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十堰移民 于 2011-12-2 17:13 编辑
县市区旅游发展目标及思路 131期 十堰市旅游局办公室
2011年12月1日 * 编者按:近期,各县市区相继召开党代会、人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未来五年宏伟的发展蓝图,立足本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态势,确立了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工作思路。为便于了解掌握各地情况,现对各县市区关于旅游方面的发展目标及思路举措予以集中刊发,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 丹江口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工业生态旅游城市 ——积极推进旅游品牌化 * 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立足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老景区与新景点相结合、长短线路相结合,推进市内景点有效对接,构筑“两环两区”的旅游区域发展格局。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丹江口大坝、小太平洋等景区景点的提质升级,推进库区旅游中心港、清源•养心域等旅游项目建设。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源地优势,加快丹江口库区水体旅游开发步伐,积极推进创A工作,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凸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围绕地域特色文化,策划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 全面加强旅游管理。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和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机制。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加快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开发集商旅、休闲、观光、会议中心为一体的度假场所,大力扶持和培育旅游商品市场、购物中心和特色餐饮、娱乐街区建设,积极开发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深化旅游区域无障碍合作,与周边旅游景区有效对接,全面开拓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公司、旅游从业人员和导游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引导支持中小型酒店向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积极扶持发展高星级酒店。加快发展物流业,带动仓储、包装、配送等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乡消费品市场建设,完善城区中心商圈和城乡一体化商业网络,优化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依法依规有序发展房地产业,鼓励和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行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丹江口市旅游与外事侨务局供稿) * 房县: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立县”战略 * 秉承“借两山盛名、承两山辐射、与两山互补、同两山相融”的旅游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叫响“诗祖故里、魅力房县”品牌,全力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县。 *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房县的优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房县跨越发展的增长极。未来五年,在旅游发展上将继续以武当山、神农架两座国际名山为依托,全力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力争到2016年,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 * 景区建设瞄准一流。围绕建设一批5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一批3A、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强力推进温泉、“双野”5A级旅游景区建设,深度开发南潭生态文化旅游村,改造升级观音洞、显圣殿、封神洞、柳树垭森林公园、五台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一道(诗经景观大道)、两城(中华诗经城、庐陵王城)、三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形成一批档次高、吸引力强的旅游景点。力争到2016年,5A级旅游景区达到3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4家,3A级景区5家。宣传要走向世界。要放眼世界,大手笔策划,高标准包装,开发一批旅游产品,引进1—2家国内知名旅游机构,聘请国内外知名导演制作拍摄旅游专题片、景点宣传片,通过全国知名媒体宣传推介房县旅游,叫响“诗祖故里、魅力房县”品牌。(房县旅游局供稿) * 郧西:深入推进“旅游立县”战略 * “旅游立县”是“引擎”。把“旅游立县”作为实现郧西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突破口,用现代旅游的理念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农村当景区来建设,把农特产品当旅游产品来开发,把旅游景区当作最好的龙头企业来扶持,把农村新区、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当作旅游景点来打造;坚持“城区即景区”的理念,加强城镇规划建设,赋予文化内涵,开发人文景观,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人口聚集,加速人员流动,促进产业繁荣。 * 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依托西安、武当山,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深度开发七夕文化,争创全国知名文化品牌,全力办好一年一度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加快建设世界婚俗文化博览园、天河景区、上津古镇、商贸古城、三官国际狩猎场、水石门景区等六个4A级旅游景区,力争4A级旅游景区达到8个以上、3A级旅游景区达到10个以上;精心打造县城——五龙河——三官狩猎场——商南金丝峡,县城——上津——湖北关,天河——汉江(娘娘山、虎豹峡、龙潭河、夹河关)——金钱河三大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培育一批高端度假、休闲、娱乐、购物、会展企业,全力做好景区宣传推介、旅游服务配套、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市场监管等工作,把郧西打造成西安——武当山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和中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 具体奋斗目标是: * 争创全省“旅游经济强县”。全县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15%。 * 打造“文化品牌名县”。使“天河七夕文化”叫响全国,“中国七夕文化之乡”落户郧西,“天河七夕习俗”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体基础设施基本健全。(郧西县旅游局供稿) * 茅箭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 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主动承接武当山旅游辐射,构建南部赛武当生态休闲游、东部工业园区汽车文化游、西部城市商务区购物娱乐游、中部高校园区人文景观游、北部泗河生态水体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 积极盘活赛武当旅游资源,加快4A级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大川镇创建 “湖北旅游名镇”、茅塔乡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善城区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交通及休闲娱乐场所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百公里观花长廊,建成城市“后花园”。创新旅游营销模式,组织举办赛武当杜鹃节、登高节、生态养生休闲和汽车文化等主题节会,不断提升茅箭旅游知名度。力争到2016年,全区年接待游客达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茅箭区旅游局供稿) * 张湾区: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 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家园。以十漫高速、十白高速、316国道、209国道、南环路、北环路、黄方公路沿线区域为生态涵养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都市休闲农业,加快四方山、牛头山、百龙潭、大西沟、白马山、堵河水、黄龙古镇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构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城郊生态圈。 * 构建“百亿元”生态文化旅游区。借助“中国卡车之都”品牌优势,深度挖掘汽车文化内涵,加快推进汽车会展中心、汽车博物馆、汽车主题公园、汽车文化广场建设,塑造张湾独特的汽车城形象,打造全国知名的汽车文化旅游区。采取招商引资、授权经营等方式,加快“三山一水一古镇”(白马山、牛头山、四方山、堵河水、黄龙古镇)旅游资源开发,打造花果百龙潭风景区、大西沟生态旅游区、白马山观光旅游区、黄龙旅游度假区、方滩水体旅游区“五大品牌”,构建一线串珠的城西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力争到2016年,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 * 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深度挖掘“中国卡车之都“文化内涵,包装培育东风车模专营店1—2家,加快汽车景观大道、汽车主题公园规划建设,打造2—3个社区汽车文化景点。加快推进黄龙旅游度假区、大西沟生态旅游区建设步伐,完善百龙潭、白马山、牛头山等景区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力争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45亿元。(张湾区旅游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