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管理“四字经”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证,也是建设班级体的需要。由于班级管理具有宗旨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方法的多样性、管理者的多角色性等特点,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抓好学生思想品德、学生体质、卫生保健、安全生活、校内校外、课外活动等内容的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具备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为了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必须加强班级管理,而且既要善于管,又要敢于管。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我摸索出班级管理“四字经”。即:勤、正、活、时。由于念好了这“四字经”,在担任班主任的数年中,所带班级班风好,在各项活动中都能取得优秀成绩。
一、班级管理“勤”为首
勤,就是勤快,付出辛勤的劳动。我在接班后,首先制定班级规范。规范的制定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行为的导向,还是过程的鉴别、诊断、监督、激励及事后的评价、调节,都离不开一个客观的具体规范。有了客观明确的规范,它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光有规范还不行,小学生好动、易忘,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每一个习惯,每一个要求,我都不厌其烦地提醒、指导他们。
比如卫生,每天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我总要亲自摆一摆桌子,看到有纸屑与学生一起捡一捡,学生离开位置时,经常提醒他们把凳子放到桌子下面,同时告诉学生下课常到公共场地走走,看到有纸屑捡一捡。有时还要学生写一写。一次,刚接班不久,因换位置,有些学生把抽屉里整理出来的废纸、塑料瓶等扔到垃圾桶的外面,而且没有人主动去处理。我就叫学生一小组一小组轮流走过来看一看垃圾桶周围。接着我请学生动笔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老师为什么要请你们来看。写好后,请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明白了什么。晚上的家庭作业叫学生以《垃圾桶的自述》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要这样做,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从那以后,桶外垃圾的影子便消失了。
建好班里的图书角。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拿出来与他人共享,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又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书带来给同学看,有的学生不是带一本,而是一套。班里的书架上总是摆满了学生喜欢看的书,学生一有空就去看。经常开展读书活动,争做读书角的热心读者。到了高年级还举行读书征文活动。提醒学生经常换书,而且要对书的内容进行把关。这个活动真是一举多得。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由于父母上班时间早,到校时间就比较早,为了让学生利用好这段时间,我总是与最早到校的学生一起到教室,这样可以督促、指导学生早读,共同感受读书的快乐,学生也不会因为孤单而不知所措了。
二、班级管理“正”为本
正就是公正,它是师生之间的一杆称。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见多识广,胆子比较大。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因为有几个小孩,我原来就认识,所以请这几个小孩干的事就比较多。一个星期后,我叫学生写周记时,一个叫吕奇珂的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老师,请不要只给熟悉的同学机会,我也有能力做好班里的事情。”我当时既有点惊讶又庆幸,惊讶的是我的一个自以为合理的做法在学生眼里却有不同的感受,使某些同学因此而受到伤害,庆幸的是学生对我的信任,使我知道了应该给每个人同样的机会。我在她的周记里,首先向她表示忠心的感谢,然后表扬她有胆量,心中有集体,还告诉她,老师非常喜欢经常提醒老师的同学。接着,我让她当语文课代表,她果然干得不错,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所带的班级,每个学期都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干部竞选上岗,而且采用新选手优先的政策,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实行班长值日制,按学号轮流当班长,负责管理一天的学习、卫生、纪律、生活等情况,处理突发的小事,小结一天的情况。校值日生,每个学期都调换人员,让大部分学生都得到锻炼。评选模范生、文明生,推荐优秀学生,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先由学生提名,学生投票,学生唱票。最后,根据学校的要求与班干部、任课老师一起确定人员。在工作中,我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三、班级管理“活”为源
活,就是灵活。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因班因人施教。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这个班、这个人的最佳方法。不够自觉的学生比较多的班级,就管得严一点。自觉学生多,整个班各方面比较好的,就稍微宽一点,表扬的机会多一些。但也不是放手不管,还是要随时注意学生的言行,不管接到什么班级,总是有学生需要特别地关注,在平时的管理中,要牢牢抓住这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多给一些呵护,这些调皮的、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渐渐地就会喜欢你,就会慢慢地自觉起来。有能力的学生要一个一个用起来,让他们来当助手,在实践中指导他们,让这些学生多为班级的管理出力。总之,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的内容,富有教育的意义。让绘画、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负责黑板报;喜欢动植物的学生负责三角柜或班里的绿化;书法、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图片或标语。总之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布置教室这个活动中来。
四、班级管理“时”为效
时,就是及时。及时地与学生、家长、老师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使管理有了保障。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及时多渠道了解学生。向老师、学生了解整个班的情况。通过每个学生自我介绍、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在家的表现。与此同时,平时处处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既往不咎,以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给每个学生设立新的起点,学生以往犯的错误都不算,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给学生树立更高一点的目标。让学生既要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取得的成绩已属于过去,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继续努力。比如现在的这个班,已经取得了校田径运动会的三连冠。在第四次运动会前,我在向学生、原班主任了解情况的同时,经常组织学生训练,摸清学生的当前水平,再进行报名,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训练,最后取得了四连冠。
