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7
版主
   
- 积分
- 896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5-2 19: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突围》
【第二部】
刘继智
十三
周恩来,白鲁德,王天鸣三人小组成员离开了宣化店,然而,三十二执行小组的国共美三方代表和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新闻记者却仍然留在了宣化店,继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
宣化店,一切似乎仍然还是那么平静。
就在三人小组成员离开宣化店的当晚,中原军区再一次在大礼堂举行晚会,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和中原局领导人以及中外记者聚集在一起。
晚会开始,李先念首先走上主席台致欢迎词:
“各位先生,女士们,你们好!
你们不顾旅途劳顿来到宣化店,来到我们中原军区,我代表军区的群众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你们爱好和平,中国唯有和平才有民主,唯有民主才能够变贫弱落后的中国为进步富强的中国,只有两党合作、全国的团结以及社会贤达的团结,特别是国共合作的团结,才能够有和平,我们相信,只要中国团结得很好,真正实行人民所能接受的民主协议,那么,中国人民就能够建立起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会场上,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这是,一些在场的记者向李先念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问题:
“请问李将军,你认为目前国共合作的前景如何?”
“李将军,你对目前的局势到底抱什么样的态度?”
“请问,贵军将来如何面对中原局势的变化?”
“李将军,贵军下一步棋到底该怎么走?”
............ ...........
李先念镇定自若,他对答如流,既尊重事实,又在和平统一的方针内一一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在场的中外记者都默默地点头称是。
这时,武汉《大公报》记者走到任士舜的前面,他对任士舜说:“李将军的讲话好极了,我是跟着周恩来先生一起来到宣化店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现在我才真正弄清楚了,谁在维护和平,谁是战争狂人,我会把自己在这里所见到的一切,如实公布于众的!”
“谢谢!谢谢你了!”任士舜点头称谢。
晚会结束之后,李先念回到中原司令部内,他又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忙碌之中。
各军区的战情汇报一件件的摆放在桌前,李先念揉了揉眼睛,他逐个翻阅起来:
河南军区韩东山来电:国军在应山一部有异动之倾向。
江汉军区罗厚福来电:国军66军已经南移,并逐步渗透到江汉军区辖区内,平汉线一带亦有国军移动之趋向,并与我军发生多次冲突。
一纵一旅战情汇报:国军一部正趋北进,有骚扰我军防区之趋势。
............. ............
李先念看着看着,不由皱了皱眉头,他轻轻地咳了一声之后,又翘首望了望天花板,然后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好久,并用蓝铅笔在地图上一一划上记号。
几天后,本来很平静的南线河口一线,国军新十五军四十五团又突然向独二旅一部防区发动猛烈进攻,并抢占了独二旅防区前沿制高点。
独二旅一团在团长董绍明的率领下,奋起还击,双方抢夺制高点,战斗异常激烈,阵地也几易其主。
独二旅政委张体学得知消息,立即向驻宣化店的三十二执行小组送来了备忘录,并及时向中原司令部作了战情汇报。
三十二执行小组的代表任士舜得到消息,立即邀请美蒋代表开会,并当场宣读了张体学送来的备忘录,向蒋方代表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中原谈判刚刚才过几天,执行小组仍然还住在宣化店,贵军擅自进攻我军防区,其居心何在?”
蒋方代表陈谦马上回答说:“任中校,可是根据我军报告,是贵军先向我军阵地进攻的!”
任士舜瞥了一眼陈谦,果断地说:“备忘录呢,请把你们送来的备忘录拿出来看看!”
“这个,这个......”陈谦一时语塞,支吾其词,结结巴巴,脸色甚为尴尬。
任士舜说:“既然你们拿不出备忘录,口说无凭,不如我们都到现场去看看......”
坐在一旁的美方代表哈斯克怂了怂肩,双手一摊,也无可奈何地说:“那好吧,我们前去看看再说!”
于是,三方代表一起驱车前去河口。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颠簸簸两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河口镇,美蒋代表一到河口,却并不急于去现场。
陈谦一下车,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说:“哎呀,真的够累的了,我们是不是休息一会再走,这路,怎么这么颠簸!”
