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yht

春节特别企划: 一起来,说说春节那些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24

主题

310

帖子

78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8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1-24 23: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新气象
新年新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5 0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小说《祝福》



2012-1-24 16:10 上传
下载附件 (26.34 KB)



.
鲁迅先生在他的短篇小说《祝福》里,开头一段这样写道———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段文字写出了鲁镇过年的“气象”,也就是过年的气氛,是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写出颜色,“一声钝响”、“震耳的大音”写出了声音,“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写出了气味。短短一段文字,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把传统节日的气氛写得生动可感。
    “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5 00: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言:过去的年

  退回去几十年,在我们乡下,是不把阳历年当年的。那时,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春节才是年。这一是与物质生活的贫困有关——因为多一个节日就多一次奢侈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观念问题。
  春节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日,春节一过,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而春天的来临,也就是新的一轮农业生产的开始。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大人的事,对小孩子来说,春节就是一个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节日,当然还有许多的热闹和神秘。
  我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过了腊月涯,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对于我们这种焦急的心态,大人们总是发出深沉的感叹,好像他们不但不喜欢过年,而且还惧怕过年。他们的态度令当时的我感到失望和困惑,现在我完全能够理解了。我想我的长辈们之所以对过年感慨良多,一是因为过年意味着一笔开支,而拮据的生活预算里往往没有这笔开支,二是飞速流逝的时间对他们构成的巨大压力。小孩子可以兴奋地说:过了年,我又长大了一岁;而老人们则叹息:嗨,又老了一岁。过年意味着小孩子正在向自己生命过程中的辉煌时期进步,而对于大人,则意味着正向衰朽的残年滑落。
  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样粮食——其实只需七样,不可缺少的大枣算一样。据说在解放前的腊月初八凌晨,庙里或是慈善的大户都会在街上支起大锅施粥,叫花子和穷人们都可以免费喝。我曾经十分地向往着这种施粥的盛典,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锅,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一群手捧着大碗的孩子们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脸冻得通红,鼻尖上挂着清鼻涕。为了抵抗寒冷,他们不停地蹦跳着,喊叫着。我经常幻想着我就在等待着领粥的队伍里,虽然饥饿,虽然寒冷,但心中充满了欢乐。后来我在作品中,数次描写了我想象中的施粥场面,但写出来的远不如想象中的辉煌。
  过了腊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辞灶日。我们那里也把辞灶日叫做小年,过得比较认真。早饭和午饭还是平日里的糙食,晚饭就是一顿饺子。为了等待这顿饺子,我早饭和午饭吃得很少。那时候我的饭量大得实在是惊人,能吃多少个饺子就不说出来吓人了。辞灶是有仪式的,那就是在饺子出锅时,先盛出两碗供在灶台上,然后烧半刀黄表纸,把那张灶马也一起焚烧。焚烧完毕,将饺子汤淋一点在纸灰上,然后磕一个头,就算祭灶完毕。这是最简单的。比较富庶的人家,则要买来些关东糖供在灶前,其意大概是让即将上天汇报工作的灶王爷尝点甜头,在上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有人说是用关东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这种说法不近情理,你粘住了他的嘴,坏话固然是不能说了,但好话不也说不了了嘛!
  祭完了灶,就把那张从灶马上裁下来的灶马头儿贴到炕头上,所谓灶马头,其实就是一张农历的年历表,一般都是拙劣的木版印刷,印在最廉价的白纸上。最上边印着一个小方脸、生着三绺胡须的人,他的两边是两个圆脸的女人,一猜就知道是他的两个太太。当年我就感到灶王爷这个神祇的很多矛盾之处,其一就是他整年累月地趴在锅灶里受着烟熏火燎,肯定是个黑脸的汉子——乡下人说某人脸黑:看你像个灶王爷似的——但灶马头上的灶王爷脸很白。灶马头上都印着来年几龙治水的字样。一龙治水的年头主涝,多龙治水的年头主旱,“人多乱,龙多旱”这句俗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其原因与“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样的。
