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夏经朋友先容,熟悉某外企高管。听说她最近几年一直单身,那位先生脱口而出:“天啊,你是怎么熬过来的?那可怎么熬啊!”接着问:“你是怎么被漏下、被剩下的?”夏一阵抓狂,她尽不迟疑地回复他:对不起,我没有被漏下或是剩下,单身是我自主的选择。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
我想那位先生未必真的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但他的这些话确实给人以拯救者的嫌疑。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表达的是A意思,可是我们所选择的词汇、肢体语言却表现出了B甚至C、D等意思,与自己的本意南辕北辙,误会往往由此而生。
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可能性:
1.嘴上说的、脑子里所想到的是A意思,可潜意识里、内心深处真正的熟悉则是B意思,我们未经练习的身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卖了自己;
2.我们没有认真学习怎样正确使用身体语言,包括语音和语调,不懂如何正确网传递情感和情绪。
无论是哪一种言不由衷,结果都会引发误会。我常说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情感关系更是如此。
我有一位朋友最近刚离异,她对前夫最大的不满就是他的那张嘴,话里话外总是透着对她的轻视。结婚成亲10年,她和我一样很清楚他并非真的轻视她,只是习惯了用负面的词汇来说话。在他看来,就是由于关系亲密所以才会用那些负面的词汇说话,那是他的一种玩笑方式,只有对不亲近的人,他才会给予认可和赞美。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样:越是疏远的人,我们对他/她往往越客气。某种程度上讲,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里把认可、称赞等同于了客气,而客气意味着疏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