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广西南宁市 2010-3-27 16:30:58
|
区域联动:襄阳崛起“半小时经济圈
今天的襄樊市“东大门” ——襄阳区,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到处是花团锦簇的前景。</P>
<P>伴随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的号角,襄阳城区变大了,路变畅了,街变靓了,人变美了,一个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13个镇的“半小时经济圈”正迅速崛起。“绿色空间分隔,快速通道相连,功能设施互补,区域经济互动”的发展思路已成为襄阳大地上一条璀璨夺目的风景线。 </P>
<P><STRONG>1 </STRONG><STRONG>、纽带:铺就外通内连的“快速通道” </STRONG></P>
<P>在襄阳的版图上,横贯而过的四条高速公路和207、316国道与三条省道及汉丹、焦柳、襄渝铁路三条大动脉,将城区和13个镇紧紧串在了一起。在这个区域内,覆盖了100多万人口,6个工业园区,是襄樊市城镇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襄樊市经济状态最活跃的区域。同时,从各镇到中心城区仅半小时以内车程,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P>
<P>构建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圈”,铺就外通内连的“快速通道”是首要环节。近年来,该区以提升路网通行能力为纽带,大力实施快捷道路建设、出口大通道建设和旅游公路网建设,并在区域内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先后开工兴建了襄峪一级公路、襄黄一级公路、鹿门寺旅游公路,改造了连接城区与各镇的短途客运班车,将经济圈内城乡各镇串连成线。至今,襄阳城区已经与襄樊市区连为一体,城区至镇与镇之间全部开通了二级以上公路;城区范围内的一级公交网络,城区至13个镇二级公交网络,城区至所有村的三级公交网络已然成型,增强了经济圈的关联度和竞争力。 </P>
<P>一条条康庄大道连接城乡,畅通境外,加速了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融合,为经济圈的生成壮大和城乡经济的发展搭起了座座金桥。张集镇邵棚村农民梁随政是位多年的牲猪养殖户,以前通村路差,客商不愿上门,他每次只得用板车拉着猪子转车进城送货,现在村村通了公路,在梁随政的带动下,全镇养殖业一下子热了起来,年出栏肉猪猛增到3万多头。张家集镇的商品猪也通过公路进入了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10余个大中城市农贸市场。 </P>
<P><STRONG>2 </STRONG><STRONG>、龙头:增强中心城镇辐射力 </STRONG></P>
<P>围绕把襄阳区设成襄樊市的产业集聚、人口居住、交通枢纽、市场集散、旅游休闲、科教文化中心的目标,襄阳区委、区政府科学绘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山水格局概念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一系列城区战略性规划,为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描绘出了一幅幅绚烂的新图景。</P>
<P>近年来,一项项重点工程接踵展开,襄阳中心城区建设好戏连台:推出了城区316国道北移、步行街基础设施建设、六大社区道路改造、污水处理等20项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达10多亿元。去年在完成续建工程基础上,又对城区广场、街头绿地和开放休闲空间,对重点街道、重点建筑、重点景观进行亮化、美化,着力提升城市品位。</P>
<P>城区长大了、变美了。自2003年来,区里把张湾老城区的小巷改造工程列入了城建重点工程,分3年投入3000多万元,对老城区的小巷进行全面改造,不仅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使近万户居民直接受益,赢得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P>
<P>高起点的规划,大手笔的投入,使襄阳城区日益展开了林深水秀、鸟语花香、街明路畅、流光溢彩的新画卷,中心城市在“半小时经济圈”中的“龙头”效应更为凸显,集聚和辐射功能更加强劲有力。</P>
<P><STRONG>3 </STRONG><STRONG>、核心:加快提升产业聚集度 </STRONG></P>
<P>襄阳区实施“掉头向东、实现大发展”的大开放战略,一方面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出击承接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将经济圈内的园区进行整体布局,建立园区功能互补、项目互动机制,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吸纳产业集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引进项目迅猛增多,销售收入和实交税金均比整合前增长3倍。目前,经济圈内已初步形成了汽配、机电、粮油、建材、有色金属、食品、纺织服装和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襄阳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同类产品最大的生产基地。</P>
<P>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圈内广袤的农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强势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出现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如今,民志、万宝、银河、襄乐、三珍、丰年等一批名优绿色食品声名鹊起,成了沿海都市的抢手货。</P>
<P>市场兴,经济活。伴随着襄阳汽车城、新世纪建材城、光彩物流商贸城等一批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大市场迅速崛起,“半小时经济圈”内流通日趋活跃,辐射能力大为增强。笔者在紧邻316国道的襄阳汽车贸易城看到,一条长5公里的汽车经济带已日渐成型,前来办理购车业务的客商和市民络绎不绝。2006年元至6月份,仅汽车装潢、保险及驾驶培训等配套产业就实现收入5000多万元。</P>
<P>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涌来,将今天的襄阳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圈”装点得更加璀璨夺目、妖娆多姿。</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