  过了辞灶日,春节就迫在眉睫了。但在孩子的感觉里,这段时间还是很漫长。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而这上坟,其实就是去邀请祖先回家过年。上坟回来,家里的堂屋墙上,已经挂起了家堂轴子,轴子上画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古人,还有几个像我们在忆苦戏里见到过的那些财主家的戴着瓜皮小帽的小崽子模样的孩子,正在那里放鞭炮。轴子上还用墨线起好了许多的格子,里边填写着祖宗的名讳。轴子前摆着香炉和蜡烛,还有几样供品。无非是几颗糖果,几页饼干。讲究的人家还做几个碗,碗底是白菜,白菜上面摆着几片油炸的焦黄的豆腐之类。不可缺少的是要供上一把斧头,取其谐音“福”字。这时候如果有人来借斧头,那是要遭极大的反感的。院子里已经撒满了干草,大门口放一根棍子,据说是拦门棍,拦住祖宗的骡马不要跑出去。
  那时候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吃过晚饭后还是先睡觉。睡到三星正晌时被母亲悄悄地叫起来。起来穿上新衣,感觉到特别神秘,特别寒冷,牙齿嘚嘚地打着战。家堂轴子前的蜡烛已经点燃,火苗颤抖不止,照耀得轴子上的古人面孔闪闪发光,好像活了一样。院子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仿佛有许多的高头大马在黑暗中咀嚼谷草。——如此黑暗的夜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夜不如过去黑了。这是真正的开始过年了。这时候绝对不许高声说话,即便是平日里脾气不好的家长,此时也是柔声细语。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话,因为过年的这一刻,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运道。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呱嗒呱嗒的风箱声会破坏神秘感——因此要烧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我母亲说,年夜里烧花柴,出刀才,烧豆秸,出秀才。秀才嘛,是知识分子,有学问的人,但刀才是什么,母亲也解说不清。大概也是个很好的职业,譬如武将什么的,反正不会是屠户或者是刽子手。因为草好,灶膛里火光熊熊,把半个院子都照亮了。锅里的蒸汽从门里汹涌地扑出来。饺子下到锅里去了。白白胖胖的饺子下到锅里去了。每逢此时我就油然地想起那个并不贴切的谜语:从南来了一群鹅,扑棱扑棱下了河。饺子熟了,父亲端起盘子,盘子上盛了两碗饺子,往大门外走去。男孩子举着早就绑好了鞭炮的竿子紧紧地跟随着。父亲在大门外的空地上放下盘子,点燃了烧纸后,就跪下向四面八方磕头。男孩子把鞭炮点燃,高高地举起来。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父亲完成了他的祭祀天地神灵的工作。回到屋子里,母亲、祖母们已经欢声笑语了。神秘的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活人们的庆典了。在吃饺子之前,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而长辈们早已坐在炕上等待着了。我们在家堂轴子前一边磕头一边大声地报告着被磕者:给爷爷磕头,给奶奶磕头,给爹磕头,给娘磕头……长辈们在炕上响亮地说着:不用磕了,上炕吃饺子吧!晚辈们磕了头,长辈们照例要给一点磕头钱,一毛或是两毛,这已经让我们兴奋得想雀跃了。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家原来一直包清朝时的铜钱,但包了铜钱的饺子有一股浓烈的铜锈气,无法下咽,等于浪费了一个珍贵的饺子,后来就改用硬币了。现在想起来,那硬币也脏得厉害,但当时我们根本想不到这样奢侈的问题。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有一些孝顺儿媳白天包饺子时就在饺子皮上做了记号,夜里盛饺子时,就给公公婆婆的碗里盛上了带钱的,借以博得老人的欢喜。有一年我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要了小命。
        过年时还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那就是装财神和接财神。往往是你一家人刚刚围桌吃饺子时,大门外就起了响亮的歌唱声:财神到,财神到,过新年,放鞭炮。快答复,快答复,你家年年盖瓦屋。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盛上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扮财神的,都是叫花子。他们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这是叫花子们的黄金时刻,无论多么吝啬的人家,这时候也不会舍不出那半碗饺子。那时候我很想扮一次财神,但家长不同意。我母亲说过一个叫花子扮财神的故事,说一个叫花子,大年夜里提着一个瓦罐去挨家讨要,讨了饺子就往瓦罐里放,感觉到已经要了很多,想回家将百家饺子热热自己也过个好年,待到回家一看,小瓦罐的底儿不知何时冻掉了,只有一个饺子冻在了瓦罐的边缘上。叫花子不由得长叹一声,感叹自己多舛命运实在是糟糕,连一瓦罐饺子都担不上。
  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时光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慌,日子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滑了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1-25 0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琅琊山僧:过去的年

