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甲林 时间:2011-11-18
官山镇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汉江生态经济带、环库山水文化旅游带,按照依托武当,面向城市,承东启西,南北融通的发展思路,奋力实现旅游强镇、文化大镇,生态靓镇,口子重镇的目标,走活该镇发展棋局。
实现旅游强镇新跨越
该镇进一步将武当南神道、武当仙山漂流包装成精品旅游景区。加快武当南神道景区建设和吕家河民歌艺术团的重组包装,启动吕家河双龙湖度假村建设项目,将武当南神道建设成国家4A级精品旅游区。提档升级武当仙山漂流景区建设,使其成为游客青睐风格独特的精品水体娱乐区。着力打造吕家河旅游名村。加大对旅游名村各项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村庄宜居环境,以彰显古朴而独具特色的民俗村落;建设吕家河革命烈士陵园、泰山庙革命陈列馆红色旅游区。落实全真观、太极观景区招商项目,力求早日签约建设。积极与河南洛阳王城集团进行洽谈合作,使武当西神道全真观、太极观两大景区项目早日签约启动建设。
大力实施农家乐扶持政策和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扶措施,鼓励农民兴办特色农家乐。大力培育游客参与性、体验性的民俗旅游项目,助推特色农家乐发展,实现“四季有花、四季果丰、庭院优雅、深山人家”的目标;按照省、市农家乐创建标准和星级农家乐创建要求,对兴办的50户农家乐中已经评星的16户进行提档升级,指导34户积极争星创星,以此推动农家乐服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协会作用,在科学管理上有新的突破。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该镇建设成为“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完善,人文与生态相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繁荣的美丽“武当后花园”。
开创文化大镇新起点
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改革文化体制,推动文化繁荣”精神,擦亮四大文化品牌,强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实现以文扬名、以文兴旅、文化大镇的目标。
擦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一是保护民间文化,繁荣文娱生活。抓好老歌师的唱腔、唱词、声韵的录音和老艺人演技、声乐、旋律的录像,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永久保存,使民间文化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深入做好老歌本、歌词的搜集整理,编篡出版民间文化丛书;发挥吕家河文化合作社的作用,承办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活动,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宏扬;充分发挥文化站和村文化中心作用,积极举办“船灯舞”等各种民间文娱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擦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一是厚待民间艺人,培育文化新秀。制定对有贡献老歌师、老艺人的优待政策,给予他们生活补助,鼓励他们继续发挥特长广教弟子,传承宏扬民歌文化。继续选拔培养热爱官山的青年新歌手,广招民歌文化人才,培育高素质的民歌艺术新秀,邀请文化资深专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民族艺术水平的“吕家河民歌艺术表演团”。二是深化民歌普及,弘扬文化遗产。真正把民俗文化作为旅游名镇的品牌来抓,深入推进民歌进机关、进学校、进农家“三进”活动,积极组织民歌大奖赛,激励人人乐唱民歌,事事皆唱民歌,个个参与文娱活动的浓郁氛围,让吕家河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进一步亮起来。
擦亮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品牌。深入挖掘研究,推出文化新成果。密切与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华中师大范学、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和国内外资深专家联系,诚邀他们深入官山采访研讨,不断挖掘研究推出民间文化成果,进一步擦亮汉族民歌第一村金字招牌。
擦亮武当后花园品牌。举办新闻采访笔会和南神道风光、民俗文化摄影展,拍电视专题片,拍摄吕家河民歌MTV光碟,发挥民歌艺术团和文化合作社作用,以“走出去、请进来”和举办民歌节、民歌演唱会、民歌大赛等活动,唱火官山,唱红丹江,唱出十堰,唱响全国,唱出汉族民歌第一村的名气。全方位发挥文化的认同,深度文化包装,打造景点文化,着力推介参与性强的特色文化旅游节目,示范性做好吕家河、南神道、西神道及真武坐像等景点的包装,赋予景点以文化灵魂。
巩固生态靓镇新成果
加强生态保护,服务旅游发展。官山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该镇的实际情况,今年来,该镇加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积极调运经济苗木,鼓励群众发展林业和林下经济,形成特色观光型产业。合理利用资源,将荒山变成绿林,打造沿209国道和官盐公路绿化带,吕家河和田畈的风景观光带,形成一个群山如花、数峰如笋、大河如练、美景如画的新官山。
突出乡镇特色,打造精品乡镇。以十房高速公路建设拆迁安置为契机,统一全镇建筑风格,粉墙、青瓦、马头墙、仿木格钢窗。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将人文景观,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打造集观光、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具有明清风格的休闲文化产业带。加大以吕家河民歌村为主的原生态院落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以此为中心,将周围辐射成既有乡土风味,又
有现代气息的“旅游名镇”。
打造口子重镇新区位
该镇位于丹江口市西南端,北接六里坪,南邻房县,西枕十堰,东靠武当、盐池河。316国道、襄渝铁路、汉十高速比邻而过,十房高速、209国道贯穿全境。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重要节点,武陵文化圈中的重要一环,素有武当后花园之称。口子重镇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并日益彰显出它的无穷生机与活力。
十房高速公路全长64公里,其中该境内就又近30公里,占46.8﹪,涉及8个行政村,8个项目经理部。拆迁125户,拆迁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该镇广大干群积极服务、主动配合,在宣传发动、征地拆迁等复杂工作中做好了协调、安置工作,使各种矛盾都化解在基层,使工程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投资1600余万元,使官山之盐池河18公里公路提档升级,打通了环武当山景区的旅游路。加快通组公路的建设速度。经过努力,该镇现有通组公路120余公里,已硬化近20公里尚有100余公里需新修和硬化。该镇举全镇之力,多方筹措资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组组通公路。积极做好口子重镇,口子村道路交通对接,做好道路新建和硬化工作。重点做好杉树湾村从官盐公路至房县青峰镇的杨家村、铁炉村至房县白鹤乡的梨花坪村、官亭村与茅塔乡的交通联接,力争早日实现交通大发展新格局。
该镇从实际出发,挖掘潜力,扭住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子,积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该镇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新兴旅游乡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