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4
贵宾
   
- 积分
- 1854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本帖最后由 云梦东君 于 2011-7-17 17:48 编辑
大孝无垠 把一切献给老人
30多年来,他对不同老人的殷殷真情和拳拳孝心广为传颂。他作为农民出身的民政干部,他的孝行远远超出了亲性的范围,给传统的孝道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用孝行来诠释当代的孝子精神。
小小年纪写孝心
鞠爱彬出生在云梦县府河堤边的鞠堤村,从小就是当地出了名的孝子。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他而去,父亲在县城工作很少回家,无暇顾及他。他只和爹爹婆婆生活在一起。在爹爹婆婆的疼爱下,失去母爱的小爱彬十分懂事,对爹爹婆婆非常孝顺。他常常给爹爹捶腰搓背,帮婆婆穿针挠痒;夏天他给老人扇凉,冬天为老人温被;还常常帮湾里的老人看场赶鸡,提壶送水,小小年纪就成为大人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楷模。上小学,鞠爱彬忘不了深夜里婆婆在灯下纺线纳鞋底的情景,他知道一件衣服一双鞋是来得多么不容易。他总是把鞋子脱下来放在书包里,赤脚走到校门口,再把鞋子穿上。直到到深港公社上初中,鞠爱彬仍然赤着双脚步行上十里路,到校门口再把鞋子穿上。鞠爱彬在爹爹病倒在床时,他和小姑一起把自己心爱的黄狗牵到县城卖了15元钱,给爹爹买药看病。他在学校住读期间,每星期都带一罐瓶子的辣萝卜,从不到学校食堂买菜,萝卜上长了一层白霉也舍不得倒掉,他把节约的菜钱又原封不动地交到婆婆的手上。
兵伢子敬老爱老事迹美名传
1978年3月,不满20岁的鞠爱彬应征入伍了。他被分到广州军区某野战医院服役。参军后的鞠爱彬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难过的是远离自己的家乡、远离祖父祖母,家里又少了个为爹爹婆婆挑水劈柴的帮手。为此深夜里,他不知自己悄悄流过多少眼泪。
入伍不久,鞠爱彬担任了部队机关团支部书记兼“学雷锋小组”组长。他把对爹爹婆婆的敬爱和思念,转移到驻地(广东梅县南口公社)五保户和孤残老人身上。只要能挤出时间,他总是为这些老人劈柴担水、洗衣扫院,为生病在床的老人买菜做饭,送药喂汤。他还从有限的津贴中挤出钱来,买些水果和营养品送给病倒在床的潘大爷。每到星期天和节假日,那些老人们常常倚门盼望鞠爱彬的到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鞠爱彬不知帮助了多少位孤寡老人,却从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被老人们问急了就说:“我是个当兵的,就叫我兵伢子吧!”当那些经常受到他帮助照顾的老人将一张张感谢信送到部队时,部队首长都不知道“兵伢子”是谁,只有机关教导员心里犯嘀咕:“兵伢子,兵伢子莫非就是鞠爱彬?”最后教导员将部队机关战士合影照片交给老人们辨认,果然一下子就把这个“兵伢子”给找出来了。当年,鞠爱彬被师党委授予学雷锋标兵,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敬老爱老的事迹常常刊登在广州军区《战士报》、梅县地区《梅江报》上,驻地老乡亲切地称他“兵伢子”。
孝心献给一切老人
十年的军旅生涯结束了,这位雷锋式的“兵伢子”载誉转业回到地方云梦,被优先分配到县民政局工作。1992年正月,祖母突然脑溢血倒下,不愿卧床,鞠爱彬就把厚厚的棉絮垫在地上,让祖母睡在地上也舒服。每次喂汤喂药他都是双膝跪地,一汤匙一汤匙地喂。祖父祖母去世以后,鞠爱彬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照顾身患肺癌的父亲,他到处请专家,多方寻求治肺癌的灵丹妙药,还写信托远方的战友请他们帮忙买药。有几次为了买药跑遍了武汉三镇,他舍不得坐车,饿了就买两个馒头充饥,把省下来的钱给父亲买药。在父亲病重的那些日子里,鞠爱彬白天上班,晚上就守在病床前,强作笑脸宽慰老人,送汤喂药,洗衣换被,直到老人安然去世。
