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605|回复: 29

说一说互联网以及论坛的作用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互联网,英文名称为INTERNET,简称为“互联网”或“因特网”。1998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把互联网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9--1986年)称为阿帕网阶段。阿帕网,阿帕网是美国国防部为冷战需要建立的一个为军队服务的网络,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第二阶段(1986--1995年)称为国家科学基金网络阶段。在这个时期,大批商业机构开始在互联网络上刊登WEB页广告,提供各种信息。各种传统的大众传媒开始与互联网相融。

第三阶段(1995--现在)称为国际互联网络阶段。这一时期网络传播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向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出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5: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媒体的传播特性
1、数字化。网络媒体是真正的数字化媒体。在互联网上文字、图像和声音归根到底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达。这使得信息第一次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获得了同一性。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
2、全球性。这种“全球性”是有技术保证的。在技术的层面上,互联网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完全控制互联网的问题。互联网媒体的全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信息接受的全球化。互联网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多限于本地、本国的束缚,其受众遍及全世界。互联网媒体的这一特征,有利于地方性媒体与全国性媒体、弱势媒体与强势媒体的竞争,甚至个人网站也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网民关注的对象。如最早报道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的,就是美国一位年轻人马特·德鲁吉开设的个人网站www.drudgereport.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5: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3、信息的丰富多样性与无限性。指网络媒体在信息传输量上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在信息形态上具有纷繁的多样性。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在单位时间(节目)和空间(版面)中所传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媒体贮存和发布的信息容量巨大,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海量”。


4、可存储,易复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指出:信息社会,其基本要素是比特。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它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比特可以由无限的人使用,使用的人如果越多则其价值就越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5: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5、易检索。互联网媒体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信息加以贮存和发布,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6、迅捷性。互联网媒体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发布信息简便。因此,它可以用来随时发布新闻,尤其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方面,互联网媒体的“刷新”更换功能比传播媒体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上,表现出一种实时传播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5: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7、多媒体化。互联网媒体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优势,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


8、交互性。指互联网媒体带来了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传播。自从国际互联网出现后,媒介与公众的传受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尼葛洛庞蒂对这种变化有详细而形象的描述:“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的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由“推”到“拉”不仅仅是一个动作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把网上信息变成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超级市场”,网民在其中可按自己意愿各取所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5: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9、多元性。互联网媒体的多元性特征,首先表现传播主体上,互联网媒体世界不是专门的哪一家新闻传播机构所独有,从网络属性上讲,政府、企、事业网站乃至个人网站都有能力发布新闻,成为传播新闻的主体。其次,互联网媒体的全球化特征,决定其文化的多元性,它通过超链接、超文本的手段,运用数字技术,将全球文化用网络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第三,互联网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传播媒体的传播方式一般是点对面的传播,而互联网媒体除了点对多即网站向网民、某一网民向不特定的其他网民发布信息这一方式之外,还有点对点即网民通过网络向其他某个网民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众多网民向某一个网站发送信息、反馈意见的多对点方式,以及网上聊天室、电子公告牌等多对多的传播方式。


10、自由性。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间与地点上网,接受信息,消化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5: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漫仙桃 于 2011-6-2 16:08 编辑

互联网媒体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和传播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使更多的机构和个人进入新闻传播者的行列。受互联网的影响,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在新闻表现手段和形式上逐渐兼容。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采、编、播新闻信息的原有观念,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比如,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寻找新闻线索,进行电子采访;新闻机构制作的新闻产品将日益趋向多媒体化。


互联网对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方式产生冲击。比如,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有所下降,受众与传媒之间的双向交流明显增强。


网络新闻传播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网络时代的新型记者,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所必需的新闻从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够收发电子邮件和上网获得信息。一个优秀和完善的互联网媒体记者,将是一个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熟练处理各种文本、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等材料的复合型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3

53

主题

1220

帖子

254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48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1-6-2 16: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网络知识~~~~~
我爱我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6: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互联网发展伊始,一南一北诞生了两家网络论坛。南边,民间力量主导的、业余性质的天涯论坛;北边,政府力量主导的、专业性质的人民网强国论坛。两家论坛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运营方式、不同的参与对象以及不同的使命,但由于贴着共同的身份标签,它们在十多年后都成为互联网重量级的意见表达渠道和对话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6

511

主题

6975

帖子

8527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52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6-2 16: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技术角度看,论坛是网络诸多互动应用中技术研发与用户进入门槛较低的一类产品,技术与本质上的特性决定了论坛的生存命运。十多年中,倒下和退出了一批知名或不知名的网络应用如Netscape浏览器、网络主页,论坛的功能也从单一的上传帖文发展到多样化的功能社区,网络的互动应用从最初的电子邮件、网络调查、网络论坛少数几个发展到今天的博客、播客、微博、留言板、SNS、即时通信等十多种,但是,论坛的使用依然广泛,论坛的影响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越来越强大。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年77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有23件都是在网络论坛上率先被曝光的。从2003年的“孙志刚案”开始,一连串的热点话题如“黑龙江宝马案”、“重庆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照片案”、“罗彩霞冒名顶替案”等,都因网络论坛的参与、推动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网络论坛也催生了一批网络红人,“宁财神”、“当年明月”、“十年砍柴”都是从论坛走出来最终在网络乃是现实社会“出人头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