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83|回复: 2

[武当旅游] “不成缭儿”、“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与“不成仅儿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53

主题

112

帖子

317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17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1-12-25 14: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武当散人 于 2011-12-25 14:33 编辑 <br /><br />
     【均州方言辞海拾零】“不成缭儿”、“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与“不成仅儿”的异同
作者: 野狼无形
    在民间,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几个词汇相互混用:不成缭儿、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如:“量就你将来也是个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的东西!”又如:“这女人不容易!年青的时候男人有点儿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她一个人操持家务,把娃子拉扯正大。”再如:“这老家伙年轻的时候就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现在都正大年纪了,还是这样儿!”又再如:“你这个娃子咋正不争气!我看你将来就是个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的东西!”

    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它们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词吗?

    一、字义辩证。
   
    (一)“缭儿”是什么?
   
    (1)“缭”的字义寻踪。
   
    缭:(形声。从糸,表示与丝有关尞声。本义:缠绕)①基本词义同本义。如:“缭,缠也。”(见《说文》)。②词性变化为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如:帆缭;缭手。
   
    (2)“缭儿”是绳索。
   
    “缭儿”就是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
   
    (二)“笮儿”和“笮掉”是什么?
   
    (1)“笮”的字义寻踪。
   
    笮:(形声。从竹,作声。本义:拉船的竹索)①基本词义同本义。如:“筰,筊也。从竹,作声。竹索也。”(见《说文》)。②竹竿。如:“人未学曰矇,矇者,竹木之类也…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以郁朴之实,不晓礼义,立之朝廷,植笮树表之类也,其何益哉?”(见汉•王充《论衡》)。
   
    (2)“掉”的字义寻踪。

    掉:(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①基本词义同本义。如:“掉,摇也。”(见《说文》)。②词性变化为名词:桨。如:举掉划船;掉抢(迎风行船)。
   
    (3)“笮儿”是竹索。
   
    “笮儿”就是拉船的竹索。
   
    (4)“掉”是桨。
   
    “掉”就是划船的桨。
   
    (5)“笮掉”是竹索和桨。
   
    “笮掉”就是船家行船的基本工具。可用来借指“东西”、“样子”。如:不是个笮掉子(不是个东西);你看他那个笮掉子看(你看他那个样子看)。
   
    (三)“仅儿”是什么?
   
    (1)“仅”的字义寻踪。
   
    仅:(形声。从人,堇声。本义:仅能:只能)基本词义同本义。如:“仅,才能也。”(见《说文》)。又如:绝无仅有;仅有二元;仅见他三次;不仅听见它;也看见了它;他仅十岁。
   
    “仅”的字面意义:才。如:“仅,才能也。”(见《说文》)。
   
    (2)“才”通“材”。
   
    “才”通“材”,换言之,在古汉字中,“才”与“材”同源。如:“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财’,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财’、‘才’三字同源。”(见王力《同源字典》)。
[Page]
   
    (3)“仅”可转换为“才”和“材”。
   
    “[成]仅儿”即“[成]才”和“[成]材”。
   
    “仅”本用作副词“才”,而“才”同时也可作名词表示“人才”或“人材”;“材”又可表示“有用之木”。所以,在本土民俗语言中,“仅”加上儿化音读作“仅儿”之后,就演变成为名词,表示“人才”、“人材”或“有用之木”。
   
    二、方言意义。
   
    通过上述的字义辩证和字义寻踪,不成缭儿、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的方言意义已经初见端倪。
   
    他们都有如下的意义:
   
    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借指不能成就为有用之材,不中用的,毫无用处的。如:“从小看大,三岁知老,量就你将来就是个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的东西!”
   
    ②不是东西。泛指不是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常含厌恶的情感,可用来骂人。如:“这女人不容易!年青的时候男人有点儿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她一个人操持家务,把娃子拉扯正大。”又如:“这老家伙年轻的时候就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现在都正大年纪了,还是这样儿!”再如:“这家伙不成缭儿(或“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不成仅儿”)得很,喜欢偷看人家女厕所!”
   
    三、用法的异同。
   
    (一)“不成缭儿“、“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三词适用范围完全相同。
   
    “缭儿”是绳索,“笮儿”是竹索,“笮掉”就是竹索和浆。这三种物件儿都可看成为船家行船的基本工具。所以它们的借喻意义也完全相同。既可比喻不成材、没出息;也可用作“不是东西”来骂人。
   
    (二)“不成仅儿”的词义与另外三词意义有交叉。
   
    (1)“不成仅儿”的第一词义与另外三词意义完全相同。
   
    由于“仅儿”可以演变成为名词,用以表示“有用之木”, 那么“不成仅儿”就含有“不成材”或“不成才”的意义,因此它就与“不成缭儿“、“不成笮儿”、“不成笮掉”三词的借喻意义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它既可比喻不成材、没出息;也可用作“不是东西”来骂人。
   
    (2)“不成仅儿”的引申意义与另外三词的意义有区别。
   
    这是因为,“不成仅儿”可以引申为“不成器”(与它的第一词义相同,即“不成材”或“不成才”),而“不成器”在本土方言口语中有时又用作“不成气”(“不成气”是“不成气候”的口语简约词);“不成气”(即“不成气候”)却别有另外三词所不具有的意义。这就形成了“不成仅儿”第二意义。
   
    “不成仅儿”第二意义:
   
    ①不成器。指没有用的,不可做成器具的。如:“你弄来这一大堆木棒,全都是些不成仅儿的东西。”
   
    “不成仅儿的东西”在指称器物时不能说成“不成缭儿的东西”、“不成笮儿的东西”、“不成笮掉的东西”。
   
    ②不成气。即不成气候。指没有用的、不象样的或没有发展前途的。如:“尽是一些不成仅儿的(没有用的、不象样的)东西!”又如:干不成仅儿(干不成气:干不出名堂、干不下去)。[Page]
   
    “不成仅儿的东西”在表示没有用的东西、不象样的东西时,不能说成“不成缭儿的东西”、“不成笮儿的东西”、“不成笮掉的东西”。
   
    “干不成仅儿”也不能说成“干不成缭儿”、“干不成笮儿”、“干不成笮掉”。
   
    此乃一家之言,不知当否?还请行家指点一二。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武当散人 + 10 + 10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7

801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均州武當領軍元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0463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12-25 15: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修复了一个文物贴,很美好,这个主题是帮助前辈转载而来的。
仙山琼阁武当山  蓝天碧水丹江口欢迎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46

主题

1538

帖子

324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248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1-12-28 1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成仅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