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12|回复: 3

一只小龙虾蹦跳的高度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52

2592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第四届潜江龙虾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132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5-30 16: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龙虾之乡嘛,要不然就是一个闹眼子的。
要将龙虾产业,龙虾文化融入潜江人的生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桃源隐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IP属地:陕西省西安市

发表于 陕西省西安市 2013-5-30 16: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152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89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3-5-30 15: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只小龙虾蹦跳的高度
  ——我市龙虾产业转型发展路径观察

  潜江新闻网讯 一只小龙虾到底能蹦跳多高?高不过盈尺。
  潜江的一只小龙虾却从自然繁殖的沟渠起跳,蹦上了欧美人的餐桌,蹦上了省委一号红头文件,蹦上了全国淡水龙虾行业养殖的标准技术规程。
  潜江小龙虾蹦跳的高度,取决于其加快产业转型的力度。
  起步:从包袱到财富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因其几近疯狂的繁育速度,吃尽湖中水生植物和小鱼小虾,改变生态系统原貌,而被称为水中“冷血杀手”。
  上世纪末,在江汉平原小龙虾早已泛滥成灾,稻田湖埂到处都是它掘的洞穴,由于它在自然界缺乏天敌,对一些农作物和池塘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闹得农民怨声载道。
  然而,小龙虾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早已成为欧美人日常饮食中的主材,有着发展产业的巨大优势。
  “利润丰厚得让人无法不眼红。”当时还在潜江一家乡镇企业做供销科长的漆雕良仁,在江浙一带出差,看到当地人把小龙虾变成10多美元一袋的虾仁出口,不禁面露羡慕之色。
  机会出现在1999年。这时市场出现真空包装熟食虾仁,漆雕良仁也积累了一笔资金,他与人合伙在枝江建厂,生产真空装虾仁。2001年,产业做大了的漆雕良仁回到老家潜江熊口镇,注册成立华山水产公司,开始经营出口业务。随后,莱克水产等一批水产企业跟进。
  龙头的带动,政府的重视,政策的扶持,小龙虾产业迅速崛起,包袱已然变成财富。
  食——小龙虾蹦上餐桌。王场镇红桥村个体餐馆老板从油焖杜家鸡的烹饪方式得到启发,在江汉油田五七集市打出“小李子油焖大虾”招牌,顿时食客如云。从江汉油田技校辞职下海的陈莉荣看准商机,靠利荣小龙虾招牌菜起家,掀起一股强劲的红色风暴,继而撬动了武汉、北京等地餐饮市场,挣下亿万身家。
  养殖——小龙虾跳进稻田。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尝试“虾稻连作”,打破了“稻田不能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权威论断,让1000多亩低湖田成了抢手货,被时任省长罗清泉誉为“虾稻连作第一人”。2006年这种生态种养模式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带动荆楚大地小龙虾养殖大发展,仅潜江一地小龙虾养殖面积就突破了20万亩。
  深加工——小龙虾游向海外。欧美每3只小龙虾有2只来自潜江。该市连续6年出口量占全国的40%和全省的60%以上,赢得了“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跨越: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2009年5月15日是潜江人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该市举办了第一届龙虾节,一个弹丸小城在一夜之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虾皇”品牌“红透天”,“小李子”辉映“楚江红”。来自美国、德国、瑞典、新加坡等海外客商云集,签下16.4亿元的投资大单。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论坛和潜江龙虾美食特色街相继启幕。明星加盟,焰火助阵,“十大虾王”比拼,“虾王”、“虾后”分别夺得86188元和58188元的高价。
  次年的7月7日,潜江以喜得“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两块金字招牌为契机乘势而上,第二届龙虾节又赚得盆满钵溢,中国第二届国际和海峡两岸甲壳素研讨会花开潜江,协议引资达到26.5亿元。
  经过10余轮激烈角逐,一只净重133克的“虾王”拍出8.8万元的天价。
  “万人龙虾宴”长水马龙,见证了“满城尽带红金甲”的盛景。10万人慕“虾”而来,争看潜江花鼓戏《生命童话》。
  2012年6月16日,第三届龙虾节在引资突破228亿元的大背景下起航,75名鄂菜烹饪高手自施绝技,再成美食家的饕餮盛宴。
  国内首部以小龙虾为主题的电影《虾哥的故事》首映,甲壳素首席科学家杜予民教授率研发团队为潜江打造“甲壳素之都”擂鼓,近百家旅行社负责人为“品龙虾、游名城”落墨。
  今年6月12日,将是潜江第四届龙虾节开幕的日子。
  12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的人文习俗中所代表的轮回意味,成为今年龙虾节的里程碑般的悬念和看点。
  挟“潜江龙虾”申报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之威,“黄鹤楼酒业”广场演唱会紧锣密鼓,26集《潜江龙虾》系列动漫片之《虾宝出世》和《龙龙看家》进入试播,书展诗会花灯巡游和科普推广次第热身,全国最大的龙虾种苗繁育中心筹建冲刺……
  万事俱备,只等东风。
  从卖产品到卖文化,潜江完成了不同寻常的跨越。
  走向:从农耕文明到生态文明
  一年一度的龙虾节已然成为潜江的一种文化自觉。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这么一个故事,2011年潜江遭受罕见夏旱,宣布暂停一届,消息传出就有十多家龙虾养殖户“集体上访”,希望“政府搭台”。
  龙虾节庆的辉煌,成为了潜江富民强市的“驱动器”、跨越发展的“核动力”、进位争先的“催化剂”,体现了科学发展与节庆经济的完美契合。
  “不能满足现状。中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我们的龙虾产业要实现从农耕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市委书记、市长张桂华目光如炬。
  潜江小龙虾红透大江南北,旺季经常是“一虾难求”,而症结在于虾源奇缺。
  苗种供应严重不足,种质退化严重。小龙虾养殖主要靠稻田投放亲虾自然繁殖,“人放天养”,头大尾小。
  莱克水产集团董事长郑玉林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建议,培育出优良龙虾种苗,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省政府从谏如流,今春决定斥资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潜江龙虾产业繁育技术研究,一个亿尾龙虾种苗繁育基地应声选址高场甘家塔,规模在全国独占鳌头。
  每到夏季,都有一场红色风暴席卷潜江。风暴过处,虾壳成山,臭气熏天。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小龙虾只有靠科技才能蹦跳得更高。潜江人深谙此理。
  小龙虾身上能吃的部分只有20%,把虾壳、虾头等大量资源浪费太可惜。实际上,虾壳提炼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应用非常广泛,虾壳经生化反应变身甲壳素,立刻身价百倍。甲壳素再进行精深加工,又能用于生产医药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更高含金量的产品。
  高科技给小龙虾产业带来了新机遇,华山水产集团再当第一个“吃螃蟹”者。他们与武汉大学合作研发,投资近5亿元资金建成甲壳素深加工中心,去年实现年加工水产品6万吨,年处理废弃虾壳10万吨,销售收入28亿元的目标。
  市委副书记龚定荣说,潜江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形成220亿元产值的甲壳素深加工产业集群,促进小龙虾产业的二次腾飞。(潜江日报记者 李文山)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可爱先生 + 15 + 15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听花鼓 逛梅苑 品龙虾 观楚章华台 游兴隆大坝 幸福潜江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152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89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3-5-30 16: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江新闻网也是天天龙虾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