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9
少校
 
- 积分
- 9483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
中国共产党十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22日隆重开幕,市委书记陈天会在会上作《实施“一城两带”战略 加快“五城”建设步伐 为实现十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十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黄金期、攻坚期。
【展望】未来五年宏伟蓝图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十堰为目的,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四大历史任务,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文化活市,全面实施“一城两带”战略,加快“五城”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奋斗目标是:经济实现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新突破,“一城两带”基本建成;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民生得到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就,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始终紧扣跨越式发展这一总体要求,坚定地把跨越式发展写在十堰发展的旗帜上,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城两带”这一总体战略,牢牢把握“五城”建设这一总体目标,建设“汽车之城、旅游之城、生态之城、和谐之城、区域性中心之城”。
关键词:“一城两带”
推进“一城两带” 建设“五城”
加快十堰城区建设。按照“东拓、北扩、西优、南通”的思路,加快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步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以“三城联创”为载体,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以山地整理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市(城区)县(郧县)对接和卫星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十堰城区建成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生产汽车能力超过百万辆的开放型、多功能、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加快竹房城镇带建设,努力把竹房城镇带建成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加快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以水源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富民奔小康为目标,把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关键词:“一统三分”
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纽带、项目为抓手、富民为目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抓紧实施以百万亩茶叶、百万亩核桃、百万亩中药材、年出栏百万只山羊为主要内容的“四百万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力争全市特色产业基地超过600万亩、年产值超过150亿元、产业化经营综合产值超过400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各县市区每年要争取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3家,加快培植一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打造名优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提高城镇化水平,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以县城和省级重点城镇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城镇、区域中心城镇和边远区域口子镇,加速劳动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探索多种方式的土地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土地资源和山场资源。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信贷比重。加快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回归创业。
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逐步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确保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得到基本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