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市抵腐 于 2011-8-22 19:57 编辑
据丹办发(2011)42号文件精神,从现在开始,丹江口市第一批由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圈定、市委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并依据市委政府文件履职的网络发言人,已经全部明确。设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在网络时代,政府部门利用网络平台回应公众的关切,是对中央倡导的“网络问政”的一种落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对我市在官民互动,思想沟通,情感交流,促进发展,缓和矛盾,构建和谐,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是落实和贯彻十六大及十七大提出并强调的公民享有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具体措施,相信广大网友会坚决支持并积极参与。
但根据多年政府及所属权力部门失信于民的事例太多,甚至像在我市政治生活中最庄严隆重的两代会上,政府郑重承诺的为民办十件实事都不能完全兑现,因而公信力下降,现在—纸文件就能兑现落实网络发言人制度吗?如果不公布文件内容,不制定网络发言人问责制,不强化对网络发言人的监督,不加强对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及时督查和执行情况的定期公开通报,那么,最终文件只能变废纸,制度流于形式,网络发言人虚设。过去,政府的一些文件变废纸的的情况,远非一两件,确实值得领导深思,如果政府铁下心来,坚决贯砌执行网络发言人制度,我建议: 1、召开网友或网友代表座谈会,以贯砌42号文件为核心,广泛听取网友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具体文件的精神和内容,以便切实有效的贯砌执行; 2、市委和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分别有一人实行实名制上网,定期公开回复网络热议的重大民生问题,不定期的与网民零距离交流,把网络问政落到实处,身先士率,带动各部门网络发言人做好网络问政工作 。 领导干部用实名上网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实名上网,与网民直面相对,直接接受网上监督,不仅需要有相当的胆量和气魄,更要有足够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自身的廉洁自律与为民办实事的胸怀和能力。
为那些敢于实名上网的领导干部喝彩!期盼更多的干部能经常上网看看,以更加开放的网络方式成为真正意义上为民执政办事; 3、网络问政制度的核心:“实”字当头,建立相关监督问责制,赢取网络公信力
网络发言人制度能否有效实施,核心在于网络发言人制度是否能落到实处,“实”字当头,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实施要有强有力的监督问责制来配合实施,这样才能保障大多数网民的问题有问必答,这样才能真正架起一座政府与网民交流沟通的平台。对此,有网民评论说,“政府网络发言人是一出好戏,但能不能唱好,关键还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态度,还在于政府相关部门有没有决心出台一系列的监督问责措施来保障网络发言人制的实行。” 当然,在我市执行网络发言人制是一种新的政策,真正执行起来是有很大的困难和阻力,不可能—蹴而就,这点广大网民是会充分理解和关心的,但只要政府真正坚定“万事开头难,前进不复返”的决心,有“沉舟侧畔千帆过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美好愿望,有“以人为本,从政为民”的过硬理念,那么,我们定会迎来网络问政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