小时候
我渴望过年
过年能穿上新衣服
能吃上肉和饺子
能放鞭炮
能走亲戚

那时候没有电视
春晚的唯一节目
就是一家人围在温暖的火塘
嗑着瓜子
吃着自家做的米糖
守岁
望着蓝色的火焰
小孩在盼望压岁钱
大人在憧憬来年的光景

那个年代
很穷
可那时的年味
很浓 很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1-25 0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锦(散文):过去的年

  小时候过的年,你现在还忘不了。尤其在新年期间回忆起来,其味更是无穷尽。
  小时候,你家穷,吃都成问题,不用说穿的。所以,你平时没有新衣穿,也没零食吃。出远门,那是梦中的事。
  新年快到了,你每天都笑嘻嘻的,高兴得心里可以容下整个世界。
  年初一凌晨,妈妈拜天公的时候,总是叫你起来燃放那串小小的爆竹。小小的心灵,又惊又喜。在爆竹声中,兴奋地换新衣服,穿新鞋。其实都不新,去年穿过的,又短又窄;大概是收藏太久吧,有点发黄呢!尤其是鞋子,穿了老半天,你才把脚板塞进去。走起路来很不自在。高兴的心情,把痛楚都给忘了。妈妈照例在这时给你一个红包,块二钱;祖母也给一个,也是块二钱。好多钱啊!这时候,天色朦胧,隔壁的小宗已经过来了。小宗向你炫耀着,爸爸给他十元,妈妈也给他十元。小宗有四套新衣服,年初一到初四,每天一套。你羡慕死了,问妈妈要,妈妈说如果爸爸在,你也可以和小宗一样。你看见妈**眼里闪着泪光,一粒声也不敢出了。
  天亮之后,你装满了两个裤袋的爆竹和花生,拿着一支点燃着的香,便和小宗出门去了。去哪里呢?天公坛。你们一边走一边燃放爆竹。点着了火线,把爆竹丢得远远,抛得高高。家禽家畜遇上你们准倒霉,你们会把爆竹丢在它们身旁,那巨响,吓得鸡飞狗走。有时候,把爆竹插在蚂蚁窝上,然后点燃火线,拔足就逃,让它炸开一个大窟窿。对蚂蚁们来说,那简直是原子弹爆炸。你只知道那种乐趣,胜过参观动物园。
  到了天公坛,已经人声鼎沸了。大人小孩,穿着大红大绿的新衣服,高兴着,连那些缺了门牙的,也笑口吟吟。对面的戏台上,男女老幼围成一堆一堆的。做什么呢?赌三张,玩四支配,摇骰子。赌注最大的摊,通常是玩四支配,地板上的钞票,花花绿绿,少说也有几百块,小孩子只有看的份。你们玩的,能一毫子一毫子下注的,有骰子,有由小孩做庄家的三张。由于身上钱不多,你赌起来总是提心吊胆,输了几毛钱,溜开,走了几圈,放放爆竹,回来再下注,还是输。袋子里的角子越来越少,从手心流出来的冷汗越来越多。终于输光了,只好跑回家,看看有没有亲戚来拜年,捞个红包,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就算有,也是被妈妈半哄半骂地拿回去,因为她还要包红包给对方的孩子。你输了钱,倒没什么,妈妈却为那几块钱心疼好久。不过,她没有责备你,只劝你输了就算了,别为了翻本,再赌。
  没有钱,你还是到天公坛去。除了天公坛,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看戏,游名胜,简直是奢望。拜年,也是鲜少的事。
  有的年,妈妈比较开心,会带你去向外婆拜年。对你来说,那是最丰盛的节目了。你的外婆住在山顶仔,好远好远的地方,要搭两趟车。在车上,一直看着车外,恨不得把所有的景色都收在眼里。第一座火车桥到了……第二座火车桥也出现了,你们便下车。然后走三公里的路。那双不合脚板的鞋子,走到你的脚起泡,索性脱下来,提在手上走,虽然引来路人奇异的眼光,你的心里还是很愉快的。幽静的小径上,三五成群的红男绿女,手提红柑,欢畅地谈笑,健朗地跨着脚步。枝头,鸟啭。农场里,鸡鸭齐鸣。路旁,树后,家家户户门挂红彩,轻轻随风飘扬。屋内,宾主皆欢。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新春的景象了。
  穿过了一大片胶林,外婆的家就到了。你的表兄弟姐妹很多,少说也有两打,你连他们的名字也叫不出来呢!那些年龄和你相仿的,不由分说,拉着你往屋后的果园跑。外婆的果园很大,坐落在小丘上,栽满果树,举凡热带水果,应有尽有。表兄弟都是爬树的能手,好像猴子一般,三两下子,就攀到树梢。他们采了红毛丹、山竹、番石榴、番荔枝、芒果、丢下来,使你应接不暇。你们往往在山上闹了几个钟头,等到大舅父上来喊你们回家吃饭,你们才鼓着肚子,跑出果园。
  妈妈只能在外婆家逗留半天,下午就要赶回家,到菜园里浇水。你好几次央求妈妈让你在外婆家里住两天。可是,她说路途太远,她没有空来接你回去,所以只得依依不舍地跟着妈妈回家。
  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天公坛已经不在了。小时候的友伴,个个已成长。在新年期间碰面,问他们要不要去天公坛,大家相顾,发出会心的微笑。那些女的,想起自己小时候那副野样子,粉颊也浮起红晕了。
  啊,过去的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5 2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t95599 的帖子