哈斯克也附和说:“好,好,好,我要喝咖啡,实在是太累了,等一会再走也不迟,反正有的是时间!”
三方代表于是在河口停了下来,哈斯克和陈谦坐在路旁的凉亭里,一边喝茶,一边看风景。
这时,一辆辆满载国民党士兵的军车向北急匆匆开去,公路上顿时烟尘滚滚,隐天蔽日起来。
站在一旁的任士舜忙指着那些军车对陈谦说:“陈上校请看,这是什么?”
陈谦面无表情地瞥了一眼那些军车,一句话也不说。
在场的新闻记者马上拿起相机,“咔嚓咔嚓”地连忙拍下了军车驰过的镜头。
哈斯克慢慢地喝完了早茶,又伸了伸懒腰,慢吞吞地走了过来,任士舜于是马上敦促他说:“哈斯克中校,我们该上路了吧!”
哈斯克这才点了点头。
于是,三方代表一起驱车来到事发地点,并分别把张体学和国军团长叫来,一同来到刚刚被国军占领的制高点。
只见制高点的山顶之上有两道战壕,北面朝宣化店那边是新挖的,南面是独二旅原来挖就的战壕,已经被国军填上了新土,但由于填得过于匆忙,还露出坑坑洼洼的痕迹,坑道旁边还有一座新坟。
这时,陈谦跑到一名国军军官面前耳语了一阵,然后又折转身跑了回来,他气势汹汹瞪着眼睛说:“我代表我方向你方提出强烈抗议,请看,这战壕分明是朝北的,这充分证明这里本来就是我军的防地嘛!”
任士舜见陈谦发火,也不慌不忙地走了过去,他从刚刚填上新土的战壕里抓起一把土,指给他们说:“你们看,我军原来的战壕已经被他们填上了新土,而朝北的那道战壕却是新挖的,你们倒好,把我们的工事给填上土,好以此掩耳盗铃,是不是,陈上校,你难道没有看清楚吗?”
双方又开始争论起来!
哈斯克见他们争论不休,再一次怂了怂肩,皱了皱眉,说:“你们这样争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不如找一个人问问情况再说!”
于是执行小组立刻派人找来了当地的保长,要他证实一下到底是哪方首先进攻。
保长颤颤巍巍地站在他们面前,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你就照直说,把你看到的一切都如实说出来就行了!”哈斯克催促他说。
保长仍然低着头,说:“我也搞不清楚,枪炮子弹天上飞,打了整整一个上午,我们都躲在屋子里,不敢看呀!”
任士舜走上前去,问他:“老乡,那你听到枪声到底是从哪边先响起来的呢?”
保长这才结结巴巴地说:“开始是南边,以后山上也响起了枪声,接着,又,又打到北边去了!”
三方代表都默默地记录着,都默不作声。
任士舜上前说:“我们应该为死去的郭排长表示哀悼,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互相残杀呢?士兵们,中国人可不能够打中国人呀!”
陈谦气得把双眼瞪得圆圆的,他说:“任中校,请你不要对我们的士兵进行共产主义宣传好不好!”
“陈上校,请问,我讲了一句‘共产主义’吗?我们难道不要和平了吗?”
陈谦恼着脸,不再言语。
这时,美方代表哈斯克不得不站出来说:“陈长官,任长官,这次事故已经很清楚了,不用再争辩了,是45团首先发起进攻的,应由45团负责!”
陈谦阴沉着脸,他一甩衣袖,气吁吁地朝山坡之下走去,把哈斯克和任士舜他们一行人冷在山头上。
在场的中外记者都纷纷议论起来。
三十二执行小组成员和新闻记者于是回到宣化店。陈谦也早早的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陈谦便独自乘车溜回到汉口,等工作人员喊他起来吃早饭之时,房间里空空的,已经不见了他的人影。
陈谦的擅自离开,使三十二执行小组的协调工作不得不暂时中断。【第13节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