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7 20: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樊城区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和产业化、现代化、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航空航天工业园和太平店工业园建设。航空航天工业园在10平方公里起步区项目满园的基础上,向西拓展,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努力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全国电机控制与电网优化装备研发、生产和集散基地。太平店工业园重点发展轻纺服装、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
突出集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大航空航天工业园,完成中原西路、七里河路、追日路、规划8号路建设,启动廖家庄路建设;加快园区项目建设,建成投产航宇二期、3611新兴铸管、汉江集团、万洲节能科技园、深圳奥瑞那光电子产业园等18个项目,新开工建设项目10个以上。加快推进太平店工业园建设,改革园区管理体制,加强招商引资,确保园区新开工投资过5000万元项目5个以上。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新生企业,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和过亿元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中航工业、航天四院为主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新兴重工3611、中铁十一局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万洲电气、奥瑞那光电子为主的电子电气产业集群,以际华3542、际华3545为主的轻纺服装产业集群。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上市后备企业达到15家以上。加强融资平台建设与监管,提高现有担保公司融资能力,新筹建小额贷款公司1—2家。
突出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做实投资工作。狠抓项目策划,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和投资走向,加强与中央部委和省直厅局对接,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一批项目,加大争取力度,确保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全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抓项目推动,强化项目秘书制服务,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定奖惩,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抓项目引进,创新招商模式,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重点抓好现代服务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电气、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产业项目的推介、引进工作,力争全年签约内资项目合同投资额100亿元,实际到位内资45亿元。扩大对外开放,直接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500万美元。
牢牢把握四个核心环节:
高起点设计规划。樊城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理念、发展标准、发展目标必须要有国际视野,登高望远。坚持顶层规划、顶层设计,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城市为参照系,聘请国际国内顶级设计院所和规划团队,科学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前瞻性地谋划好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要注重与国家、省级、市级战略规划对接,注重长期发展战略与阶段性发展规划的衔接,注重体现樊城特色,保持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高标准统一思想。建设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是全区上下的中心任务、“一号工程”。目标在前,重任在肩。全区上下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力,多说怎么做,不说不能做;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少找逃避困难的借口。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解放思想、统一步调,敢于在一线城市乃至世界先进城市找标兵、在更广领域比较中寻坐标、在更高层次竞争中争一流。
高质量抓好投资。做大做强做实投资,是当前樊城发展中最紧迫、最现实、最繁重的任务,是建设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底盘、基础和硬支架。要把抓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第一位的任务,评价干部经济工作能力的第一标准,加大向上争取投资的力度,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中央、省、市规划笼子。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定点招商、产业招商,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落户樊城,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上取得新的突破。
高效率推进项目。要突出项目建设这个重要抓手,打破常规、突破常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做到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大胆突破;凡是有利于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都要大胆借鉴;凡是影响发展的各种障碍,都要大胆清除。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心态、作风、干劲等方面,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自我超越。要超常规、超常态,让规矩、程序服从效率,服从实际工作推进需要。对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定奖惩,做到项目不竣工,专班不撤走,以扎扎实实的项目责任制、实实在在的项目进度,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2009年9月,襄阳市委、市政府抓住央企和军工集团的产业扩张、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的樊城规划建设航空航天工业园,一期规划10平方公里。园区建设按照“规划先行,高点定位”的要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步,迁村腾地与项目建设同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园区将形成“四纵七横”的路网格局,配套完善园区路、水、电、热、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经过2年的发展,园区内中航工业航宇的商用飞机座椅总装厂和碳纤维项目、航天科技集团四院高分子薄膜生产项目、空军5713工厂、中铁十一局的汉江装备制造基地等10个项目已建成,中航工业集团热表处理、新兴重工3611公司轻合金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等16个项目正在建设中,中航工业金城集团航空机电、换热器生产基地、际华新四五印染有限公司纺织物流园等12个项目已签订协议,即将开工建设,投资总额达到220多亿元。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军民产业结合园,国家工信部【2010】642号文件将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公布为“国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航空航天工业园的建设是襄阳市工业、经济、科技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樊城区将站在全省、全市大局的高度,举全区之力把航空航天工业园建设得更快更好,使航空航天工业园产值在“十二五”末突破1000亿元,把樊城西部打造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一体的新兴工业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