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松炳 于 2010-4-3 10:47 编辑
天门武术
第一期
天门市武术协会主办
2010年4月1日
编者按:武术在我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名手辈出。他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经验和良好的练功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决定用简报向全市武术界朋友予以推介。但编者有繁重的本职工作,加之水平和精力有限,谬误之处肯定不少,谨望阅者指正。
胡时柱师傅的武术经历
黄潭镇甘岭村胡时柱师傅,应该是天门武术界颇具传奇经历的重要武术人士。幼时起学习武术,一生执着追求。其中有苦有乐,爱恨交织,终无怨无悔。3月21日,我与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龙颜祥先生应约与之会面,并促膝长谈。
因受伤开始学习武术
胡时柱师傅出生于1951年,10岁开始学习武术。他说,我从小活泼好动,跑、跳、捉迷藏、爬树、爬竹竿、翻单杆,样样都精。有一次在一个同学家玩,我们爬墙上屋,一不小心从他家房子的横梁上失足掉下,跌在地上的磨架上,当时就晕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才清醒,也不敢告诉家人,怕挨骂。第二年冬天,受伤的地方隐隐作痛,父亲知道后就在我身上查看,用手摸到了我的伤处,我疼得嗷嗷大叫。父亲就说,武术气功能活血活气,让我赶紧治疗。于是父亲带我找到黄潭地区最厉害的气功师任大富师傅帮我看病。任师傅是武术中医世家,医术高超,开了几副中药让我泡酒喝,病痛有了好转,第二年的春天我开始拜任师傅学习气功,同时开始学习武术。气功对跌打损伤还真有效,八十多天下来,我疼处也不疼了,身高也长了近十厘米,后来又继续练了两场。我的伤病全消,整个人感觉精力充沛、步履轻健。此后,我对学习武术、气功的兴趣更浓,决心坚持长久的练下去。
因误会成为孔门拳弟子
胡时柱师傅后来成为孔门拳弟子是因为一场误会,他对我们讲了那段经历。他说,一天,一位前十几届的师兄来我家玩,和我比手被我击倒,当时他没说什么走了。过了几天,他请一位叫胡志发的师傅到他家玩,又连扯带拉地邀请我去陪客。与胡师傅见面后,他让我玩拳给他看,我不干,又要我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术,我也没同意。他又说:“你叫我一声伯伯总行吧?”当时我就叫了他一声伯伯。
第二天,我的师兄们一行八人来我家,我很高兴地接待他们,尽我家之所能,尽量的安排好他们。下午吃饭后,大师兄提议说:“我们几个月不在一起玩,今天是一个好机会,大家切磋一下,点到为止。”在动手时,我点到为止,玩了一会,因互相都有防守,没有什么伤害,后来,那位带头的大师兄说:“你们这样搞不行,应当……”我以为大师兄要传授武艺,马上放下双手,转向大师兄,准备洗耳恭听,没想到旁边的一位师兄趁机突然向我眼睛一拳打来,我头一偏,鼻孔被打破流血,我马上赶上去还了他两下,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早晨,我还在家睡觉,我本家的一位兄长来看我,说请我去喝酒的那位师兄到处讲,说我瞧不起以前的师傅(任大富师傅),又拜了别的师傅,所以师兄们来教训了我一次。听了这话我感到非常委屈,就同父亲一起去找任师傅评理,师傅说不知道这事。又去找那几位师兄,结果一个人也没找到,我当时年轻气盛,满脑子的委屈,慢慢变成了愤恨。一气之下,我决定就拜胡师傅学武术。第二天我和父亲找到胡师傅,胡师傅非常高兴的收下了我这个徒弟。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孔门弟子。我对武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勤学苦练,进步很快,胡师傅和一帮师兄弟对我非常满意。
走出天门拜名师
在武术深涯中,敖有章和刘明山等武术前辈对他影响最大。他们是享誉武术界的高手,不仅技艺高超,而且乐于助人,让胡时柱师傅终身难忘。他回忆说,那是文革后期,也就是跟胡志发师傅学了几个月后,本地李石头师傅来我家,和我讲起了一位武汉下乡知青聂克平(人称豹子)。他说聂克平功夫好,和他比手落于下风,认为他了不起。我听后很好奇,第二天去找聂克平。他只大我一岁,练的也是孔门拳,和他一交手,手法差不多,但步法比我灵活的多,确实做到了“似进实退,若往若还,虚实不定,若危若安”。我便叫他传授了我这套步法。后来我一有时间就去找他,他有时间就来找我比试。也从他口中得知天门有位老师傅在武汉,叫敖有章,胡志发师傅是他的徒弟。
