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738|回复: 1

《师说》2011年第10期总第10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78

578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4873
QQ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1-12-1 21: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说》2011年第10期总第10期  
主办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协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人教社教师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主编     马丽  
执行主编 马佾  
栏目主持人  
班主任兵法: 乔廷强  
教师成长:   何书利  
读书行走:   黄欢  
争鸣:       张静芳  
名师热线:   王玺玉  
网页设计     唐玲陈蕾  
封面设计     金妍  

遥望童年
湖北 马佾
每一名教师的成长,都是从对童年回忆开始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有多深,标志着他将来成长的极限有多高,回忆中童年生活的范围有多广,代表着他将来的成长宽度与广度了。换一句话说,他用多少时间来回味自己的印象中的童年生活,用多少文字来表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滋味,那些一点一滴铭刻在记忆深处的家乡的一切,地理环境,人文故事,风物民俗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注,当然最多的,是对学校老师同学伙伴的回味,它们滋养润泽着这位教师,引导他们如何走向成长的道路,从哪一条道路走,以及路途中的坚持与信心,最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父亲在民国期间由一个小学教师圈子,这个圈子里有朱智贤等不少小学教师,这些老先生在民国期间有过大量的教育专著,解放后有不少人都成了新中国教育的专家学者,朱智贤就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后来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中国第一个教育学博士林崇德的导师。(《我和教育有缘》载《师说》第10期)
刘古平先生如今退休多年,却无限关心教育事业,童年时光绕不开他父亲及其圈子的。他的父亲是著名教育学家刘百川先生,曾经于1935年放弃了省教育厅科长的职务,薪金由高而低,应聘镇江大港乡村教育试验区主任,实践服务于社会的追求,也是中国第一位发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专著的教育学者。与刘古平先生相似的,还有吕劭玉老师,她的童年与爷爷分不开,而爷爷呢,也是著名教育家的学生咧。
爷爷是著名教育家胡苏明的学生,他在老师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1948年爷爷出任六安市第一届人民政府的文教科长。他学贯中西,心胸豁达,忠诚耿直。他的官越做越小,最终做了一名中学教师,却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奶奶是一位解放前就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爷爷常常说她是“有实无名的教育家”。我不是在爸爸身边出生的,而是在爷爷、奶奶身边出生的,妈妈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爸爸在外地工作。因此爷爷、奶奶就成了我的第一任老师。(《在感恩中成长》载《师说》第9期)
吕劭玉老师成长过程中,是官越做越小的爷爷,这位著名教育家胡苏明的学生,学贯中西,心胸豁达,忠诚耿直的六安市第一届人民政府的文教科长,为她播下了第一粒种子。
让我们看看潘军强老师成长途中的童年:
在我心中,始终有一些人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永远怀着感恩情怀的,譬如父母、老师、朋友等。
关于我的父母,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是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的人。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真诚与朴实、辛勤与节俭、信仰与感恩。
在我的血脉里,流淌着父辈的滞重的血液,我的心,依然为家园而悸动。我所热爱的亲人都老了,皱纹和白发,还有什么比它们更能紧扣我的心。我现在唯一心愿就是希望父母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关于我的老师,他们是我值得尊重和感恩的人,在我从顽皮稚童到懵懂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我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帮助与教诲。
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人格高尚,是我人生的导师。
我不会忘记在儿童时期,在那个寒风凌厉、大雪纷飞的傍晚,幼儿园老师背着我走过蜿蜒起伏的山路送我回家的情形。我不会忘记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在我进步时给予我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在我情绪低落时给我最大的关爱与鼓励。(《在路上……──我的人生经历和心灵独白》载《师说》第8期)
在潘军强老师的心中,始终有一些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父母,老师,还有初中的班主任。他们身上的勤劳纯朴善良,他们的人格学识,转化为潘军强老师的真诚与朴实,辛勤与节俭,信仰与感恩,对他每一点进步的及时肯定与表扬,情绪低落时的关爱与鼓励,成为他前进途中不竭的动力源泉。他对这些人永远怀着感恩情怀,是这些人的支持,帮助,教诲,才让他从顽皮稚童成长为懵懂少年,进而再到风化青年,成为今天的名师。
这些童年的回忆,即是过去的他成长时的精神养分,也是今天成长中的他思想源头,父辈的滞重的血液,流淌在今天的他血管中,让他为家园而悸动,紧扣着他的心,成为他今天工作生活拼搏的希望。童年的生活塑造了今天的他,并将继续滋养着他,而回忆中的童年,时时泛起心头时,这些片断的镜头闪现着,一直成为他眼前永不消逝的岁月印迹,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让他牢记在心,铭刻在血管里,流淌在肌肤骨髓中,最终成为他最核心最柔软的一部分。
