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fanzhetao

话说老沙市,那就来发发老荆沙照片---转自江汉风微博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4

74

主题

3611

帖子

4575

积分

贵宾

沙市帮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575

IP属地:广东省珠海市

发表于 广东省珠海市 2011-5-17 1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沙市”试点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http://news.jzxw.cn 日期:08-12-05 15:18:17 1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实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大锅饭”,实行了“按劳分配”。早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但是感叹中国地广人多,不好管理;便提出可以由有试点城市先进行改革,以便借鉴经验,不怕推倒重来。

198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沙市成为国家第一个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沙市市(现为荆州市沙市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24.3万人,是湖北省的一座新兴轻纺工业城市。当时主要的改革举措是,大力推进企业改组联合,建立科技发展基金,组织科研、生产、经济联合体,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行劳动合同制,改革用工制度以及财税、银行、城建体制和中等教育结构等。

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中心任务是搞活企业,而沙市在搞活企业方面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联合改组”。所谓“联合改组”就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发展有生命力的产品为重点,以组建企业性公司(总厂)为主要形式,把吃不饱与吃不了的企业组织起来,共同发展适销对路的主产品”。如沙市机床一厂生产的摇臂钻床不能满足国内外需求,后通过联合改组,把任务吃不了与吃不饱的4家企业组成5个专业厂,第二年产量就达到了1000台,并且首次获得国际金杯奖,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后来,全沙市工业企业坚持改革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横向经济联系与产品发展战略相结合,组建了若干个企业群体,这些企业群体从优化组合入手,促进了一大批产品和企业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沙市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实行的是一套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1981年10月,国务院将沙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后,沙市在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劳动用工体制、企业领导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在计划体制方面,逐步打破了原来的单一指令性计划的格局,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如在213种主要工业品中,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只有1种,实现指导性计划的达152种,实行市场调节的有60种;在价格体制方面,对农副产品和工业小商品的价格逐步放开,实施市场调节,从而充分发挥了价值规律在市场流通方面的作用;在劳动用工体制方面,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实行了长期工、轮换工、季节工等多种形式,并对劳动合同制职工实行了统一的商业、社会保险;企业领导体制方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提高了企业的领导素质,使企业有了干部任免的自主权,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企业更加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解放城市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要素,增强企业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作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虽然在今天看来,沙市当时的改革措施还很不完善,一些措施很值得推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也的确对当时的改革推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为后来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81年10月,国务院将沙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后,沙市在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劳动用工体制、企业领导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记得当年踏碧沙,沙津无物不繁华。舟船夜贳千门酒,楼阁春藏十里花。沙市--我永远的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4

74

主题

3611

帖子

4575

积分

贵宾

沙市帮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575

IP属地:广东省珠海市

发表于 广东省珠海市 2011-5-17 1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前英国人眼中的沙市



距今整整一百年前,一位名叫奥尔夫(Olver)的英国人从沙市给英王国政府发出了一封信,这封信里装着一份名为《1904年沙市概况》的报告。在这份报告里,奥尔夫详细地对当年沙市的沿革、地理、交通、物产、民生以及社会发展趋势作了完整的论述。

奥尔夫何许人也?他是当时沙市海关的代理专员。中国的海关里怎么会有外国人任职?现在的人可能难以想象,当时的清政府海关实际上是由外国人控制的。英国人赫德就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8年之久,直到1908年请假回国。不仅仅是总税务司,当时海关里的很多重要职位都由西方人把持。由一名英国人担任沙市海关的代理专员,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虽然在中国海关任职,但奥尔夫为之效忠的显然还是英王国政府。他对沙市的观察,也是基于为大英帝国扩张的目的服务。尽管如此,他的报告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较为珍贵的史料。如今一百年过去了,再来回顾奥尔夫在这份报告中的一些观点,实在让人不由得生出许多的感慨。