敖有章师傅(1907~1990)当时是武汉白沙洲医院高级中医,天门竟陵人,曾祖是清朝翰林,父亲曾是国民党省参议员,岳父曾任国民党省财政厅长,中医和武术世家。在聂克平的影响下,我决定到武汉去拜敖师傅学习武术,不久我如愿以偿。那是之后的第二年,我在武汉白沙洲医院冒充患者,从上午排队一直到下午的三点多钟没病人了,敖师傅摸了一下我的脉搏问我:“你没病,有事吗?”我马上说明来意,并介绍我学武的经历。敖师傅听后很高兴,马上关门考验我,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敖师傅当时已经快六十岁,但出手似电、来去如风,逼得我顾得头来顾不得尾。敖师傅大笑,乐意的收下了我这个徒弟。以后我每月都要到武汉去一趟,一住七天,敖师傅除了教我学习孔门拳套路外,还认真跟我讲解每一招实战用法,讲力量的来源、力点、支点和重心,对手的出手,他的弱点在何处,这样我才认识到武术不是蛮干,充满了智慧和哲理,是一种文化和艺术。
三年后,敖师傅看我学武十分刻苦用功,认为我是学武的料,又把我送到他的师兄刘名山师傅那里学习。刘师傅在解放前经常到湖南、河南、山东各地打擂,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格斗专家。后来由敖师傅介绍我认识了:鱼门的闵中于师傅,通臂门的刘贤武师傅等,都是各派的掌门人。他们各谈其精要,让我获益匪浅。我认识到没有门派的好坏之分,各门各派都有高手,正如师傅经常对我讲的: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天下功夫只有一个公式,技术+力量=功夫;技术从无招到有招,再到无招;力量从僵劲到尺劲,再到寸劲。要练好功夫,一要有好的老师,二靠悟性,三靠苦练,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因教武不慎获刑
胡时柱师傅有一段不愿提及,让人痛苦的经历。1983年前,他在天门武术界有了一定的名气,教授武术的热情空前,对学习的不管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他来者不拒。这样每年要教好几场,每次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由于徒弟中良莠不齐,闯了不少祸。83年的“8.18”严打运动中,他受到牵连,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还险些丢命。在狱中他不停的申诉,一些武术界的朋友也为他奔走,坐了七年牢被释放回家。在狱中他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问题。他认为,这次灾祸是自己择徒不严造成的,一些徒弟走上犯罪的道路,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了这次血的教训,回家后,胡时柱师傅无意再教学生。在武术界朋友的再三劝说下,决定再度出山,为天门的武术事业做贡献。他对我们说,他收徒弟,一是德行要好,二是知根知底,三是能吃苦,不然,不管出多少学费也不行。(胡松炳整理)
胡时柱师傅谈孔门拳
孔门拳由其师敖有章传至天门。据传雍正年间,雍正利用血滴子和社会各路剑仙帮助坐上了皇位,他怕这些人说出他见不得人的秘密,就造了一座剑仙楼,将这些剑仙邀约到剑仙楼喝庆功酒,然后点火一举歼灭。其中有云中鹤、云中燕两兄弟会火遁功夫,借火而逃,后在山东孔府隐姓埋名,秘传给同在孔府的湖北大冶人胡汉臣,因胡汉臣在孔家学的武艺,又空孔同音,故称孔门拳。
解放前有一老规矩,每年三月初三召集全省武术名家在后湖比武,胡汉臣带其子胡玉龙参加比武,连续五年无敌手。后来敖有章的父辈们请胡玉龙当武术教师,才将孔门拳传至武汉。后敖有章传竟陵城西胡志发、戴洋佴、张艾祖、程鹏玉、胡时柱(开始学于胡志发)等多人。
孔门拳的套路有:虎镇山、龙虎斗、逼龙珠、龙势、虎势、凤势、老祖出洞、九滚十八跌、云燕共八套半架子,各种器械都有。
孔门的手法有:侧掌、反掌、扎拦、托皮、扑鼠、虎节、指梛等,有防守反击的、有主动连发的等多种花样。身法要求:龟背牛(溜)臀、含胸凹瓢,要做到头顶天如铁、两山压肩斜、十指紧力抓、两脚象铁叉、刚柔来相对、打人永不差。腿法以剑弹、侧踢、扫退、高边为主,配合其他骚扰性的腿法。步法以丁八步、双弓步、马步、高虚步、夜行步、歇步、扑步、倒步等多种步法。
整套拳讲究动静起落、站立转折、轻重快慢,每一手都要刚柔相济。要做到小如猴、大如牛、吞进来、吐出去、浮起来、沉下去,舒展洒脱、轻快灵活、以圆化劲、圆中求直、脚到手到、气节相连。
孔门原称空门,何为空:第一,自心空。在格斗时,往往一些人看到对手个子大,力气大或者武术名声大,就心情紧张,肌肉僵硬,在动手时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比手过招时要目空一切,将对手看成是练功用的沙包一样。个大的是大沙包,个小的是小沙包,将自己所学发挥到极致。第二,自身空。孔门的身法要求是龟背溜臀、含胸凹瓢,将自己的挺胸翘臀收起来,提肛收腹、虚领顶劲、沉肩垂肘、让自己身体前面形成一个空间。第三,让对手空。对手向我击来,我则以凹(转)身或腾挪闪展让对手落空,不同于其他门派强行用挑领格挡或顶抗来破解对手。(胡松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