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二分钱一包的洋火,我家是经常缺....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时,我们一天只吃2顿饭,早上我和哥哥姐姐都醒了,母亲也不让我们起床,因为起床了也没有吃的,一般我们吃上早饭时都在中午10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就吃晚饭了.然后就让我们睡觉.就是因为缺衣少食,
很多的时候,灶台放的火柴盒(洋火)都是空的,我们只好用火剪夹着柴火到邻居家去接火.
吃的是发霉的小麦或是大米(土话,wo'mi),我就总纳闷,为什么每年我们交上去的新收获的好好的公粮,发到我们手上的却是陈了2-3年的发霉长毛的东西,就这样,还很少能吃饱.
我那时爱吃的是鱼糊斗(用腌制过鱼的很腥的水泡的小麦粉),毕竟还有鱼的味道.后来,等我长大了,再吃过一次,就吃不下去了.
那时大家都穷,用完的牙膏袋(铝皮子)还是要攒起来卖钱的.
有时我也跟着大人去小队玩,碰到砍豆饼(压榨完油后的大豆饼,砍成碎片后洒田里肥田),还能偷偷吃上一口,棉饼不好吃,现在我知道,那玩意还有一定的毒性..
生于70年代的我,小时候受过一些穷,苦过一点,但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它让我懂得珍惜现在努力工作换来的安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