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512|回复: 21

[珞珈文论] 马凯:谈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四)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0-26 11: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点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格律诗是大美的诗体,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历史告诉我们,因其大美,格律诗没有被打倒、被取代,也永远不会被打倒、被取代。经过一段历史曲折后,格律诗从复苏走向复兴有其历史必然性。还可以预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语言习惯的变化,还会不断有新的诗体产生和发展,但在人们总是要追求美的规律的作用下,只要汉字不灭,格律诗就不会亡。
  2.“求正容变”,是格律诗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其本质是,格律诗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展创新;既要追求形式大美,又要讲形式服从内容。不“求正”,格律诗就不复存在;不“容变”,格律诗就不能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容变”,就不会产生许多虽然破格但千古传诵的五、七言格律诗的佳作,也不会在唐诗之后进而产生了既保留五、七言格律诗的基本要素,又比五、七言格律诗更为灵活、自由的宋词、元曲这样新的格律诗形式。千百年来格律诗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今后的发展和繁荣仍然要走这条路。
  3.“求正容变”,是格律诗不断普及和提升的现实途径。格律诗形式大美,但毕竟规矩严格,相对讲比较难作,不易普及。但难作不等于不能作,不易普及不等于不能普及(当然这种普及只是相对的)。对于任何诗人来说,格律诗都不会是生而会作,都会有个从不甚符合“正体”到逐步符合“正体”的“求正”过程。对这个成长过程,应当持宽容的态度。先“容变”后“求正”,在求得“正体”后又自如“容变”,或许可以走出一条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发展和繁荣格律诗的路子。
  4.“求正容变”,从更宽的意义上讲,就是格律诗应有最大的包容性。诗体的多样性是由事物的多样性、情感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决定的。诗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时代诗歌繁荣的重要标志。在中华诗歌的百花园中,各种诗体都有其所长、有其所短。格律诗再美,也只是多元中的一元,应与其他诗体并存齐放、各展其长。格律诗不但要容新古体诗、杂言诗、打油诗甚至“顺口溜”等,而且要与自由体诗、新格律诗、歌谣(民歌、民谣、儿歌、童谣)、歌词、散文诗等诗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中华民族的诗歌事业。在中国作协召开的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诗人、评论家达成了新体诗与旧体诗要“比翼双飞”、“相互促进”的共识。在2010年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中,格律诗作品首次参加评选,有的已列入候选名单。这些都是十分令人欣慰和振奋的消息,必将对发展和繁荣当代诗歌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我想重申的是,这里强调的“求正容变”,只是从形式上为继承和发展中华诗词“鸣锣开道”。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要与时俱进,用诗的意境、形象的思维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事物、新情感。经过“求”的努力,掌握诗词格律的“正体”并不太难,最难的是真正做到情真、意新、格高、味厚,否则即使完全符合“正体”亦非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0-26 12: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本坛出现一些写手,不按中华诗词格律要求制作律绝甚至词曲,这些网友还持一个理由:时代不同了,诗词要创新。到底什么是改革、什么是创新,他们却似是而非,说不清楚。其实,这些在诗坛早有定论的,广大诗人已形成共识。著名诗人马凯(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的文章《谈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可以说是对中华诗词走向复兴以来诗词创作实践的最高总结,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值得一读。今年,在马凯秘书长倡导下,国家成立了中华诗词研究院(属中央国家机关事业编制),对全国中华诗词的创作与研究进行指导。可以预料,一个文化繁荣诗词振新的春天即将到来。在这样好的形势下,我们怎能不自觉遵守格律规范,努力提高诗艺,从而无负时代重托,无负板块的荣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3

125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周#公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7594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 2011-10-26 14: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正容变”,是格律诗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其本质是,格律诗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展创新;既要追求形式大美,又要讲形式服从内容。不“求正”,格律诗就不复存在;不“容变”,格律诗就不能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容变”,就不会产生许多虽然破格但千古传诵的五、七言格律诗的佳作,也不会在唐诗之后进而产生了既保留五、七言格律诗的基本要素,又比五、七言格律诗更为灵活、自由的宋词、元曲这样新的格律诗形式。千百年来格律诗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今后的发展和繁荣仍然要走这条路。
新诗解放旧诗词 ,旧诗梳理新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

113

主题

439

帖子

138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10-26 16: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马凯观点,支持刘老主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1

240

主题

5024

帖子

333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333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1-10-28 09: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239

主题

1704

帖子

3202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202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11-23 14: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话立意高,雅俗共赏。
敬陶尊李杜,笔耕不停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9

838

主题

9809

帖子

8208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20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2-6 11: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后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7

241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240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2-12 22: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掌握诗词格律的“正体”并不太难,最难的是真正做到情真、意新、格高、味厚,否则即使完全符合“正体”亦非好诗。
向马凯同志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3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1-12-22 23: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不过我是做不好的。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82

主题

276

帖子

539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3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 2012-1-13 18: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要与时俱进,用诗的意境、形象的思维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事物、新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