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342|回复: 4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6

5293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7030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1-6 1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和2011年主要工作  五年来,市七届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四市”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荆门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致力优化经济结构、强化产业支撑,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式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3.3%、2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9%。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24.8:36.8:38.4调整为18.3:51.5:30.2。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家;工业拉动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4%。市场主体总户数达到8.7万户,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50.2%上升到54.6%。京山县、钟祥市、东宝区连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沙洋县在全省排位大幅前移。
  ——致力推进生态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44.6平方公里拓展到52平方公里。3个县级城市、4个镇域小城市、各类集镇功能不断完善。生态荆门建设全面推进,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被确定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荣获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交通、电力、通信、水利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致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不断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文化体制及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累计利用外资6.3亿美元,利用市外境内资金700亿元,引资项目2218个,中集、中海油、中粮、中储粮、华能、李宁、福耀、雨润、汇源、三一重工等“500强”企业和一大批知名品牌相继落户荆门。
  ——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加速构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4.2%。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3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成功承办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分会场活动。
  2011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亿元,增长15.5%;规模工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亿元,增长18%,低于计划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7%,超出控制目标0.7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98.1亿元,增长2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5亿元,增长36.9%;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1.7亿美元,增长16%;出口3.7亿美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7899元,增长13.5%;城镇登记失业率4.1%;完成省定节能减排目标。
  
  二、新一届政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是:——全力打造实力荆门。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2000亿元、1000亿元、2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8%。城镇化率达到65%。——全力打造文化荆门。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培育10家以上过亿元的文化产业示范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左右,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力打造生态荆门。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11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比2011年削减7.4%、8.8%、10%和7.2%,森林覆盖率达到40%。——全力打造幸福荆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1.5万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
  工作重点是:(一)抓产业、抓环境。强化产业强市理念,全地域、全产业、全体系推进“中国农谷”建设,实施工业“千百十”工程,倾力打造10家左右百亿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荆门打造成全省审批项目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城市。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施城市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二)建园区、建新城。加快推进“一核六片十五园”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市“1+6”园区完成总产值5000亿元。按照中心城区“四大功能区”统筹协调发展思路,扎实抓好西片市级政务中心和“零工业污染”生态宜居新区、南片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片化工循环产业园区、北片东宝都市工业园区建设,打造鄂中区域性大城市。(三)重人才、重效率。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健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企业和高效快捷、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化工作平台,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办事效率。(四)促民生、促和谐。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着力扩大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2012年的政府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农谷”建设,促进现代农业高端发展;深化“一核六片十五园”建设,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力争全市各类园区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扩量升级。力争全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5亿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切实做好北煤南运铁路大通道(荆门段)、石牌核心港区、公铁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推进政策性保险试点,整顿和规范保险业经营秩序。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内需。新建或续建230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80亿元;调度5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直采基地,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大力发展环境修复、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以创促建,力争荆门高新区跃居国家高新区行列。成立荆门农业科学院,创办“中国农谷”论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实现外商直接投资1.89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60亿元、出口4.32亿美元以上。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力争城投债券早日发行;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三大循环产业园建设,组织实施重点循环经济项目120个,完成投资100亿元。争创国家城市矿产资源产业示范基地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市;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创新节能管理机制,整治取缔威胁水源安全的污染隐患。力争葛洲坝水泥厂技改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严格危化企业环境管理。创新碳汇造林机制,力争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0万亩。
  (三)全力推进鄂中城市群建设。狠抓各类规划修编。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城中村综合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建立荆门市地理信息中心,加快“数字荆门”建设。组建荆门城建集团;全面实施新的城管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确保中心城区违法建设零增加;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努力实现“保强进位”目标。推动县级城市建管再上新水平,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培育城市文明风尚;启动市博物馆、青少年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荆楚文化广场(文化综合体)规划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策划并办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旅游节和荆门市第六届运动会;着力发展新闻传媒、演艺娱乐、体育用品、体育休闲和健身、出版发行等重点产业,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加快发展影视制作、动漫等新型文化业态。编制和包装一批文化项目,大力开展文化招商活动,逐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五)着力建设“幸福荆门”。扎实做好就业和创业工作。积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7万人次,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启动荆门市失能半失能老人托养中心、“千福园”老年公寓二期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启动南城区3所新校建设。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强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先进市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平安荆门”建设。
  今年,新一届人民政府将继续为人民群众办好10件实事:
  1.完成三水厂管道取水工程建设,确保当年投入使用。
  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通过政策扶持创业5000人、带动就业2万人。
  3.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四级行政便民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民提供丰产仓1万套;提档升级村级服务社300家。
  4.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0个社区服务中心,改造背街小巷30条,新建10条街巷路灯,实施金柏润公共人防地下工程建设。
  5.按每生3000元标准资助100名应届大学新生入学,定向资助500名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学,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30所。
  6.启动广播电视发射塔迁建工作,并将原址改建为绿化小游园,丰富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
  7.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000户,新建廉租住房868套、经济适用住房1600套、公共租赁住房3500套、限价商品房500套,改造各类棚户区7868户。
  8.对翠竹园、果园、蔡湾、十里牌等4家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建,完善苏畈桥、东山、千汇、通源等4家菜市场配套设施。
  9.新建通村公路200公里,改造县乡道100公里。扩挖、改造当家堰1万口。建设40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10.为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免费提供法律援助。
  (2012年1月5日)
关注焦点、关注民生、关注家乡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85

主题

835

帖子

168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8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1-6 22: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力打造幸福荆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1.5万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
"幸福"二字别乱用!弄懂了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85

主题

835

帖子

168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8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1-6 22: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三0水泥厂搬迁应该纳入今年十件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28

帖子

6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69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1-16 18: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和1.5万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提高。
盼沙洋农村养老实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84

主题

1057

帖子

143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3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18 17: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很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