奥尔夫眼中的沙市

应当说,奥尔夫对沙市的评价是比较高的,这显然来自于沙市当时在长江中游较为重要的商业地位:“中国人当中有句俗话:‘在湖北的商业中心城市中,汉口名列第一,沙市名列第二’,这种说法是名副其实的。据悉,沙市现有8万人口,邻近的荆州也有8万人口,这就是发展贸易的优越条件。沙市可以成为广大地区的商业中心,因为它的人口超过了湖南、湖北境内同样规模城市的人口,沙市具有天然的与人为的水运系统,这也是使沙市成为商业中心的条件之一。总有一天,(不可能立即实现),沙市本地的产品将会行销海外,外国进口货物将源源不断地经过沙市转口而分运到四面八方。”

沙市所具有的商业地位,一方面是因其水运的便利,另一方面是沙市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奥尔夫对沙市人民有着很高的评价:“在早期的日子里,由于沙市周围都是低洼的田地,农民只能靠年成过活,耕种土地并不能成为致富的来源。沙市本身附着在沙滩上,交通的便利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沙市再也不是荆州的一个附属商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沙市的堤防和内河体系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下,已逐步建立起来,并可达到完善的程度。沙市不仅可作为其祖先创业的纪念城市,而且还可以证明沙市本地人民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高超的工程技术。依靠这种力量,荒芜沼泽地可望改造成为肥沃的良田,以供给沙市人民的需要,同时利用小型木船,建立起成本低廉、交叉的交通网。”

通过沙市攫取廉价原料

当然,奥尔夫眼中的沙市之所以重要,与中日《马关条约》中把沙市辟为通商口岸的考虑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通过沙市攫取廉价的原材料,同时把外国商品倾销到中国内地。奥尔夫就看中了沙市在江汉平原棉花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虽然1904年的贸易价值下降了,但是关于沙市的原棉出口,还是值得一提的。在过去的4年中,从1901年开始,1901年原棉出口为1915担,1902年为1455担,1903年为3660担,1904年就增加到10642担。沙市原棉出口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数字,是由于沙市附近的广大地区,适于棉花的种植。”

同时,奥尔夫还观察到当地人没有觉察的丰富物产:“横过长江,在沙市对岸,有着一片茫茫的沼泽地,绵延几千英亩,其间密密麻麻地生长着非常有用的芦苇,有些被砍伐作为燃料、篱笆,而有些却被白白地放火烧掉了,这些芦苇可以用来造纸,可以制成压缩燃料。此项原料,供应极为丰富,用之不竭,成本低廉,易于砍伐。”

当然,现在沙市对面已经是人口稠密的城镇和乡村了,一百年前奥尔夫眼中的芦苇荡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不知道我们地方史料中对此是否有详细的记载?

落后的港口条件

当时的沙市因为水运而兴,可是这个全国有名的通商口岸,其水运条件却是十分简陋。根据奥尔夫的记载,当时的沙市连一个像样的码头都没有,更不要说趸船了。所有装货的大轮船,都必须抛锚停在长江中,货物的装卸和旅客的上下,都必须依靠敞头木船转运。由于河道淤积,沙滩很多,轮船在这一航道必须慢慢行驶,一边行驶一边还必须在船头随时用测锤测量水的深度,以免搁浅。货物如果较大,转运起来十分困难。因为沙市江堤沿岸密密麻麻停满了本地的小船,岸上的街道则很肮脏、狭窄、拥挤。

到了冬天,沙市的航运条件更加糟糕。由于水浅,又时常有雾,夜间不能行船,所以轮船常常没法按期抵达。许多等待装卸的货物,不得不在露天里或者小船上放置,很容易遭受风雨造成损坏。夏天,又会遇到另一种危险。由于水流湍急,依靠小舢板转运货物和旅客,会十分危险。特别是洪水来时,窖金洲那一段河流(就是现在的大湾至宝塔河一带)形成一个急转弯,使汹涌的江流直接冲击沙市堤岸,这使得转运更加困难和危险。

条件尽管简陋,但沙市的水运也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长江与内河的联运。长江上大轮船运来的货物,翻过大堤,穿过拖船埠(现沙隆达广场西南角一带)就可抵达便河码头(现沙隆达广场西北角,沙市二中一带),从便河可以通过发达的内河航运,将货物一直运到汉水流域甚至到汉口。江汉平原广阔地域的货物,也可通过这一内河航运系统转运到长江的大轮船上。

让我们感到可惜的是,这一在江汉平原历经几千年的内河系统(有学者认为一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如今却已是急剧萎缩了。走在沙隆达广场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里当年是帆樯如林、繁荣兴旺的大码头!