及时做好感情的转移工作。学生已经习惯了原来的老师,会觉得一切都是原来的好。接班后,我让学生准备了一本笔记本,一个星期与老师至少交流两次,交流范围广,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先想好要与老师交流的内容,然后用十至十五分钟写完。
经常组织学生一起活动,下课与学生一起聊天。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组织学生去看望原来的老师,给老师写信,教师节给老师送贺卡,与学生一起讨论贺卡上的内容。学生在和我的接触中,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2、当好家长的参谋及时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登门拜访,电话家访,有时也可以用家校联系本。做到每学生一个学期访一次。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的希望等让学生参加喜欢的兴趣活动。现在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愿意听家长的话,喜欢听老师的话。当孩子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尽量做家长的参谋,做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朝着家长合理的希望去努力。
3、做科任老师的后盾协调好各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尤其要与搭班的老师处理好关系,合理安排好时间,及时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严格控制作业量。支持各科老师的工作,让学生喜欢每一门功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科任老师需要的学生,要舍得给他们。不管是音乐、美术、体育、还是电脑,我都特别支持,只要老师选中我班的学生,都会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每学期特别奖励期末考试成绩全“优”的同学。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团体。老师就是这个团体的领头羊。需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情怀;需要有前瞻的眼光;需要有洞察的敏锐性;需要有决策的及时性;需要一种教育机智,一种灵活的引导技巧。让我们学会经营,经营一段美好的成长历程!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viewthread.php?tid=235066&highlight=
]班主任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很大。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又该把怎样的第一印象留给学生呢?
第一次见面
报到的第一天,班主任作为新生的第一接见人,应好好地准备一番。注意自己的衣着、外表、谈吐、行为等,这都将是你内在素养的一种外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教师的态度。因此,我们得衣着得体,面部洁净,头发整洁,精神焕发,表现出勃勃的活力,让学生从教师的外表就感受到一种亲和力、自信心。
第一次演讲
报到过后,作为班主任都会为新生作一次简短的讲话,以期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向大家提出自己的一些简单要求,以及明确的目标等等。鉴于此,班主任要为这次讲话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言之有物,让学生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并能激起大家的热情,尽可能地引起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已经是新集体中的一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将努力为新集体做贡献。
第一次授课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第一堂课将成为师生真正交流对话的开始。学生在这里真正领略教师的魅力与智慧,感受教师人格的力量和知识的无穷。那么,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第一节课(当然并不是说,只要你备好这一节课。只是说,这在调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点是教育的作用。),充分研究教材,积极了解学生,上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上出自己的激情与智慧,让学生受到你的感染,深深地被你所震撼。
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教师都会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诸如格式的要求,书写的要求,等等。但是仍然会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不尽如人意,因此就会有教师要求学生重写甚至撕掉作业本,希望学生以后能认真书写,严格按照要求作业。不难想象,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还需要我们耐心地教育。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作业方面,教师可以在不符合要求的作业本上注上批语:“当我揭开这本崭新的作业本时,看见你的作业,我相信你一定是一笔一画用心写的,虽然写得并不是太好,但是我相信你明天的作业会写得更好。”对于优秀的作业同样要给予鼓励。“看到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令人赏心悦目。”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作业一定会更加优秀。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在最初接触学生时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整体评价,影响着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整体评价,影响着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水平,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如果能在和学生的初次接触中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学生也会由于喜欢一个教师,进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原文网址:http://bbs.pep.com.cn/viewthread.php?tid=234973&highligh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