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484|回复: 9

荆门古今水利水系变化概述(发人深思)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0-29 19: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1-10-29 20:04 编辑

                             荆门古今水利水系变化概述

                                李勋明


  荆门地处荆山山脉向江汉平原过度地带,水系以荆山山脉为分水岭形成三大水系,西流漳河,东流汉江,南流长湖;向东注入汉江的有仙居河、双河、象河、南桥河、竹皮河、麻城河、杨树港、北港。向西注入漳河水库的有钱河、姚河、安河、马河、白泥河。向南注入长湖的有建阳河、广坪港、杨场河、大路港、西荆河。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7条,大小湖泊23处,主要为桑湖、白湖、长湖、藻湖、太白湖、借粮湖、寺湖、彭冢湖、严家湖。河湖总流域面积4412平方公里。

主要河流:

   仙居河:全长51.3公里,流域面积244.7平方公里,发源于插旗山的上干沟,有南河(折旗河)、北河、鸡公河三个源头,在仙居汇合,南河是主源,出自仙居寺南麓,东南流经乐乡关,在双河口处汇象河,再东流注入汉江。

象河: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177.7平方公里,发源于缝旗山下的长沟,经石桥驿至双河与仙居河汇合,东注利河口入汉江。

南桥河:原称姚鸾河,发源于小垭坡,自南向北流经罗家集,与干沟、偏观寺山诸溪水汇合,经南桥入八角庙河,在利河口处注入汉江,流域面积261平方公里。

竹皮河:古称权水,全长约50公里,流域面积473平方公里,为市中部主要河流,源于荆门城西,有两支,北支出自城区西北郊圣境山东麓,自北向南,纳泉口水入浏河,西支源自城西郊罗汉山麓,经鹰子岩、海会沟、汇象山东麓蒙、龙、惠、顺四泉水,于民主街南与浏河水汇为正流向东纳杨树岗、麻城河水,经钟祥康桥大湖,汇入北港注入汉江。

钱河 :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发源于斐山南麓,自北向南流入漳河水库。

拾回桥河 :古名建水,又名建阳河,发源于城西白果树沟,全长112.1公里,流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是市境内最大河流。

西荆河: 因历史上曾有汉南主堵,汉北主疏之争,导致泽口分流,南口为东荆河,西支为西荆河,全长50.3公里,流域面积538.4平方公里。

大路港: 发源于安洼水库,亦称西港,全长47.6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至冯家洲注入彭冢湖。

两沙(沙洋-沙市)运河:亦称杨水河、便河,开凿于公元前6世纪,长87公里,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各浚1次,可由沙洋盐码头通航沙市。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沙洋堤溃口,鄢家闸约4公里的河成平地,水运自此受阻。1936、1937年,“两沙”商会曾两次组织浚,均因人力,财力有限,只剩下长湖至沙市34公里可通航道。

主要湖泊:

长湖:介于长江和汉水及其分流东荆河之间,东西长而直,故名长湖。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8公里。水深3-3.5米,相应水面129—142.6平方公里,蓄水2.21-2.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111平方公里。

  借粮湖:晋杜预攻江陵,常有船至此接粮,分给兵饷,故名接粮湖,又称粮湖,俗称借粮湖,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最大过水深2米,湖水经积玉口解放闸,泄入田关河入东荆河,归长江。1954年前有湖面26272.5亩,围湖造田后缩为12772亩,1956年南半划归长江,北半仍属荆门。

  彭冢湖:位于毛李,官两镇交界处,古代有彭姓大族墓冢在此,故名。最大过水深3.2米,容积792万立方米,原分北湖南湖,现北湖巳消失。原有湖面7868亩,现有湖面6500亩。

  贺吕湖: 位于沈家集东11公里。湖西为庙湖,湖东为庙台湖,水面相通,以湖畔贺家集、吕家集得名。承纳沈贺河来水,容积248万立方米,最大水深2.5米,流域面积53.2平方公里,经马良水闸,出南港入汉江。湖面原有12778亩,现有2500亩。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荆门境内有湖泊26个;到1985年剩有湖泊23个,1953年全省湖泊普查湖面共315439亩,到一九八五年,缩小为205450亩。当家堰:1949年前全市有堰8.6万多口,1959年10.3万口,到1985年减少到5.4万口,预计目前仅3万余口,且淤塞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一九九六年,兴建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4座,小型水库212座,引水工程32处。但是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农田用水要出钱,不少农民认付水库自己修,有的地方放水难,所以宁愿自己打井取水,也不愿用库水,致使不少水库灌溉功能丧失,沦为死库或闲库。另外,一些河道盲目拦河筑坝,阻隔了鱼路通道,使昔日不少沿河鱼米之乡消失。例如古代长湖鱼在雨季可顺建阳河水上行达荆门城西仙女山岩子河一带,由于河道层层拦截筑坝,鱼路截断,河道淤塞,也使没有淹没的河段干涸。