当然,潘军强先生的回忆,是他成长中个人品格形成的过程,也是他修养提升的源泉。而谢云老师呢。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7.不得不说其间经历的老师──对我好或我觉得好的,在旧文里,有过记录;当时惧怕和憎恨过的,暂时不想提及,只是记得他们的“狠”:四年级时,一个代课的回乡知青,曾用酒杯粗细的麻杆猛打我的脑袋,直到好些根麻杆被我的脑壳反弹得“柔肠寸断”;次年夏天,因私自下河洗澡,曾被他罚在乒乓台上“板干澡”──正午时分,全身只一根内裤,趴在被晒得滚烫的水泥台上,双手双腿不断作出水里游泳的姿势;另一次,我逃课到河里摸鱼,被他抓了现行,罚我将鱼串挂在耳轮上,到全校每个教室“示众”。而在初中时的某个夏天,班主任老师曾因为大家午睡表现不好,在放学后罚全班同学下跪;我是班长,也是唯一没被惩罚的人,但是,在我据理力争、强烈抗议未果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与全班同跪──班主任老师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对我的这种“忤上”行为,依然耿耿于怀……
9.刚登上讲台,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不让学生觉得可怕、可恨,不让自己觉得可厌、可憎。现在想来,这样的期许,既源自于早年的经历和记忆,也发端于自己对教育的直觉和本能:我始终觉得,教育是简单的复杂──教育的简单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人,只要遵循人性的原则,教育就可以实现;教育的复杂,也正是因为人性的复杂:每个生命都有自身的局限和边界,每个学生的发育有先有后,反应和接受、理解和认识有快有慢,这就意味着,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接受,而是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而教师,最起码的、甚至也是最高的规范,就应该是人性,基于人性,依凭人性。从“人性”出发,我对教师的“本能”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它既是天生适合于教育、无须学习的能力,也是教育者本身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从学习中得来,也须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人是可以教育的。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不断的教育,也都能够通过教育,让自己的生命获得更为美好的发展──这似乎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我明白这些道理时,这个词语还不曾出现。(《依然“保持不败的向往”──我的教育之路》载《师说》第7期)
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对自己今天位置的反思,形成了谢云老师的回忆的基调:什么样的做法,对学生是不利的,怎么做,才能让学生自由自在的成长,充分发挥个性的成长,成长为他们心目中的自己,成长为他们能够达到的目标。
所以,他的教育内核是,过去了的岁月中点点滴滴,自己经历的一切,力求不再重演。比如说,以棍棒为内核的教育,因自由游泳而“板干澡”的教育,因逃课而“示众”的教育,以惩罚为中心的教育,当然,还有不允许批评争论,即使有你占在道理的一边,因着你是学生,而必须接受惩罚。因之而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不让学生害怕老师,这种对教育的直觉和本能,不正是教育的真正追求么?
不让学生害怕老师,这是不是你的追求与理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经历过如谢云老师一样的故事,童年的阴影,一层层一阵阵地泛起,它们在你身处教室里辅导学生时,站立于讲台做课时,在你批改作业时,在你与学生谈心聊天时,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童年经历?如果有,那么你是如何把它们放置于自己心底的?它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是偶尔想起就迅速忘记还是时时想起并牢牢记住?是直接原谅宽恕过去了的一切还是对照自己的行为对照教育心理学分析研究?是浅浅地反思淡淡地回味还是深刻挖掘细细解析?是以自己老师的身份对照过去的老师的行为,用今天自己的做法对照过去的老师言行,从今天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过去学生的身份,反复掂量仔细分析过么?最终你形成了什么样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不是在你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点点的深化细化内化为你的内质与核心?是不是一直支撑着你前进探索研讨反思调整修改以适合学生的成长?是不是督促着提醒着你不停留地让自己成长?是不是在你的生活社会环境中转化为你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在校园内外在谈话聊天在写作演讲中,一丝丝一缕缕一片片的展示开来影响你周围的一切人?是不是让你把这一切最终演化为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散播开来以力突让它产生更大的影响与作用,以促进今天的教育生成真正的教育,改变某些人错误的观点与看法?是不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走上一条路,与你一样的路,宣扬真正的教育,适合自己的也适合学生成长的路?通向罗马的路有无数,这样的路有千万条,可是,那是一条你探索过研究过验证过,最适合你的一条路咧。
你形成过这样的思想么?
它起源于哪一点啊?不过是自己对童年的遥望罢了。把它们凝固于头脑中,敲打在键盘,形成文字,刊布在报刊杂志上,发布在网络中,让更多的老师从中汲取营养,学会如何反思自己的童年经历,如何反思自己今天的行为,以自己童年记忆印证自己今天的教育行为,以教育心理学知识验证过去今天的老师与学生对错得失,找出一条适合你自己的路来。
每一位名师的成长,都是从遥望童年时汲取了无数营养而成功的,每一名教育家最初和初终的步子,也都离不开对自己童年的遥望。
你开始遥望自己的童年了吗?如果没有,请你从今天开始吧,并且拿起你的笔,敲打你面前的键盘吧。它将是你走上一名成功的老师的第一步,虽然是小小的一步,每一位老师的一小步,却能够汇聚成中国教育前进的一大步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8

