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852|回复: 0

蕲春名胜(十)蕲州古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165

主题

1299

帖子

185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58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1-11-28 17: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蕲春名胜(十)蕲州古城  

2011-11-24 19:23:3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大中小
[url=]订阅[/url]






       蕲州古城
  [/url]

蕲州古城


概况:[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54100.htm]蕲州
古城始建于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历为路、府、州,政治、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宋元明清时期依托长江水运,明仁宗之子朱瞻堈在此建立了荆王府。明嘉靖《蕲州志》载:“其城周围九里三十三步,一千一百三十丈,高一丈八尺……城门六座,城上串棂九百九十间。”是鄂东最大的城池,风景优美,明有蕲阳八景,清有蕲阳十景之称,历史上还有九十九座牌坊、九十九座庙,佛道盛行。
简介:      蕲春县蕲州古城,历史悠久,人文极盛。上至唐宋,下迄宋元明清,历来名士辈出。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便是诞生在这里。历史上的蕲州曾几度与黄州并驾齐驱,不分伯仲。早在唐代,这里的经济文化便相当发达,光蕲州一地便出了数十位进士,明清时则更多。位于蕲州麒麟山南麓是古代蕲州儒学的所在地,过去还有状元楼、状元桥等建筑。同时,儒学内有孔子的巨幅画像,一些有读书的人家,每年都要来这里拜祭孔子,祈望孔子保佑孩子读书进学,状元及第。宋诗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诗句,道尽了孔子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这儿的人对孔子如此地崇拜,可见这儿的人自古便对教育的重视。可不是,清嘉庆二十四年,曾经在这所儒学里读过书的有位殷实的农家子弟,在这年廷试中,鹤立鸡群。皇上有问必答,有答必惊,从而力拔群儒,一举夺魁,成为本届状元。他就是蕲州蕲水(今浠水)人陈沆。
  陈沆(1785——1850),字太初,为清朝湖北三状元之一。后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会试同考官、监察御史等职。其古文功底深厚,非常人不及,与魏源等并称为古赋“七大家”,可惜英年早逝,只留下《诗比兴笺》、《简学斋诗存》等书存世。
此外,陈沆的老师乾隆时期的解元、人称楚北大儒的陈诗,以及嘉庆朝探花帅师瀛和陈銮等均出自该儒学。蕲州儒学形成的良好文风曾经影响着一代代蕲州学子,今日蕲州的“博士街” 、“教授县”便是明证。解放后在原儒学旧址上建起了蕲春二中,早些年更名为李时珍中学,如今该校历届桃李硕果累累。
位于蕲州西面临江有座凤凰山,凤凰山上有座烟菲楼、禹王阁,还有一处遗迹名叫白甫冲,据传是为了纪念李白、杜甫在此游览而命名的。无独有偶,这里的佛教,在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相传蕲州过去有九十九座庙宇。传说佛教四祖道信来到蕲州凤凰山建寺传教,名为“凤山寺”,后人改为“四祖正觉禅寺”。四祖道信到黄梅建寺传教,将衣钵传授给五祖弘忍,五祖弘忍又将衣钵传给六祖惠能,那是以后的事。四祖正觉禅寺,规模宏大,寺里建有大钟,每到清晨,寺钟响起一百零八声,举州可闻。苏轼贬黄州时,曾经来此地游玩,游罢归来,憩息于“凤岗钟楼”,酣睡不醒,后被钟声惊起。后来明荆王府左使邑人吴稷有诗为证:
  “凤凰岗上晓钟鸣,月落江城度远声,苏子解枕春睡美,打钟何用更关情。”
  筑于宋时的蕲州古城,绵延数十里。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元兵压境,安抚使王益至江北麒麟、凤凰二山,依山筑城,“背麟岗,面凤岭,大江襟其前,诸湖带其后,左控匡庐,右接洞庭(《蕲州志》)。”始建州治于此。至明正统十年(1445年),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朱瞻堈原就藩于江西建昌,后由于王府内出了大蟒蛇,遂将荆王府迁徙蕲州,使蕲州一下子变为更加兴盛繁华。当然,封建时期的所谓兴盛繁华,只是表面上的,是对贵族阶级而言,而劳苦大众依然是过着食不饱腹的生活。
