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根:移民搬迁的领头雁 “我第一个搬迁,我是党员,当过村书记,全村所有党员、干部群众请向我看齐,我宣誓,我的亲戚、家门全部迁出”——这是柳林乡白河村(原)村支部书记和村移民代表王仁根在全村移民代表会议上做出的郑重承诺。
现年59岁的王仁根,曾是白河村村书记,家庭人口6人,妻子体弱多病,儿子胳膊受伤多年,家境不是很好。多年来,王仁根凭借灵活的经营头脑,有了自己的产业。他拥有一个家电维修店铺,自己还会走电焊、做油漆等,年收入达4余万元。他既有与广大移民一样的“故土难离”的情结,又深知龙背湾水电站建设的重大意义,看到库区移民后的发展远景。在龙背湾水电站移民工作中,他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带领乡亲们忍辱负重,“顾大家、舍小家”,确保了我县移民安置工作的有序推进。龙背湾电站工作启动后,白河村不少移民很有情绪。王仁根召开家庭会议决定搬迁时,妻子特别反对他。“国家搞大型项目建设,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我们边远山区是好事不是坏事。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积极带头支持国家大建设。”王仁根说,人要算“活账”,不能算“死账”,他教给自己的妻子算建房账,算后补账,算交通账,算发展账。经过他的反复做思想工作,全家人同意率先搬迁。
接下来王仁根开始买房子,做搬家的准备,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他决定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岗河村三组购房。2月初,他购买的丹江口市那边的房子还是毛坯,水电也没到户,而且在没领取实物补偿的情况下,率先搬迁,率先拆房。到了新住地他家的房子正在装修,只能把家具等物资放在走廊道上,自己租住临时过渡房,上幼儿园的孙子暂停上学,其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从没叫过苦,也没向党委政府提过任何要求。
由于王仁根当过村干部,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经信局移民工作队的干部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聘请他做移民“宣传员”,王仁根爽快的答应了。王仁根抓住走亲访友、开移民工作会甚至拉家常的时间深入移民群众中间 “现身说法”,主动做好移民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积极动员思想上摇摆不定的亲朋好友及乡亲搬迁,同时帮他们参考安置去向。许多村民在他的影响下,积极配合工作队的安置协议,做好了搬迁打算,并表示尽快搬迁。村民贺荣华在他的带动下,已经到丹江口市购房,旧房于日前安全拆除。
“一切只为服务移民工作,一切服从移民大局!”王仁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的执着和奉献,在面对当前移民攻坚工作的时候,身为党员的他,自己带头执行政策,又带动亲戚、家门、朋友,被移民群众称为贴心的领头雁。(向继华 张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