其实说明了广告行业创意的萎缩。当广告需要哗众取宠,甚至要用伤害的方式吸引眼球时,看似是思维的发散,其实是江郎才尽的无奈,甚至是结果导向引发的审丑效应。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也许,只有当大众对这种广告,不仅限于进行口诛笔伐,还切实地不买账时,才能从市场选择等方面杜绝类似逐臭。
屡禁不绝的类似创意,不仅反映了其存在的市场,还说明了处罚的不力,变相纵容了类似所谓创意的肆无忌惮。当违规成本与获利收益不成正比时,可能只有傻子才会赞成这样去搞伤害。
相较眼睛雪亮的群众,让人遗憾的是监管缺位。比如恩施旅游局就称:“与旅游局无关”。这轻飘飘的回应,显然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甚至还没认识到应负的职责。倘若羊都丢了还不愿去补牢,那只会让类似闹剧越演越烈。低俗创意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比如利川的“我靠重庆”。而这伤害的不仅是民众,还有涉事地的形象。
外力禁止性规定,只能治标而难以治本。要让丑陋的创意被自觉驱逐,还需要创意方从内心认识到,靠伤害民众感情吸引眼球,不但可能得不偿失,而且还是对自身的不尊重。同时也需行业加强规范和自律,只有各方形成合力,自觉而谨慎地遵从公序良俗,才能迸发缤纷创意而不是追逐拼低俗。【评论来自天山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