至元朝时,蕲州城内外共建有八景,名冠吴楚。除上面提到的“凤岗钟楼”,还有“麟江晚眺”、“城北荷池”、“雨湖渔舫”、“鸿洲烟雨”、“龟鹤红梅”、“太清夜月”、“龙矶夕照”。有诗为证:
    麟阁江山献绮罗,太清夜月宿嫦娥。
    凤凰岗上钟声响,龙眼矶头夕照多。
    城北荷池开锦幛,湖东春水泛金波。
    鸿洲烟雨将收尽,龟鹤红梅雪满坡。
  数百年来,蕲州一直以来作为鄂东南最大的商埠和商品进出集散地。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明朝时期,蕲州的税收占全国上缴税额的十分之一,可见当时蕲州在全国产生了何等的影响!
  今天的中国人,无不对《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或电视剧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孙悟空的形象是怎么来的吗?前一阵子深圳某报撰文讨论他的籍贯,闹得沸沸扬扬。有说他的籍贯在福建,有说他的籍贯在江苏,有说他的籍贯在河南,还有的说他根本就无籍贯可言,完全是作者的虚构,历史上实无其人。你可知道,这部书的作者吴承恩,当年官场不得意,只做过八品的长兴县丞,由于他摆脱不了一个正直文人耿直倔强的个性,看不惯当时的封建官吏那种阿谀奉承之态,他在当这个“芝麻”官的过程中,得罪了上司,被诬陷有贪污行为,以致只上任一年之久,便被贬至蕲州荆王府,做一名“纪善”的差事,成天做一些抄写和教王子读书的工作。当时,他有感于现实社会政治的没落,社会的不公平,正在酝酿创作一部假托神话来讽刺现实的小说而苦于缺少素材。这时,蕲州北面的红石头山上有座寺庙叫“昭化寺”,相传为鲁班所建,实为后人所建,被荆王府朱洪武家的人视为家庙。其规模之大,僧众之多,香火之鼎盛,在当时可谓盛极一时。谁知,一场大火将其毁于一旦,荆王府只好拨款重建。当时,李时珍有位名叫顾问的朋友,是一代名士,曾经为重修昭化寺撰写过《荆王重修昭化寺碑》碑文。碑文上说:“昔成化时,有僧悟空,悦其山清水秀,结草为庵,朝夕诵经,坚守法戒。”这个法号名叫悟空的和尚,在当时的蕲州可谓妇孺皆知,主要是传说这个和尚性格乖戾,不畏权贵,敢做敢为,在民间有良好的名声。昭化寺既是荆王府的家庙,而吴承恩在荆王府里做事,自然少不了经常上寺里游玩。寺里这位个性奇特和尚的传说,吴承恩也自然而然地感到兴趣,故将这个名字写入他后来经过多年完成的大作《西游记》一书。当然,《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既源于生活,又有所发展创造。此外,蕲州的山水名胜,吴承恩也情有独钟。如书中的凤凰山、麒麟山、白节山、宝林寺、狮子洞、莲花洞等佛道寺观及仙境,在今日的蕲州地区,依然还能找到同名同景,堪可佐证。近些年,得到国内不少史学家的认同。
  当今天的人,倘若你去过四川素有“青城天下幽”的道教名山青城山。游过上清宫,看到宫前那笔力苍劲的山崖石刻“天下第五名山”及“青城第一峰”时,你一定会发出由衷地感叹。它便是清朝一代廉吏,出身于蕲州(今蕲春)青石黄大樟树的黄云鹄所书。
景点:
雄武门
  又称蕲州城北门,是一座完整的明代古城建筑,始建于公元1263年,古韵雄风犹存,城门顶平台上建有纪念李时珍采药的“医圣阁”。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北门攻入,一举解放蕲州城。雄武门现为黄冈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蕲州昭化寺
  蕲州昭化寺位于缺齿山下,红石头居委会境内,建寺准确时间无考。荆王府迁到蕲州后,于明成化八年,对其进行了扩建,并将由江西建昌随王府迁来的沉香身、石莲座佛像,从王府内请进佛殿,成化以后,朝廷主持捐赠千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定名昭化寺,以期昭示感化王府子孙,昭化寺也就成为当时荆王府的家庙,嘉靖年间,昭化寺遭风雨袭击倾倒,又由朝廷赐金五百,“传令内使,督工修理。”殿宇梁柱皆用石料,佛像丹青彩塑,极为壮观。明嘉靖年间,曾任福建参政的顾问还撰写了《荆王重修昭化寺碑》,在碑词中提到了昭化寺的早期创建人悟空和尚。
  昭化寺由于有王府的支持,香火鼎盛,气势宏大,最高峰时,住寺僧尼3000余人。
  荆王府纪善吴承恩,经常出进昭化寺,了解到了昭化寺早期创建人悟空和尚的情况,并以之为创建典型,结合搜集到的许多素材,为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的创作增添了新的内容。
  昭化寺用石料做成大梁、柱,历经400多年,1982年,昭化寺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修缮,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先后重建了新的观音殿、大雄宝殿。现在,该庙背靠青山,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殿宇高大气派。县佛教协会就设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