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爱市抵腐 于 2011-4-12 16:26 编辑
凡是吃过梅子的人都会知道梅子的味道又酸又甜,实践稍久,一听到“梅子”便会有馋涎欲滴的心理感受,甚至流出口水。这就叫条件反射。 现实社会生活中,这样的条件反射事例太多了。
每年的“两代会”一召开,立马头脑中就会出现政府报告中向五十万丹江口市父老乡亲郑重承诺的新的一年中要办的十件实事的情景,讲者诚恳,听者激动,但会后,究竟哪些事办了,哪些没有办,既无人问津,也无人交待,更没有人追究,不了了之;
高灯旁的占道水果摊的存与消,可说是上级领导有所动作的风向标:一旦消失,那必定是上级来丹江不是检查市容就是搞文明城市评比,或者是有大首长必经此处,一旦果摊恢复,一切又照旧;
学校一开家长会,首先想到又要交什么名堂钱了,哪怕是自愿交,家长也得承受学校领导声东击西的压力;
每次一到医院看病,又担心碰到缺德少技的医生,蒙受莫名的骗斩之苦……
有时,到较好的饭馆吃饭,凡是宴席在千元以上,主持人要饭店老板记帐,老板点头哈腰欣然答应时,我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又是公款吃喝”六个大字:
这些条件反射,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现实,射出了社会诚信的丧失、公德滑坡的信号,引人深思。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