578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4873
QQ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1-12-1 21: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了当老师,我无怨无悔,甚至有点庆幸,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可以如此自由地徜徉在教育孩子的世界当中,尝试着教育中的酸甜苦辣,品味着教育人生!
    点击查看全文>>  10
  教师专栏
    墨趣茶香,品读明星教师的心路历程
  本期带来:封面人物──刘古平先生讲述他和教育的缘分;欧胜宝老师继续讲述如何扮靓你的第二门面──练好硬笔字;孙明霞老师谈教学模式。
  江苏刘古平·我和教育有缘
  湖北欧胜宝·扮靓你的第二门面──怎样练好硬笔字
  山东孙明霞·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班主任兵法
  不同的班主任,同样的聪明才智
  学生是最贫穷的富翁,最无知的智者,最无忌的哲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着对生活的理解,对未来的渴望。
  山东彭娟·读你
  河北张莉·成长的快乐
  山东郭秀萍·我们长大了
  山东乔廷强·美丽邂逅

  教师成长
  强校之本在教师,教师的成长是新课程的关键
  快乐,是一种心境。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树的。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有一份职业认同感和敬畏感,活出自己的精彩和自信。当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时候,又怎敢奢望别人对你有所尊重呢?
  湖北杨华·我的心路历程──做老师,痛并快乐着
  广东郭艳彪·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
  湖北卫春丽·让历史课“活”起来

  读书行走
  读书和行走是我的两个翅膀
  本期好书推荐:教学点建设与研究的实用书籍《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学点建设研究》
  ·《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学点建设研究》
  江苏刘古平·全面发展教育的争议与再认识
  江苏刘古平·我和胡晨
  江苏刘古平·民国教育史拾零

  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本期话题:课余补课利弊谈
  有利论
  ·山东省崔光军
  ·安徽省徐观华
  ·湖北省马全兴
  ·江西省衷祥
  现状
  ·吉林省卢艳珍
  ·山东省亓法祥
  不利论
  ·吉林省卢艳珍
  ·黑龙江省刘桂贤
  ·山东省亓法祥
  ·湖北省袁祖德
  ·河南省仵浙江
  建议
  ·山东省于水英
  ·山东省张希峰

  名师热线
  与名师面对面,答疑解惑
  本期名师:黑龙江的王玺玉老师,曾任肇东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主抓干训、师训和小学教研等工作。
  ·课堂“即时评价”中应注意什么?
  ·评优(评模)除了正副校长、大小主任外,根...
  一文辑录·师说论坛微语录

  编余废墨
  聆听主创人员的心里话
  每一位名师的成长,都是从遥望童年时汲取了无数营养而成功的,每一名教育家最初和初终的步子,也都离不开对自己童年的遥望。你开始遥望自己的童年了吗?如果没有,请你从今天开始,拿起你的笔吧。它将是你走上一名成功的老师的第一步,虽然是小小的一步。每一位老师的一小步,却能够汇聚成中国教育前进的一大步咧。
  湖北马佾·遥望童年
  
  稿件要求:
  1、观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用字规范,素材真实、出处准确;
  2、案例类控制在1500字左右,论文控制在3000字以内;
  3、各类稿件内容牵涉到学生姓名的,严禁使用学生本名,需改为代名或假名,比如小王、赵磊;
  4、文章署名采用实名制,每篇文章后附作者简介及照片。
  稿件处理:为保证刊物质量,来稿除文责自负外,本编辑部有必要修改或要求作者重改的权利。
  稿件上传:通过人教网的投稿平台(
http://send.pep.com.cn/)上传稿件。在上传稿件时,投稿栏目选择【教师教育】,并请在稿件标题中注明【网刊投稿】。假如网刊中无法用稿,自动视为一般栏目投稿,根据栏目用稿需求处理。
  联系咨询:假如有什么情况不了解,可以来信咨询,联系邮箱:
mali@pep.com.cn
  官方论坛:http://bbs.pep.com.cn/forum-224-1.html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pepjsjy
  编辑部QQ群:143208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