  我们必须客观的认识到一些盲目拦河筑坝工程,造成河道断流,不仅毁灭了大量山林耕地,更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弊远大于利。例如荆门城区竹皮河上游有承雨面积59平方公里,由于修了岩子河、石滚冲、金泉等水库后,将城区汇水面积降至30平方公里以下。使城区以上竹波河自然水流损失殆尽。再如漳河水库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五年举全省之力修建,渠系配套工程占林田近200平方公里,蓄水20.35亿立方米,目前,灌溉效益甚微,现在仅供荆门城市四十万人囗和工业用水。再如总干渠沿线的烂泥冲、车桥、乌盆冲、扬家冲、凤凰水库等五座中小型水库均为死库,严重浪费了林田资源。总之,目前不少水利设施功能利用率有待重新评估。

   根据笔者查阅荆门历史水利水文资料,从清乾隆年间到一九九六年荆门境内不少河道自然水流消失,湖泊面积诚少一半,当家堰减少近三分之二。多条河流水坝目前除了部分可发电外,没什么大的效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保护地球自然环境意识的增强,笔者认为在为期不远的将来,一批得不偿失的水利设施将被退库还林还田,以求自然生态平衡,因此维修当家堰应该是我们未来水利建设的重点。

                                        见荆门日报2011年10月16日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荆楚钟祥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

主题

187

帖子

815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15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0-29 2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gen 于 2011-10-29 20:56 编辑

确实如此,现如今国家大肆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太盲目了!
需要重新评估在册小型水库的功用!如石滚冲水库,库区内有溶洞根本长年死水位运行,还投几百万进行加固,有的水库建成后从未溢洪!如周沟水库,大坝很高,但水域面跟塘堰差不多;荆门城区有很多小水库,作为城市防洪进行加固,可加固后都投入养殖使用,意义何在!
荆门城区最大的毒瘤,就是330水泥厂和竹皮河治理!330水泥厂就不谈了!
竹皮河治理当初的眼光太短浅了,只治理了竹皮河污染,跟本就没跟城市建设相结合起来!搞成现在只靠苏板桥四干渠放水冲污才有点水,并河主槽比降过大,完全按河床冲污设计。根本就是一条死河!当年还获得设计什么奖。现在政府不能异想天开,引漳河水和汉江水倒灌竹皮河,根本就是伪科学的做法,应重新评估城区来水水源,恢复竹皮河水域上游来水,分级拦水,重现其本来面目!
一个城市没有水域,真是没生机!看看哪个城市没有城市的水域主景观区呢!
话说园林城市,有花有草有树;可没水,花草树木岂有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52

帖子

9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9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0-30 2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修当家堰应该是我们水利建设的重点。
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4

主题

709

帖子

185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5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0-30 2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紧,荆门用一万个干部,修一万口堰,群众企盼着诺言成真。
你信么?至少我不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37

主题

1409

帖子

246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68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0-30 2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农田灌溉渠系基本荒废,很多干渠当家堰淤塞污染严重,这是真实的。干旱期间农民花钱放水时,真正到农民田间的水基本漏完或根本放不到田里。
农村很多小(一)(二)型水库都是病危水库,一到汛期人心惶惶,但很少有用心投入去整治的。
每年的冬季农田水利建设都是走形势,应付差事。现在年青人都不愿意种田,更不谈搞农田水利了。
国家对重点水利工程的投入不少,但对农村水利的投入有限,各级部门层层截留,用在农村水利建设上的投入更少了。
李先生真是荆门热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237

帖子

304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10-31 08: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时兴起的做法太多了,哪里考虑过长久之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1-1 1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1-11-1 11:41 编辑

      感谢以上热心网友关注我市水利状况,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概很少有人去考察这些情况!有心人可以下去农村实地考察一下全市水系水利状况,一定深有感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保护地球环境意识的增强,笔者认为在为期不远的将来,一批过去盲目所修的水利设施将被退库还林还田,当家堰会被更加重视。
      违背自然,破坏生态平衡,弃水立城,弃水择居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会逐步被社会共认,老祖宗们经过六千年总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与的居住建筑文化将会被重新认识!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1-1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1-11-1 11:45 编辑
扁脑壳 发表于 2011-10-31 08:38
一时兴起的做法太多了,哪里考虑过长久之计,


折了建,建了折,买了卖,卖了买,可刺激经济发展,我们只能这样认识!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1

主题

1915

帖子

366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668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1-1 12: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李又出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1-11-5 13: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1-11-5 14:00 编辑
angen 发表于 2011-10-29 20:46
确实如此,现如今国家大肆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太盲目了!
需要重新评估在册小型水库的功用!如石滚冲水库 ...


       荆门城区竹皮河上游有承雨面积59平方公里,由于修了岩子河、石滚冲、金泉等水库后,四干渠又拦截了部分承雨面积来水,象山四泉流量比解放初减少了一倍多,将城区汇水面积降至30平方公里以下,实际不到10平方公里,使城区以上竹波河自然水流损失殆尽……。
     因此,提升城市水域面积,应该是未来创建宜居城市的重中之重。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