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52
中校
天下乌鸦不全黑
  
- 积分
- 26419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襄阳市三十二中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襄阳市政府批文的正式下达,召示着该校将正式更名为湖北省诸葛亮中学。这一举措意味着这所饮誉襄江两岸、蛮声全省的教育明珠,将凭借诸葛智慧之东风,承载提升区域教育品质、打造襄阳乃至全省品牌基础学校的厚望,迈入新的征程。
“更名将会使我校与诸葛亮广场相得益彰,坚定了我们凸显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品牌学校的信心。我们要让诸葛亮、古隆中、古襄阳深深扎根于广大学生的心中,弘扬襄阳历史文化,让诸葛亮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为文化襄阳建设做出一份贡献。”10月12日,湖北省诸葛亮中学校长樊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丰富载体凸显诸葛文化气息
襄阳市三十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91年,北靠诸葛亮广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襄阳市初级中学中办学规模最大,教学质量优,社会满意度高的品牌学校。
“我们以‘教学生三年,要为学生想三十年’的办学理念为统领,统筹安排学校的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们在走动中翻阅的一本大书。”樊竹说。
为了让学校的办学特色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去影响造就人,该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学校画廊、楼道橱窗、名人警句等阵地,充分展示学校特色创建的成果。通过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强化意识、分享成功、体验乐趣。现如今,学校主题鲜明的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既互相衔接又特色鲜明。
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立身处世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恤民、敬业、自强、智慧、谦虚和创新等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三十二中在创意筹办湖北省诸葛亮中学前期,又进一步提炼校园文化,确立了凸显诸葛亮文化的总体思路。该校投入18万元修建“襄阳历史文化墙”,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又积极开展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感受诸葛亮文化、体味浓浓的家乡情。
学以致用尽显诸葛学术风格
“不主张死读书,而是主张学以致用是诸葛智慧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也是我校长期践行的坚定信念。”樊竹说,“学以致用是一种使人更轻松地前进的智慧。而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把知识变成能力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提高。”
多年来,在学以致用思想的引领下,该校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前提,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其中“活动课超市”成为最大热点,超市内容包括“读书群英会”、“美术大观园”、“创新大舞台”等14个栏目,学生每天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各种兴趣小组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报名参加,使学生主动自由、轻松愉快地参加活动。“活动课超市”俨然成了欢乐的海洋:绿茵场上,足球爱好者们挥汗如雨,形体室里学生们翩然起舞,音乐室里丝竹悠扬、多媒体报告厅里摄影爱好者们正在切磋技艺……
“孩子们不再愁眉苦脸,而是开开心心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在玩玩乐乐中就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找到了专长。这真要感谢学校、感谢学校的老师们。”不少家长满意地赞叹道。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扬诸葛智慧中学以致用的精髓,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们在这里学有所用。”樊竹如是说。
科技发明独显诸葛创新精神
“诸葛亮做事,胸怀大志,孜孜以求,尽职尽责,谨慎细微,尤其是他的创新精神,至今都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樊竹告诉记者,在他的心目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保持鲜活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诸葛亮创造了八阵图、发明了木流牛马、孔明灯、连弩等攻城利器,成为民间智慧的象征。而该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也异常活跃,与诸葛创新精神不谋而合。该校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办公室”,校长樊竹亲自当起了办公室主任;该校还成立了“学生科学院”,在电脑制作室里,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科技动态,也可以尝试用计算机进行科技小制作;在活动室里,你可以“试驾”四驱车,也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七巧板,琢磨无线电、小发明……一件件科技作品、一节节科技辅导课、一场场科技竞赛,展示了师生们不断更新的科普意识和科技能力,更加激发师生学科学、用科学、开展科技创新的强烈欲望。
该校定期邀请市知识产权局、科协、科技馆的专家到校开办“科技创新教育课”,传授发明创造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热情。此外,该校还坚持组织举办“校园科技节”活动,以生动活泼的“科技创新作品展示”为舞台,吸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和评比,对先进个人和集体分别授予“科技创新小院士”和“科普示范班”的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该校学生发明创造申请总数累计达 5000余件,专利授权数已达608项,名列全省中小学前列、全市中小学之首。
与此同时,为彰显诸葛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快乐成长,该校还开展了新颖的主题活动,如跳绳“穿龙”比赛、英文歌比赛、“爱湖北,爱家乡”主题演讲比赛、“时事新闻我来报”等。今年以来,该校还利用襄阳诸葛亮文化、人文地理资源建立教育基地,汉江、古隆中、科技馆都成为学校学生参观学习的场所。
“诸葛亮文化博大精深,极其丰富,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樊竹说,他表示,今后,该校将进一步弘扬诸葛亮文化和精神,让校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学生青春飞扬的乐土,树起襄阳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为襄阳建设培育出千千万万个能够学精管用、胜任工作的“四有”新人,为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出一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