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 北门校之八
毛主席的诗词,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第一节课,曾忠平老师是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翻开课本第一课,今春第一课咧,他问。
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嗯,五岭他也腾细浪,还有什么呢,曾老师刚刚落下话,我张口说答。哄,不许放屁,教室里一片笑声。轻轻敲击课本,在讲台上,曾忠平老师脸带微笑,指导我们读——《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九五零年十月毛泽东。似乎每册课本第一课,都是毛主席的文章,这让我们对领导的故事有些熟悉,曾老师又准备讲他的哪些有趣味的故事呢?西施,绍兴,小溪浣纱,轻歌曼舞,忍辱报国,功成事后,泛舟五湖。而这轻轻的纱布柔柔的舞动间,历史揭露出一角小小的缝隙来,一句句名诗词,一段段名人逸事,顺口流淌在教室里。在我们刚刚提起兴趣时,曾老师又回到毛主席诗词上。一个名叫柳亚子的文人,一个文人团体南社又闯入我们视线。两句刚刚知晓这位文人,又是建国后第一个国庆时,柳子先生的诗句,火树银花不夜天,悄悄地沉淀在我们心中。与很多老师常常翻看备课本不同,曾忠平老师顺口介绍课本文字里蕴藏的秘密,那一个个字后面似乎有无数故事,长夜漫漫,赤县神州,《史记》《汉书》,典故历史,与竹溪县武陵镇交织穿插,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县中,我们还是上等县呢。
下课后,急忙跑到走廊过道上,女厕所前那一片空地,卖弄起刚刚知道的那点东西。谭老师给你们讲了第一篇课本么?语文课,毛主席的文章咧。你知道长夜是怎么回事?难明又有什么含义?赤县神州指的什么?司马迁写出一本什么书?又有哪些古代名诗中写出赤县两个字?我们竹溪县是几等县?你们的语文老师真了不起,我们上课就是抄写笔记,背诵注释,朗读课文,然后是分段落层次通过了介绍了分析了揭露了表达了,唉。
一个小小的词语里,总有一段掌故一个名山古寺出现,一片片短短的文字里,往往也珍藏着一段凄迷哀愁荡气回肠的故事,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朴朴实实平易的叙述里,在曾忠平老师朗读时,却也让人体会出一缕缕别样的情怀来。欲说还休推脱难绝的心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无词可传的尴尬,更多是脉脉流动着热血与爱心,深情与护持,对这片土地这儿的人民。时时间杂对家乡民俗风物简单述说,古城人物的三语两言点评,学校的过去来历与发展波折,让我们怀疑曾忠平老师,这是一位班主任吗?是一位语文老师吗?是大哥哥还是一位父亲呢?是校长是主任是督导是检查员?是历史文化的保护者?是民俗风情的宣传人?
一篇篇课文在故事与叙述时,人物与场地,风景与农俗,情义与恩爱,维护与背离,凶恶与仇恨,完整通透清晰明了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课外时间,曾老师也会如别班语文老师一样,一黑板一黑板的抄写,往往是几篇课文学习后,表格与对比,分类与区别,相同点与相异点,这些表格打乱了课文前后顺序,似乎不相干的课文,有着相同之处,而哪些相同明显的文章,却又区分出差异与独特来。这些表格进一步让我们知道掌握了文字背后的秘密,叙述里面的奥妙,字里行间没有说出来的话,还有那些想说明而不能说不好说不愿说的情愫。
五岭他也腾细浪,哦,这个不知道从哪一本书读到的句子,在那一节课上,在曾忠平老师微笑声中,在《念奴娇鸟儿问答》的中国与苏联胆怯与勇敢的对比中,淡淡地化去。很好,大家都在用心读书,但更要抄写笔记哟。把你喜欢的句子,欣赏的文章,爱唱的歌词,这几天看到的农家门前春联,电影院墙上公布的猜谜语歇后语,大街上高高悬挂的走马灯上句子,你认为有趣味有意思的,抄写下来,在班上交流讨论研究,曾忠平老师打量了我一眼,又提议大家最好各自准备一个日记本,不需要多精美,只是一个本子就好了。可以抄写名人名事名言名句名诗的,作业本也行啊。不认识的字,要注上拼音哦,曾老师重重的强调着。
很久以后,似乎是曾忠平老师离开学校,到省城教院进修时,我才准备了一个日记本,真正在抄写一些喜欢的诗句。第一本开始抄写的,是《红楼梦》,曾忠平老师推荐我们要细细读七遍的四大古典名著。顺便说一句,此前在汇湾中学时就读过《三国演义》,繁体竖排本,连猜带蒙的读了一个月,是不是那个时候翻看过哪本繁体字本,顺口记下了五岭他也腾细浪咧?
北门校之一 入学
北门校之二 典礼
北门校之三 寝室
北门校之四 同桌
北门校之五 弹壳
北门校之六 竹人
北门校之七 电视
北门校之八 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