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馨儿 于 2011-12-17 19:43 编辑
穿越天门
古道和岔道就在不远处,一个笔直地和天相接,一个平坦地蜿蜒深山。一万多个雕栏石级,嵌在绝壁之上,仿佛是向所有的朝圣者发出挑战。 选择平坦?还是崎岖?------- 现在看来,摆在我面前的不止是路,仿佛是命运的一次考验。想来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常常在不经意间就面临着一个这样、那样的选择。就好像无数个明天,总想着去憧憬、去梦想,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这、犹豫那,而始终不敢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更品尝不出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斗的乐趣了。想到这里,我义无反顾地告诉导游,我选择了古道,选择了天门和绝壁。 石阶和石蹬直上直下,似穿云过雾。只见道旁御碑林立,宫门高耸,殿宇嵌岩,气压群山。这宫便是人们所说的朝天宫了。 朝天宫供奉的主神是真武大帝。在信徒的眼中,朝天宫被视为“天界”,是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古代信士朝拜武当,每至此处,先要朝天、祭拜,以得到天庭的许可,方可继续攀登抵达金顶。这里有朝拜天庭之意,故命名为“朝天宫”。 朝天宫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共有殿宇、廊庑、山门、道房17间,赐额“朝天宫”,以道士住之,焚修香火。嘉靖年间、清代、明国多次增修。1990年,仅存崇台和山门,同年,经湖北省政府拨款修复庙房10间。宫内除供奉玉皇大帝、真武大帝神像之外,还荟萃了历代皇帝为武当山所下的圣旨、题字、玉玺等物,为世人了解武当山、研究武当山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在朝天宫得到了武当山文管所的热情接待,不仅参观了景点、文物,还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饭后,我们便开始了真正的穿越天门。 到了岔路口,有一醒目的标识牌。左边,一条清代修筑的路,坡缓平坦;右边,一条明代修筑的路,级级危岩。标识牌温馨地提示大家:请沿左手方向前行。 不惑之年的我们相视一笑,右行数步,攀援而上。只见一条通宵路,石蹬千层,云遮雾锁。那时,正是三月,山下的桃花早已开放,而这里的大山,似乎还没完全从冬天里醒来。那些裸露的岩壁,还残留着冬天的积雪;古树参天、枯藤纵横,看不见飞瀑,却听见流水的涧响;野草枯萎,却有一种奇异的芬芳;阳光透过松柏的虬枝,依旧翠绿、疏朗。林间似乎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轻烟,又恍若一股甜甜的花香。台阶的缝隙长有枯草,也有些许绿苔,踏在上面,顿生一种隔断尘世、置若历史古道之感,若画、又若画中游------ 汗,早已淋漓,还不断地喘着粗气。好久没有如此酣畅了,不光是身,还有心,都倍感愉悦。恰一抬头,刚好仰见天门际立。难道这就是一天门?一阵窃喜,一阵小跑,顺利抵达一天门。待回头一望,无数奇峰尽落眼底,南岩宫、紫霄宫在缭绕的云雾中依然明朗、清晰。 过了一天门,树更密,林更深。一会儿,看见一只松鼠在枝头上跳跃;一会儿,又发现一只猫头鹰扑棱棱地飞到岩石上。前面渐现一座桥,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夜半桥上星,如萤指衣袂”之绝句。过了摘星桥,石阶更陡,三百六十级台阶似登天之梯,故号称“天梯”。天梯过后,渐渐坠入幽谷,正当我们担心壑深无底之时,一举头,又遥见一隐隐天门。这便是“人间构出洞天奇”的二天门了。门边一高崖如剑鞘,纹若剑痕。相传,静乐国太子修道成功后,紫气元君亲授一把七星宝剑,此石便是真武试剑之处,故有“试剑石”之称。 上了三天门,骤见一山钻天,奇峭嵯峨,石蹬依岩,层层叠叠,一座辉煌的宫殿闪着金光。眼前就是真正的金顶了。 一路的攀爬、一路的艰辛,在那一刻忽然有些释然、有些轻松。一种来自天地、来自神灵、来自心灵的敬仰油然而生,一种庄严、一种力量充溢全身。 过高崖危栏贯铁锁,直上朝圣门,立在郧襄千障之上,至若高空白云,所有一切的一切,皆在脚下------ “穿越天门了吗?”我在心里问自己:“这是一次真正的穿越吗?人生的天门,你该如何穿越?”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荒唐的尘世给我们一生设置了无数有形和无形的天门。有形的,需要我们去穿越;无形的,不要胆怯,要积极地应对,更要勇敢地穿越-------- 唯有穿越,才能使自己成长,使自己成熟;唯有穿越,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体现自我的价值;唯有穿越,才能真正地抵达金顶,得到天地、神灵的佑护和恩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