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数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直坚持呼吁,尽快建设一条与黄石大道平行的沿江大道,缓解黄石大道的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体现黄石滨江城市风貌特色。 两年建成沿江大道
昨日下午,在黄石港区代表团讨论会现场,郄英才代表打趣地和大家分享他初到黄石的感受,“当时我住在美丽的海观山,可一出门前面是码头,后面是烟囱……”
的确,与许多沿江城市的江滩景观相比,黄石的沿江景观令黄石人汗颜。
随后,郄英才向代表们透露了一个喜讯:黄石的沿江大道终于不再是停留在规划图纸上了。
2011年10月,市政府组织规划、交通等部门与武汉铁路局方面就两条铁路进行置换事宜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即把山南铁路置换给武汉铁路局,把贯穿黄石城区的铁黄支线拆除,将该铁路承担的所有运量转移至山南。“沿江铁路拆除后,沿江大道的建设将不成问题。”
据郄英才透露,让沿江大道建设搁浅多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拆迁也不再是“拦路虎”。“建设沿江大道不需要大量拆迁,只需将红军楼平移,电厂围墙向内挪一挪。”
据了解,下一步,市政府将与武汉铁路局方面签订铁路置换协议。预计两年内可完成沿江大道的建设。
大道设计双向四车道
多年来,数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直坚持呼吁政府,尽快建设一条与黄石大道平行的沿江大道,缓解黄石大道的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体现黄石滨江城市风貌特色。
昨日,市人大代表、市规划局局长刘林告诉记者,近年来,规划部门多次对沿江大道的规划进行研究论证,有关沿江大道的规划方案不下12种,有的建议在局部建高架桥;有的建议局部建隧道;有的建议建路堤式或路堤分离等。2011年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经过五轮方案论证,最终确定了工程造价最低、拆迁量最少、用地量最少的路堤改造方案。
刘林介绍,沿江大道起于长江二桥、止于黄石大道上窑轮渡码头,将按城市景观大道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60公里,车行道和人行道合计24米宽,沥青路面。
其中沿江大道将穿越桥头公园和迎宾大道两条辅道对接,有专用匝道直通长江一桥。电厂段将开辟下穿地下货运通道,与沿江码头对接。出于对历史建筑的保留,将对老红军楼平移18米。因建设需要,海观山和沈家营段有少量拆迁。后河堤和沿江大道交会处将建重要城市节点,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群,打造高档商贸区。
沿江大道建成后,将不允许过境货车通行,且尽可能恢复黄石大道作为城市道路的功能。
今年,市规划局将考虑启动沿江大道城市风貌设计。未来,规划部门还将对沿江大道并入黄石大道后,进一步向西延伸与河口对接进行论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