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洛沙 于 2015-2-18 18:33 编辑
曾家石桥的垸份土地和沧桑地名
以前别人的母亲逝世了去找菩萨做表(也叫做疏),我还嘲笑别人愚昧。我的母亲逝世了,听老人们说人死难过十王殿,殿殿都有鬼门关。我无法与母亲沟通,无法得知母亲在黄泉路上的吉凶祸福,只得走别人的老路,求助菩萨做“十王表”。 也许有人会骂我愚昧,但我实在找不到更科学聪明的办法来照护母亲。好在别人并不记较我曾经的嘲笑,可怜我一片孝心,引荐我找菩萨做了几道表。菩萨叫我放心,说这几道表一升,土地神就会收到,就会转交地藏菩萨,提升我母亲;土地神也会通知我的祖先们,保佑我新亡的母亲免受地狱之苦,平安度过十王殿。 菩萨还说,这阴、阳两间是一个道理,做表也和我们写信一样,要写清楚寄信人、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不同的是,这地址不是现在的地名,而是垸份土地。菩萨特别强调,要务必写清楚我母亲埋葬地的垸份土地,否则土地神收不到,这十王表就白做了。 垸份土地是什么意思? 我读了十二年长学,教了三十年多书,不敢说博古通今,也算博览群书,却从没听说过什么垸份土地。 菩萨要我回去问老人,好在当时我父亲还在。我父亲恐怕是曾家石桥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人了,大家称活祖宗。我就问我父亲:我们“仙桃市干河办事处石桥村”的垸份土地是什么? 父亲一听,又开始话起古来。以前他一话古,我就推说有事,借故跑掉,现在我不得不耐着性子听—— 我们这里的垸份土地,可能是朱洪武坐了天下之后,道教划分的地名。朝庭有道教的总贯主,下面省府、州、乡、里层层都有分贯主。“鄂沔阳州拱辰乡马三里”可能就是道教的划分。
洛江河南岸是排湖,属马三里,北岸是渣角湖,属马四里。可能是根据江西迁沔,跑马圈地、插帜为标而来的吧?
百里排湖,洪水冲了千百年,冲起了许多湖窝子和土墩子。人们白天在湖窝子里打渔,晚上在土墩子上歇脚。渐渐地,土墩子上就有了剪口棚和炊烟。剪口棚多了,将土墩子连成一线,挽筑成堤,沿河而居。排湖十四墩就这样形成了。麻港为头墩,杜家台分洪道边的打字号为十四墩。
中间的五墩、六墩、七墩有方圆近万亩,为曾家大垸。其中五墩垸洛江河堤上有一个大豁口,曾经是官船往来的深水码头。我们曾姓先祖不知哪朝哪代在此落籍,就叫曾家口了。
所以我的出生地,先叫五墩湾、曾家口、曾家铺,后来叫富贵村、曾家石桥,现在叫石桥沙湾……
阳间地名,沧桑多变,可是阴间土地神掌管的地方——就是垸份土地,始终不变。菩萨做表给土地神,垸份土地几百年不变。我的先祖大都埋在马三里五墩垸,五六百年始终没变。我的江西迁沔始祖埋在这里,高祖埋在这里,我母亲也埋在这里,我父亲百年之后,也埋在这里,和我母亲在一起,和我的祖宗们在一起。
哦!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老地方,就是垸份土地。
难怪说,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难怪叶落归根;难怪海外赤子远隔重洋,还要祭祖回乡;难怪达官贵人客死京城,还要灵柩返乡;难怪我们的曾家祠堂建了毁,毁了建,原来是后人为了让先人有所归依,先人为了让后人寻根问祖。
我虽然笨,可终于明白了:合家为族,合族为国。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宗祠就是家乡、家族、家国的化身。无论岁月沧桑,赤子始终不忘那个美丽的家乡;无论天涯海角,游子总是眷念那片神圣的土地……
明白了垸份土地的含义,我就在给母亲做的十王表上郑重写下:鄂沔阳州拱辰乡马三里五墩垸——
过去,乡下没有电扇空调,一到夏天,家家户户卸了大门、后门和房门,在宽宽的台坡上搭起凉铺,扯起蚊帐,摇着笆扇,望着月亮,数着星星,等着凉风、等着露气,枕着老人们讲不完的古话入眠……夏夏如此,年年如此。可是年幼无知的我,一点都没往心里去。
奇怪的是,这些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夏夜古话,如今全都闪现出来了。于是我一面聆听不久于人世的父亲搜肠刮肚;一面翻阅共和《曾李氏宗谱》,一面实地采访核实;一面在浩如烟海的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地方志和各家宗谱上查证。我就是想弄明白,我的祖祖辈辈是怎样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