鞠爱彬在9年时间内相继失去了3位老人后,他把悲伤埋在心底,成天为那些“三无”孤残老人和民政优抚对象忙个不停。虽然人到中年,但他那种从小养成的敬老情结却没有丝毫改变。也许正是因为这些,1999年7月,组织上把县社会福利院院长的重任交给了鞠爱彬。
当了院长的鞠爱彬,始终把敬老、养老放在自己的心坎上,他从那些孤残老人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祖父祖母的身影。他经常和院里的老人泡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意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喜欢在老人住宅四周转十转,到房间里看一看,亲自动手把堵塞的厕所和水沟疏通。下暴雨时,他撑着伞到一间间房屋查看有没有漏雨的地方。寒冬腊月,有时半夜起来,同值班人员一起打着手电查房,看窗户玻璃破了没有,室内温度够不够,会不会引起煤气中毒或火灾。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老人们身上。他觉得对这些老人尽孝,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也是对自己老人的补偿。
鞠爱彬知道73岁的婆婆代发珍患了老年白内障,趁武汉眼科专家到县人民医院坐诊的机会,将代婆婆送到手术台上,使她重见光明,笑得嘴都合不拢来;从新疆回乡的退休老人方腊生身患乙型肝炎转化为肝腹水,身边无儿无女,凡接触他的人个个提心吊胆,生怕被传染上乙肝,鞠爱彬却像对自己老人一样,送他去医院看病,为他端茶倒水,喂汤喂药,逗引他讲天山南北的风土人情,使他从疾病的忧闷中解脱出来。临终前,老人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松开;81岁的耳聋老人赵明友,因家庭矛盾, 几次要寻死上吊。每次,鞠爱彬都会丢开一切赶到他身边,想方设法劝慰他,亲自扶着他散步、用手势和他“谈心”。经多方努力,老人终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大年初一,他特地提着水果和营养品赶到医院看望病危的孤残老人许行景老人,守在病床前精心护理。又他,安慰他,使老人在弥留之际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他专程从吴铺福利院请来两个说唱艺人,为的是让老人们能听一听民间曲调;他邀请武警云梦消防中队官兵,同老人联欢,为的是让老人开怀一笑;他在一位脾气倔强、从不洗澡的伤残军人面前磨了几个小时的嘴皮,最后亲自动手帮他脱衣服,为的是让他洗一个干净的澡。
鞠爱彬先后为7位老人戴孝送终,30多年来,他对不同老人的殷殷真情和拳拳孝心,不仅深深地刻在这些老人的心里,而且在古泽云梦、荆楚大地广为传颂。
2006年,鞠爱彬从云梦福利院调动到云梦县民政局机关工作,担任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主任,仍然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敬老、爱老、助老工作。鞠爱彬仍然一如既往在农村养老工作上兢兢业业贡献自己大力量。虽然他的工作离开了县福利院,但仍然心系老年人,关爱老年人,敬老、尊老、爱老始终没有改变。他时常利用工作之余到县福利院看望老年人,与临近县市的福利院院长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参加一些敬老爱老活动。
鞠爱彬,大孝无垠,他用自己的全部身心,谱写了新时期孝道的乐章,深受老年人和社会的好评!
鞠爱彬他先后被评为孝感市十大孝子,湖北省首届荆楚十大敬老好儿女,全国首届“孝亲敬老”之星,“当代中华最感人十大慈孝人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慈孝心语:“尽心尽力,不图回报,照顾老人.关爱老年人,我只尽到了一个后辈应尽的责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