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7
少尉
 
- 积分
- 1292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
本帖最后由 武当散人 于 2011-7-2 22:01 编辑
陈永延住在银洞山的山脚下,房前是一口堰塘。房前屋后,分别有400多樱桃树,近百棵桃树。屋后还有一片竹园;堰旁,是一块绿毯似的茶园。环境优雅极了,一看就会让人流连忘返。
穿堰塘,过桃林,拉柴扉,我们来到陈永延的小场院。想必是主人听到犬吠之声,早已迎候在门口。这是一个年近六旬的庄稼汉,其目光及热情,透出他的精明。我在心中自语,这是一个能人。
然而,这个能人,却走了多年的背运。他告诉我们说,他不太会种庄稼,喜欢做个小生意,却又因信息不灵,多是贴本。一家人每年仅养一头猪,种粮欠欠巴巴够吃,直到1989年,全家一年总收入还不到1000元。当时因买不起瓦,房屋的后半坡盖得是草,前半坡才薄薄地盖了瓦,人们调侃他的房屋:从前看,是瓦房;从后看,是草房;站在山头看,是个四不像。由此可见他的家境了!
1990年,村里号召发展茶叶,陈永延腾出半亩地种茶,同时用房前屋后的薄坡地,栽樱桃,植桃树。这一招还真叫他吃准了,加上农业局在村里炒制名优茶,他潜心学艺,掌握了制茶技术。几年后,樱桃、桃树先后挂果,他的经济收入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到了2005年,他的樱桃已是远近闻名了。2006年,他专门到襄阳定做包装盒,让人们在园中品够尝足后,走时再带个5、6斤,赠送给亲友。同时,他以其精明,与镇上搞宣传的联系,请来电视台的记者做宣传,做了一个免费广告。此后每年春天鲜果成熟的时候,都有丹江、谷城、石花的商人,开着车上门求购。他总是请来本地妇女帮忙摘樱桃,每人每天也要挣上个百八十块钱。我问他,每年光水果一项,收入多少?他哈哈一笑说:“你让我说实的还是说虚的?”我们要他实话实说。他说,说实在的,哪一年都在4万块左右,刨去花销,净收入应该有3万块。加上茶叶和其他收入,一年的收入将近5万块。算这笔账时,老陈眉眼都在笑。
我感叹陈永延的精明时,他又说:“我去年又从外地引进了大樱桃。现在,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市场行情在变化,死守陈规不行啊!”
老陈的话,让我感动:淳朴的银洞山人,面对现在,与时俱进;畅想未来,不懈追求。新时代的农民,让我们刮目相看!看着满山绿色,挂满枝头即将成熟的樱桃,我们深信,银洞山的人,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勇做市场经济弄潮儿,潇潇洒洒走向未来,早日步入小康生活不是梦!
(6月初,一个噩耗传来,陈永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卒年仅59岁。我们深深痛惜他的去世!愿他带着在人间的满足,到天堂一路走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