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武当散人 于 2011-11-16 23:46 编辑
很久前就想探讨关于丹江口城区的道路命名问题。上次回去,看到右岸新城区的北京路、石家庄路、郑州路等,实话,这些城市和丹江口几乎是没有直接联系。感觉丹江口的城区街道命名是个大问题,若不及早解决,一定会影响丹江口未来发展思路。
城市的街道命名应该“经纬分明”便利与市民、以及外来游客:
武汉的汉口把以沿长江流向的街道命名为“大道”,如汉口滨江一次排序的是:沿江大道、京汉大道(京汉铁路改建)、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而把横行长江的命名为“路”: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武珞路,汉口江汉一桥头的武胜路、航空路等;二桥武昌(青山)桥头的和平路,汉口桥头的是黄埔路。基于此,建议丹江口不妨学习武汉的城市街道命名,这样方便市民以及外来客人出行,虽然丹江口目前很小,若干年后必将成为一座中等、甚至是大城市,今天不规范、明天必添乱。
城市的街道应该体现城市名片、彰显均州武当历史文化内涵
丹江口市的官山镇的吕家河、六里坪镇的伍家沟等均具代表、体现均州武当文化的内涵。与其命名一条几乎毫无关系的道路名字,不如直接命名“吕家河大道(路)”、“伍家沟路”,以示对均州武当文化的发掘体现。而为了体现丹江口城市名片,亦可以把某条街巷命名为“张三丰大道”以体现“全国武术之乡”的氛围等;
城市的道路应该体现睦邻友好的名族传统精神
基于此思路,可否将丹江口城区至老河口方向的滨江路命名为“老河口大道”、右岸三官殿至谷城沈湾方向的命名为“谷城大道”?此设想不但体现丹江口历史和老河口、谷城的根源深厚,同时也是便利与老河口、谷城交往,给人一种感觉:这条路分别通往老河口、谷城,很直白的感觉在今天丹江口市很难体现出来,多年后城市发展壮大后,必将产生实效性。
城市的道路命名应该对等与某友好城市
全国各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北京路,而北京不可以把所有有命名北京路的城市作为本埠的命名。而丹江口不同,毕竟是小城市,上个世纪为服务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修建了汉口至丹江口的铁路,而襄阳城则是将一条街道命名为“丹江(口)路”。襄阳无论是历史、当前的联系觉不亚于丹江口的上级十堰市,为了体现尊重,丹江口有必要命名某条街道为“襄阳路”。
【欢迎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