.
鲁迅的《祝福》,对那过年祭祀的“福礼”印象颇深,“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还有那一声钝响的爆竹,空气中幽微的火药香。这是将近一个世纪之前鲁镇的旧历年的景象。
在我的家乡江汉平原却有些不同,除了祭祀灶神,重要的是祭祀祖先。

记得小时候,每到除夕吃完团年饭,父亲一定要对我们高声说:“走,上坟去!”于是弟兄叔侄一行五六人便提了香烛纸钱和鞭炮,来到村前的祖坟地,在一个个古老的坟前焚烧纸钱磕头,放鞭炮,父亲口中念叨些祈祷的话,气氛变得庄重神秘......
乡下人家,平时一家老少忙于生计,庸庸碌碌,是想不起祖宗的;只有除夕,忽然把祭祖当成一宗大事,好像是要弥补怠慢和过失,想想,也的确有些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5 21: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t95599 的帖子

.
祝九版龙年吉祥 阖家欢乐!

2106479hp4ovgop68p4v5u.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5 2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到底是见过旧规矩的,这些年在城里过年,每当团年饭摆好的时候,我就告诫孩子们先别动,等着我在酒筵上给祖宗摆上一双筷子,斟上一杯酒,然后举起酒杯,向着故乡,祖宗居住之地,默祷着,酹酒于地。这时候我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只得背过身去,擦一下,再转过身,对孩子们说:好,敬了祖宗,你们开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1-25 21: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凌凌寒 的帖子

17182727877edoz7fghdy7.gif
问好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2

321

主题

3504

帖子

5859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59
QQ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28 15: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下了一番功夫,给我们引见了名家关于过年的美文。
远去的是岁月,留下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