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烽火荆州 于 2011-10-22 21:52 编辑
湖北日报讯 (记者赵良英、通讯员余伏安、实习生廖靖宇)将包装袋上的生产编码置于扫描器下,“嘀”的一声,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发往何地、生产责任人等信息便会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记者日前在福娃集团了解到,这套系统已得到大力推广,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福娃集团以大米粗加工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以生产有机大米、饼干、米果、营养粥等糙米精深加工制品为主的我省龙头食品企业。副总经理方冰介绍,为确保食品质量,福娃集团建立了产品标志追溯制和召回制,通过包装上的生产编码可追溯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原辅材料供应商以及商品销往的各个市场区域。对食品生产和市场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乃至精确到具体责任人、经销商,公司也都有详细的记录。一旦产品在质量上出现问题,公司在短时间就能追查到症结所在,即便产品已流入市场,仍可以借助该追溯系统查明商品去向,并按批次召回。按方冰的话说,生产编码就相当于批次产品的“身份证”。
那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发现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呢?公司为此建立了公众监督机制,任何员工,无论职务大小,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都可直接与集团总负责人联系,无须中间汇报环节,以便尽快解决问题。
除了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外,福娃集团还积极推出绿色安全食品。方冰介绍,集团使用的有机大米在种植过程中只用具有国家认证的生物有机菌化肥,不打农药。通过在田地中安设捕虫灯捕捉害虫,再将它们喂养家禽,既绿色又环保。
近年来,凭借与北京奥委会吉祥物同名的东风,福娃集团迅速发展壮大,年销售额从2006年的3亿元跃升到2010年的44亿元。“我们沾了奥运的光,在产品安全质量上要有更高的保证,不能辜负‘福娃’这个响亮的名字。”方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