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旅游项目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2011年12月21日 * 按照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各地通过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而使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今年竣工、新开工、在建、招商引资、2012年拟新开工和2012年重点招商引资六大旅游项目资金总额比上年有明显增加。 * 一、2011年项目进展情况 *
今年在建项目58个,计划总投资421.5亿元,本年度投资30.9亿元,其中当年竣工项目16个,完成投资6.98亿元;新开工项目37个,完成投资13.1亿元。在这58个项目中,景区类39个,完成投资22.82亿元,;酒店类9个,完成投资2.82亿元;基础设施类 12个,完成投资6.8亿元。
*
2011年,招商引资已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239.5亿元;2012年拟新开工14个,计划总投资123.5亿元,2012年拟投资26.2亿元。2012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108.7亿元。
* 从各县市区情况看,武当山在建重点旅游项目4个,完成投资10.86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30.8亿元;张湾区在建旅游项目7个,完成投资1.4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1.9亿元;茅箭区在建旅游项目11个,完成投资1.17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1.3亿元;郧县在建旅游项目7个,完成投资4.7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1.3亿元;郧西在建旅游项目7个,完成投资3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2.5亿元;丹江口市在建旅游项目6个,完成投资2.6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2.6亿元;竹溪县在建旅游项目 3个,完成投资5100万元,2012年计划投资7400万元;竹山县在建旅游项目9个,完成投资5.8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4.2亿元;房县在建旅游项目4个,完成投资1.2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2.4亿元。 * 二、2011年项目建设特点 * 一是旅游项目成为投资热点。随着十堰交通地位的改善,武当山太极湖自开工以来,进展之快,发展势头之迅猛,对全市旅游重点项目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已累计完成各项投资30亿元,其中新区基础建设近10亿元,景区建设过5亿元;河南万正集团投资的太极峡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近6000万元,今年已完成3500万元,占年计划100%;浙江罗门集团投资的丹江旅游港,规划总投资6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省鄂西圈投入股房县温泉开发,协议资金6亿元;天津晋丰公司投资的郧西天河旅游区,规划投资8亿元,今年已完成投资1亿元;武当山南神道规划投资1.8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4850万元。这是前所未有的。 * 二是项目构成多样休。全市旅游项目投资方向开始由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向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和配套设施建设上来。如武当山旅游港口、丹江口旅游港口、蓝湾码头、均县镇码头、郧阳港建设以及郧西天河旅游区等项目,已开始突破过去旅游开发就是建设景区的思维定式,开始按照旅游线路布局要求组合项目。 * 三是项目定位高端化。如郧西天河旅游区、武当山南神道、郧县九龙瀑等新开发景区都定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郧西天河国际大酒店、丹江口汉江国际大酒店、竹山国际大酒店、郧县国际大酒店等定位于4星级酒店。郧西天河旅游区、茅箭赛武当旅游区、张湾黄龙滩度假区、郧县九龙瀑景区已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 * 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今年的旅游项目投资主体是以市场运作为主,除投资上亿元的大型投资主体外,竹山女娲天池、龙吟峡、九龙瀑等一些小型旅游景区被中小投资者进入开发,虎啸滩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九龙瀑累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龙吟峡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省圈投直接投资1.5亿元用于房县老温泉项目改造升级和新温泉建设。 * 三、存在的问题 * 尽管今年旅游项目建设情况总体态势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进展不平衡。武当山、丹江口市、郧西、竹山、房县的项目建设进展较快,质量也较好。其他地方相对进展较为缓慢。二是项目建设规划滞后。有不少旅游项目建设缺少充分的前期策划和科学的建设规划,项目建设中暴露出了标准低、整体性差、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有的造成投资浪费,拖延了工期。三是拆迁慢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部分旅游项目涉及到群众拆迁,因多种原因导致项目落地等拆迁。四是投资环境需进一步改善。主要是政府承诺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不到位,不仅影响了工期,也挫伤了投资人的投资热情。 * 四、2012年计划 * 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撑。2012年要继续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旅游项目推进力度。一是督促完成续建、新建项目。对已经启动的项目,要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工作专班,尤其是对重点建设项目,要明确分工负责,确保有一名领导亲自抓,有一套班子,有完成的时间计划。二是要搞好明年的项目储备。按照“五个有”的标准,及早开始项目策划、可研、规划、申报,为明年的旅游项目建设打好基础。三是要搞好项目招商。要拓宽思路,解放思想,招大商,大招商。要编制项目商业计划书,制定明确的优惠政策。要借鉴外地经验、最大限度发挥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要积极探索旅游项目政府贴息、政府担保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客商来十堰投资开发旅游。(市旅游局何升华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