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0-29 2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用建设+金融创新
——湖北省 “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活动向纵深突破
发布时间: 2010年07月27日 作者: 吴海峰 刘爱华
企业贷款不再需要往返奔波,在网上就可轻松办理!5月26日,襄樊永发纺织有限公司在襄樊市金融网(www.xfjr.gov.cn)注册并提交贷款申请后,不到7天就从工商银行贷款1000万元到账,及时解决了企业扩展业务的燃眉之需。今年4月至6月间,像永发纺织公司这样通过在襄樊市金融网注册并顺利融资的企业已有170家,融资额共计11.12亿元。由地方政府、人民银行牵头组建,为银行和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搭建对接平台的襄樊金融网,是襄樊市积极响应省政府“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活动,创新金融服务的具体举措,是全省推行信用建设+金融创新、提升服务经济发展功能的典型事例,标志着全省“争创信用市州县”活动正向纵深推进。
选准突破口
湖北省开展“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活动已有多年了,怎样把这一活动引向纵深,怎样将信用建设工作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全省上下都在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这一活动的主要推动者——人行武汉分行今年提出了“信用建设+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路,以此作为“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活动向纵深发展的突破口。为此,该行立足于调动参与各方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入竞赛活动形式,创新争创活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争创工作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该行主动向省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提请省政府出台《2010年湖北省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工作建设意见》和《湖北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考评实施方案》作为争创活动指南,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与支持。省政府赵斌副省长签发争创活动文件,将2010年定为争创活动竞赛年,要求全省各市、州、县政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各级信用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积极参与,通过进一步深入开展“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活动,巩固多年来湖北省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成果,创新金融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
调整机制
推进“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活动向纵深发展是一项面向全省,涉及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信贷主体和全体公民的综合性工作。为了引导各方落实“以信用建设推进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争创活动主题,提高各方参与争创活动的积极性,该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争创活动的内容和机制。据人行武汉分行介绍,整个活动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四”为四大信用工程建设情况,即企业、农村、社区和区域信用工程建设情况;“三”为三项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即金融信贷结构调整是否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同步、金融服务创新是否实现突破、金融支持民生工程是否有效增长;“二”为经济、金融两者良性互动情况,即地方经济发展、金融盈利能力是否双兴共赢;“一”为一套监测系统,即以人行武汉分行研发的《湖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系统》为平台,将前三项工作内容中的6项29个明细指标得分情况录入到监测评价系统之中,由该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结果纳入“湖北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指标体系中。省内各地市人行按季将系统监测排名情况报送当地党政部门领导,让地方党政领导有比较,知差距,促使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引导争创活动向纵深推进,进而在全省范围掀起争创信用区域、推进金融创新的热潮。湖北省政府还将“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结果纳入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参加“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成果涌现
自从争创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围绕活动主题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和金融创新环境。襄樊市、荆门市召开全市动员大会,政府出资落实信用创建活动经费;咸宁市、孝感市开展为期一月的信用宣传活动;恩施州按照“一县一品、一县一策”的思路,推动争创活动均衡发展;黄石市、天门市提出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和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比比上年大幅增长的工作目标;潜江市政府从维护信用形象出发,积极协调化解历史遗留债务,被悬空10年的央行6.5亿元救助性再贷款有望于2010年得到实质性落实。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增强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信心,今年2至4月间,由省政府主办,人行武汉分行、省政府金融办承办,先后在孝感、鄂州、黄冈、随州等地举办了“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信贷签约仪式,将金融信贷创新与扶持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重点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支柱产业相结合,支持武汉“两型社会”和“1+8”城市圈建设,省内其他各地也纷纷开展了金融支持工业重镇、重点项目、微小企业、创业再就业、消费领域等各具特色的集中信贷签约活动。与此同时,争创活动有效的带动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各地纷纷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适应中小企业、弱势信贷主体需求的信贷创新品种:黄石市开办了专利权质押贷款;随州市出台动产抵押融资、天门市推行股权质押贷款;京山县创办“简示快捷贷款”,满足微小企业融资需求;大冶市推行“阳光信贷工程”,洪湖市发放“农村青年创业信用贷款”,建始县推广信用积分优惠利率贷款,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
信用建设+金融创新,湖北“争创金融信用市州县”竞赛活动在荆楚大地高位推进,遍地开花,成效明显。据统计,1-5月,湖北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62%,信贷增长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信贷结构调整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信贷扶弱力度不断加大。截至5月底,湖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59亿元;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8.83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助学贷款余额29.8亿元,当年新放3.9亿元,支助近3万名贫困学生重返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