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4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 积分
- 22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9-7 16: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岁时风俗活动的产生,显示了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探究其根源,即是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
荆楚传统的节俗活动,丰富多彩,难以尽述。仅以春节为例。腊月过了一半,荆楚各地就开始有了年终的气氛,街上有了西瓜子、花生米、年糕等各种各样的年货出售。此外,印着灶王爷、门神、财神的“年纸”,象征喜庆吉祥的“年画”、“春联”也纷纷上市出售。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各地就开始有了过年的气氛。二十三日被称为“过小年”。也是灶祭日。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人。到了十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家家户户要备年货、贴春联。大年三十晚上,所有的人家要团年。晚饭时美味佳肴一起摆上,饺子是必备之物。在包饺子时,有的家庭还放进枣子,寓示着早生贵子。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此时,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名叫“红包”。到了晚十二时,家家鞭炮齐鸣,吃年糕、饺子,迎接新年的到来。《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述古代荆楚人民过春节的欢乐情景:“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魈、恶鬼。”每到初一这天,家家户户争相燃放爆竹,以吓退怪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门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为祈求平安,人们还在门户户上贴门神、挂桃符来驱逐邪恶。
《荆楚岁时记》还描绘了春节隆重而欢庆的场面:“长幼悉正衣冠,以次祥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油,......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大年初一,男女老少人人穿戴齐整,到亲戚朋友和邻居家拱手作揖,相互祝贺拜年。各家还为拜年的客人准备了糖、水果、糕点、瓜子等款待品。人们频频举杯,畅饮丰收美酒,年幼者首先品尝,享受着节日的优待。
从初一到初五为止,新年的各种禁忌将解除。初五又称为“破五。”从初六开始,人们开始做家务干农活。从十三日到十七日为“灯节”,商店、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玩狮子、舞龙灯、采莲船、唱地方花鼓。《太平广记》载:在江陵,提灯祭是在一月十五日举行。这天无数的男男女女沿着河边走过。十五日既是灯节的中心日,又是元宵节。人们把它看作新年的最后一天,吃元宵,逛灯会,喜庆万物更新,新的一年有一个好开头。这样,自“ 过小年”以来近一个月的荆楚正月节令活动便告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