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109|回复: 1

您对竹山爱得这样执着,罗维杨老师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26

主题

1427

帖子

2652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652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1-12-31 19: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对竹山爱得这样执着,老师   (转自竹山论坛网友落花生主题贴)

  早上,一上班,局办公桌上,有一封信,是办公室的收发员送来的。我随意瞄了一下题目,醒目的题目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事由:宣传并开发袁白涛,着力打造书画文化旅游之乡
        
      我一口气看完,感到这是一个对竹山有着强烈的挚爱,对竹山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的人对竹山的建言。看罢全文,才看落款。结尾那苍劲有力的签名:罗维扬,顿时让我为之一震,周身发热,眼睛发潮,我说谁呢,原来是您呀,敬爱的罗老师,您对竹山爱得这样深沉,您的建言这样直率,不管今后是否有人采纳您的建言,您作为曾在竹山生活工作了半生的外地人,是把竹山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自己视为竹山人民的赤子,在为竹山的未来呐喊。感谢您,过去在竹山工作的岁月,您发掘了竹山的地域文化,把竹山的名人推向了全国,您就是竹山的名片。今天,您在熙养天年之际,仍念念不忘宣传竹山,要帮助竹山把文化软实力打造成经济发展硬支撑。谢谢您!千言万语道不尽对您的敬意,相信您的建言迟早会付诸实施的。为表达对您的敬意,特将您的建言公之于世。全文如下:


得胜镇党委、政府并竹山文化局、旅游局:
      领导同志们好!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正向全国贯彻之际,恰逢我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史全社编订的《袁白涛遗墨》一书月内将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建议你们以袁白涛为文化标志,将得胜镇建设成竹山县乃至全市书画文化旅游之乡。(不能因竹山的“两带”建设而使得胜镇成了死角。)
         为此建言如下:
         一,在阴湾袁氏家族旧址建立袁白涛故居纪念馆。
        他的故居有两重天井,几十间房子,去年春天我去看时好象还空着许多。建纪念馆很简单,在老房子大门上方挂块木匾,上刻“袁白涛故居”(我可以请著名女书法家张秀题写);两边门框上新作木板上刻对联“心存善念何求佛,家住阴湾仍向阳”。故居两边用黑色大理石材分别刻以下两首诗镶嵌在墙体上:


四野青青禾黍盈,山中佳景自天成。
门前绿竹堪消夏,屋后清泉可濯缨。
无事好将书作伴,有怀聊借笔为耕。
丰收在望农家乐,到处歌声颂太平。
半坡高下尽梯田,禾黍苍苍思渺然,
嫩笋漫山供素食,新荷出水撒青线,
健忘每觉书难熟,破晓偏惊梦未全。
画罢小吟作晨课,无言默坐似参禅。
      在故居院落袁白涛出生的那间房子里,摆上袁白涛的一些遗物(包括绘画原作、《画论精华选抄》《书札》)和照片(放大)及各种记载评价袁白涛的史料:他当年挨批斗时挂的那块睡柜上的几十斤重的木盖子,原件可能仍在,要找回来摆在里面,这是“文革”浩劫对老艺术家迫害的见证。
      再在故居内选一间大点的屋,开个旅游商店,卖的纪念品有:一是《袁白涛遗墨》(袁白涛后裔珍藏本);二是64开的《袁白涛百花诗画》(可以不用书号在竹山城印刷三十张画片,一面印他的三十首题画诗,一面印他的三十幅花鸟画,再制一个封套装进去),要印得很精美才行;三是背后印有红色的袁白涛篆刻作品的文化衫;四是瓜蒂印(从明年起在全镇收购老南瓜蒂把),这个小商品可以由一两位会刻印章的人来经营。由他仿照袁白涛当年的瓜蒂印刻一些印章和刻有“参观袁白涛故居纪念”和“袁白涛诗画追星族”的印章,供应游客,并且当场为游客刻所要刻的字句,具有炫技表演的性质。我估计购买瓜蒂印者最多,因为它奇特、便宜。五是袁白涛花鸟画的纸印件、丝印件(竹山是否可以丝印呢?)和刺绣件(可由竹山广场步行街有叫张浩的两口子来做),在县城生产,放在这里卖,竹山城、宝丰也可以销售。还有烙画(房县烙画传人许光建说,要烙一幅袁白涛的兰草送给我),可由许光建制作,在这里销售。
      可以将袁白涛故居靠后的部分房屋改造成可供游客旅住的宾馆。房屋的框架结构不动,每间房地面上水泥地坪,安上日光灯,摆两张窄床,挂上蚊帐,隔出一个小小卫生间,有洗浴设备和抽水马桶,象宾馆的房间一样干净整洁。你们可以到山西平遥古城去考察借鉴一下。我看到一些古建筑改造成宾馆都是这样做的。如果有五十间空房,就可提供三十张床位(一个旅游团大约三十人左右),可以让竹山方向组团来的和竹溪、陕西西安、旬阳、白河等地组团来的游客在这儿住一晚上,品尝一下得胜农家乐的风味。当天下午或次日上午去爬山瞻仰袁白涛坟墓和三座诗碑亭和袁白涛雕像。
      二,在阴湾和王家湾袁白涛当年二次迁居和埋葬的准确地点的山上,修建三座诗碑亭,并将坟墓与三座诗碑亭用有石板台阶的一公尺宽的小路连接起来,并在山顶上立一座袁白涛的花岗岩全身雕像。这得花一笔钱请湖北美术学院的雕塑系教授设计并制作(我可以领你们去找)。上山的路上,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搞点别的名堂,比如种上满山遍野的油菜花,这可是摄影爱好者的好去处和热门题材呀。让游客爬一趟山觉得:值!
      袁白涛墓前的石碑上刻字:


