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332|回复: 0

大悟旅游之一---大悟名山大悟山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113

主题

3543

帖子

4995

积分

东湖元老

山水乐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995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0-4-9 20:43:56 | |阅读模式
大悟山  大悟山屹立于本县南部。明弘治《黄州府志》:“大悟山在治(黄陂县)西北百二十里,上有大悟寺”。清《一统志》:“大悟山在孝感东北百二十里,又名上界山”。《湖北通志》:“大悟山高二百丈,周四十里,上有平壤可耕,其阳为狮子岩,相近有小悟山。两山叠嶂,远望如行伍,俗名大伍山,小伍山。
大悟山属大别山脉,主峰金顶,海拔813米。其东南麓原建有寺(即大悟寺),俗称老庙。枕高山,傍溪流,佛殿数重,有藏经阁、读书院。门前枯藤老树,劲枝横突,郁郁苍苍。院中有古井,冬暖夏凉,终年保持固定水位。据传,该寺始建于唐,盛于明清。全盛时,境内统有黄龙、白龙、林泉、云台、朝阳、青龙、兴隆、老山等8寺,为一方主庙。后数经战火,林木遭破坏,老庙已荡然无存。北山有卧石,横刻“三塔凌云”。原有庙后有3塔,两座早毁于雷火,丧吾舍利塔,直到解放前才被拆除。该塔旁立碑,高2米,宽1米,碑文磨损,模糊不清,仅前行数字约略可辨,云:“丧吾和尚名道元,黄安人也。姓李。”庙后数百步有青石兀起,广数十米,峭如斧削。摩崖碑题:“六时念佛”,后款“僧道元”。笔力遒劲
60年代末,老庙旧址新建平房数十间,为孝感县小悟区林场,再东行里许,为大悟县石咀村茶场。大悟山种茶历史悠久,清人诗云:“万事吾姑舍,青山便是家,穿云寻古寺,和露摘新茶。
山间峰峦起伏,溪涧纵横,气候清爽。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环山植被稠密、湿度大、水气蒸发升腾,形成轻云薄雾,游离飘忽,倏隐倏现,或浓或淡,有时覆盖如帽,有时缠绕如带,山乡人每以山间云雾变幻预测天气,为之谚云:“有雨山戴帽,无雨云缠采腰。
大悟山自然景观丰富。旧说有8景,又说有72景。其中有飞崖断壁的“天生桥”,险拔幽空邃的“吊崖洞”、“石人山”石人栩栩,“狮子岩”怒狮欲跃等等,无不 景象秀绝。每当日丽风清,攀藤附葛,登最高峰金顶,顿觉天高地厚,心胸为之一爽。清光绪十一年《孝感县志》载明沈惟柄《登大悟山诗》云:“积雪千寻界紫霄,山灵策我上扶摇。苔花绣石堆云锦,枫叶经霜剪绛绡。槛外秋云生大别,望中风雨过南条。雁堂柏子无消息,万壑天箫吼暮潮。”
大悟山又是驰名中外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它北依大别,南窥江汉,处平汉铁路翼侧,扼南北交通咽喉,进可以据三关,通豫皖,预驰中原。早在建党初期,徐海东就以大悟山为基地,建立农民自卫军,点燃了农民革命武装斗争的烽火。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中原抗战前哨,中共鄂豫边区党委、行政公署及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先后移驻大悟山区。大悟山区成为鄂豫皖湘赣边区抗日战争指挥中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