记得当年踏碧沙,沙津无物不繁华。舟船夜贳千门酒,楼阁春藏十里花。沙市--我永远的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412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1-5-17 11: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拖累谁的话题现在不想说了,但你说是沙市拖累了荆州,总要拿出证据来吧?是人吗?当权者都是以荆州地区的官为主,是物吗?也没见谁为沙市的破产企业买单,那究竟是怎么拖累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49

主题

1944

帖子

290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5-18 0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ei930 发表于 2011-5-17 10:35
沙市不是县级市,从1949年7月15号解放这一天就不是。

沙市的级别是变动了的。解放初省管后级别不太明,团级部队军管。1955年交荆州地区后明确为县级,自1979年再次省辖后,渐升地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49

主题

1944

帖子

290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5-18 0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ei930 发表于 2011-5-17 10:43
一个过去在湖北省较好的荆州地区,被搞得一蹶不振

荆州地区好在哪里?请您来细说,荆沙合并以来,原荆州地 ...

荆州地区在湖北省的8大地区中相比是较好的,不是和上海、武汉比。荆州地区其中的每个100多平方公里土地面也不及沙市好。否则荆州地区就有数百个沙市了。还是不要说什么泥腿子弯管子一类的话为好。沙市最繁华的北京路2、3公里外就是泥腿子。许多人上田界后成了小市民,那后面还拖着一条长长的泥尾巴,并不洋气。如果别人天天说你小土市民,一副市侩奸相,感觉么样。要不然,就应了那句话:满瓶子不荡半瓶子荡,越是充满土气的小市民,越是轻视农民。沙市很排外,据我所知,原荆州地区的官们,真没对沙市产生兴趣,没几个愿意“充斥”进去。合并后,两边的官们加起来堆成山,成了一锅煮。人太多了都下了些。“荆州籍”同样有大批官员被搞下克。原荆州地区、江汉平原千多万人,产生的官员比沙市几十万人产生的多,很正常。没听说有什么"帮",越大越难产生帮。你是官员?权利欲也挺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49

主题

1944

帖子

290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5-18 09: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LX101 发表于 2011-5-17 11:01
谈国家意志是吧?那被怀念至今的曹野就是国家意志下的上海援内干部,不是湖北省和荆州地区争取来的,头功 ...

不光省化、油田,还有二汽、武钢拿来都可能。84年二汽迁总部、康明斯,襄樊、岳阳都争了,沙市汽配还可以,怎么没争来。都几十年前的事了谁说得清。你炒这些有什么用。不要挑矛盾,还是去多搞点招商引资。不要说乡镇企业没高瞻远瞩,连沙市企业也没高瞻远瞩。否则,就是苏州、无锡了。沙市官当然不会搞什么基本制度,他到哪里去搞,净说大白话。我这不是评说基本制度。沙市市绝难和十堰市比,没说的。如能比,荆州今天还这样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49

主题

1944

帖子

290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5-18 09: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ei930 发表于 2011-5-17 11:15
1981:“沙市”试点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http://news.jzxw.cn 日期:08-12-05 15:18:17 108 来源:中国 ...

都30年了,还拿出来,这东东多如牛毛。找个小地方试试,好办些。很少在北京、上海试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49

主题

1944

帖子

290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5-18 09: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ei930 发表于 2011-5-17 11:36
百年前英国人眼中的沙市

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49

主题

1944

帖子

290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5-18 0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LX101 发表于 2011-5-17 11:40
谁拖累谁的话题现在不想说了,但你说是沙市拖累了荆州,总要拿出证据来吧?是人吗?当权者都是以荆州地区的 ...

我也不是非要那么说,这些答案你自己去思考吧,不细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49

主题

1944

帖子

290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90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5-18 09: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不是政治贴,只是回复,有什么不可,要审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