茫茫大梦谁先觉,来去匆匆了此生。
七十五年驹过隙,看穿世事眼犹明。

      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六日袁白涛绝笔
      第一座诗碑亭石碑一面刻诗:

屋虽窄小胜高楼,直卧横伸总自由。
容膝易安心旷达,莞然一笑傲王侯。
      背面刻一幅当年所住茅棚的线条画。
      第二座诗碑亭石碑正反两面刻诗:

                                                                   
山高林树密,空气更新鲜,
路徒客来稀,白云相往还。
   更上一层山岭,居之仍觉心安。
   敢云高高在上,眼界为之一宽。
      第三座诗碑亭石碑正反两面刻诗:

一年一度一迁居,三载如斯意自如。
山水似迎新客至,林间鸟语伴读声。
正值春风二月天,桃花迎客笑嫣然,
闹中静处安家好,暂避尘间未了缘。
      三,旅游景点的开发,可定好“标的”再招商,让中标者来出资建造,切莫搞大拆大建,贪大求洋,应追求朴实、本色。开发主体是得胜镇政府和竹山县旅游局,建成后可让得胜镇文化站来经营。
      四,建设旅游景点的同时,可在竹山职教集团职业中专选三至四名得胜籍的学生培训。首先要他们熟读《袁白涛遗墨》一书,里面有些诗要背得;要访问袁白涛的侄孙、八十岁的老人袁慎谋等袁白涛同时代老人,要会讲袁白涛的一些故事;提请县政协召开全国性的“袁白涛生平和艺术研讨会”(邀请武汉市、上海市、河南巩县、洛阳市、西安市等地政协文史专家和书画家参加、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史全社来办袁白涛绘画原作展),要他们去旁听,以培养他们对袁白涛的敬仰之心,让他们毕业后回得胜去当“地陪”。还可以引进几位书画艺人开几家画廊,继承袁白涛的遗志,开展书画研究,创作和培训,逐步形成书画创作和美术用品营销一条街。
      五,有了袁白涛这个景点,从竹山城向西的旅游路线就是一线串四点:城关走马岗许明清陵园、绿松石城、女娲天池、(霍河水库)——潘口陈正宽墓、潘口电站及水库——宝丰施洋纪念馆、女娲山——得胜袁白涛故居和秦古金莲洞)。不仅是人文景观,还有自然景观了。游客不仅是玩乐,多少还会受到一点文化薰陶。
      总之,希望你们抓住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贯彻之机遇,建起一个以袁白涛命名的文化产业,这对得胜镇的科学发展会有大的促进作用并会带来经济效益。
      袁白涛是继张振武、施洋之后的第三位闻名全国的竹山名人,希望你们抓住不放,做一篇经得起市场考验和历史考验的文章,最终把得胜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书画文化旅游之乡。
              即颂
        成功
        我等待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罗维扬
                                                           2011年11月8日于武昌东湖

      这就是一个对竹山有着“不了情”的文化人罗维扬老师对生活过工作过的竹山这块土地的建言,透过这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老师不仅仅是用笔在写,而是在用心血,甚至是用生命在为竹山的文化谋划。这一切,缘于老师对竹山执着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濮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濮阳市 2012-1-14 12: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