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一桥复通车对黄梅利大于弊 黄梅(小池)人民盼望三年半的九江一桥于今年的1月6日恢复通车,这对黄梅人民来说,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岸人民的交流成本降低了。在一桥维修的这三年,两岸人民往来,花费的成本可谓高昂。如果自己开小车,每个来回需要50元,即使是办了年卡的,由于路途加长,油耗增加至少两倍,时间至少增加三倍。现在,自己开展车过一桥,只需要10来分钟,路途也减少了至少三分之二。交流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商务人士、普通居民的交流。 二是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扩大销售。有企业表示,一桥没有通过,企业只能通过小型三轮车向九江运送货物,每次也一吨多。现在,一桥通车了,一次就可以运送至少五吨的货物,不但节约了人工成本,也节约了物质成本。每吨物流成本可以降低至少20元,一个企业一年就可以节约一大笔物流成本,有的企业可以节约物流成本几十万元。 三是有利于黄梅劳动力到九江务工,增加务工收入。九江是黄梅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城市,每天早上,有大批黄梅劳动力骑摩托车、电动车、开小车到九江务工、经商,晚上,他们又返回黄梅。他们在九江务工,增加了黄梅人民的收入。由于每天至少有一万多人到九江务工,这个务工收入是相当可观的,这大大增加了黄梅人民的收入。 四是有利于增加黄梅农民收入。黄梅是九江的蔬菜基地,每天有不少菜农将自己种的蔬菜销往九江。由于九江的菜价一般要比黄梅小池高,这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说,黄梅特别是下乡小池、刘佐、分路、新开、孔垄等乡镇的蔬菜基本上是销往九江的,一桥通车,有利于黄梅农民到九江销售蔬菜,有利于增加黄梅农民收入。 五是有利于搞活黄梅市场。黄梅地处湖北最东部,好像是人的盲肠,与城会城市交往相对与九江交往而言,显得活往来不足、作用不强。黄梅人民外出交流,主要是九江,其次才是武汉。与九江低成本交流, 有利于黄梅人民从外界获得更多的信息,有利于让黄梅跟上时代潮流,有利于搞活黄梅市场。这里有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1992年到1993年间,黄梅有个家电销售公司,在小池电视(无线)台做广告,由于小池电视台的无线信号覆盖到了九江,加之该公司的家电价格普遍要低于九江市场,因此,不少九江人到该公司购买彩电,该公司就是因此获得了第一波大发展的机遇。 第二个是近三年来,由于一桥的维修,导致小池街上的车辆基本上处于静态的,都停在街道两边。同时,大多数的门店要不是关门大吉,要不是销售不理想。现在,一桥通车了,街道上车辆又都跑起来了,门店的生意又好起来了,商家又迎来了赚钱的新机遇,门店的租金又开始上涨了。 第三个是房地产企业又在借一桥恢复通车的新机遇进行营销。一桥通车,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不少在九江务工的黄梅人开始到小池看房子,在小池购买房子的意向空前高涨。一些房地产企业也借机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他们将自己的目标定在黄梅籍九江人、在九江经商的黄梅人,以及从外地来九江务工、创业发展的新九江人。 六是有利于促进黄梅经济社会发展。黄梅与九江相比,好比是两个水位不同的水池,黄梅这个水池的水位低于九江这个水池的水位,如果将两个水池连通起来,那么,高水位的九江就会有水流向低水位的黄梅,从而促进了黄梅这个相对低水平水池的发展。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总之,我们要总体上看、辩证地看,一桥恢复通车,对黄梅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20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