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7
中士
 
- 积分
- 317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
本帖最后由 武当散人 于 2012-2-4 20:56 编辑 <br /><br />
“巴儿、巴儿你不珠贵,拿到香油你换恶水!”——这是一段流传于武当山周边地区民间笑话故事中结尾的一句话。故事大意说:一位贩运香油的客商投宿客栈,见客栈女老板姿色动人而挑逗之。女老板一边投怀送抱,一边暗中命人用“恶水”(潲水)偷换了他的一大车香油,并设局捉奸。香油客商在女老板的“指点”下驾车从后院仓皇逃脱,后发现上当,便后悔不迭的说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句话。 尽管本地人可以为此笑话笑得前仰后合,外地人听了却一头雾水:“‘巴儿’?‘巴儿’是什么?”本地人更乐了:“‘巴儿’是什么?就连女人都知道——喂!你还是个男人么?——就是你裤裆里的那个东西呀!”
是啊,“巴儿”是什么?为什么把男人“裤裆里的那个东西”叫做“巴儿”?
一、“巴儿”的本土方言意义。
(一)男阴。
“巴儿”(bār),即儿化音的“巴”。即男人“裤裆里的那个东西”。
①[名词]阴茎。即高等脊椎动物雄性的交配和排尿器官。如:巴儿屎(男孩儿阴茎包皮内沉积的小便结晶体。多见于阴茎龟头根部与包皮之间、颜色和质地状如蛋白的涂泥、实为尿垢<民间称之为“尿淦”>的一种秽物。多用于粗俗戏骂语);巴儿屎脸(粗俗戏骂语)。
②[形容词]形容鄙陋。即丑陋,指长得难看不体面或卑微。如:“不要钱送给你?叫你那个巴儿脸瞅瞅看!”又如:“巴儿形儿不强,还怪挑剔的来!”再如:巴儿脸;巴儿相;巴儿形儿;巴儿样子…等等。
③[形容词]形容琐杂的。多指零碎的,繁杂的。如:扯巴儿蛋;扯巴儿捞蛋;淡巴儿事儿。
④[形容词]形容渺小。指指非常微小的、无关紧要的或微不足道的。可指人、事、物。如:巴儿大点儿(极言其渺小、细微)。
⑤表示哪有,没有。指不存在或不具有。可用于反问句,也可用于陈述句。如:巴儿来的(哪儿会有来源或来由的?表示没有来源或来由的);巴儿钱(哪儿会有钱?没有钱);巴儿会(哪儿会有心窍?哪儿会有门儿?没有心窍;没有门儿);巴儿事儿(哪儿会有事儿?没有事儿);巴儿门儿(哪儿会有门儿?没有门儿);巴儿方儿(哪儿会有办法?没有办法);巴儿法儿(哪儿会有办法?没有办法);巴儿理由(哪儿会有理由?没有理由);巴儿原因(哪儿会有原因?没有原因);等等。
⑥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是虚假的。如:“巴儿吧?他真的是这样说的?”又如:“你又在说巴儿话!我根本都不信!”
⑦[前缀]表示轻视、藐视或歧视。如:“那个巴儿人架子还怪大的来!”又如:“这个巴儿东西还怪贵的来!”再如:巴儿东西;巴儿人;巴儿儿娃子…等等。
(二)常见口头秽语词。
⑧用作脏话,卑猥不洁的话。是本土方言中适用范围极广的秽语词。
适用范围:
(1)用作骂人的下流语言。
如:“你算个巴儿!”又如:“你能把我咋样儿?你能叫我的巴儿咬四个牙印儿、五个窟眼儿流水?”再如:“想吃啊?你吃巴儿不吃!”
(2)普通粗俗语或口头禅。
A、可表示人物和事物的各种不同的性质、性状。诸如有或无、大或小、粗或细、轻或重、香或臭、远或近、高或低、上或下、左或右、好或坏、胖或瘦、甘或苦、贵或贱、美或丑、热或冷、蔑视或重视、友善或憎恶、啥或什么,等等。
——表示有或无。如表示“有”:“巴儿!有,咋没有?”;又如表示“无”:“巴儿!哪儿来的!”
[Page]
——表示大或小。如表示“大”:“巴儿啊!好大呀!”;又如表示“小”:“巴儿啊!正小一点儿!”
——表示粗或细。如表示“粗”:“巴儿啊!好粗哇!”;又如表示“细”:“巴儿啊!正细!”
——表示重或轻。如表示“重”:“巴儿啊!好重啊!”;又如表示“轻”:“巴儿啊!正轻!”
——表示香或臭。如表示“香”:“巴儿啊!好香啊!”;又如表示“臭”:“巴儿啊!好臭哇!”
——表示远或近。如表示“香”:“巴儿啊!好远啊!”;又如表示“近”:“巴儿啊!正近一点儿!”
——表示高或低。如表示“高”:“巴儿啊!好高啊!”;又如表示“低”:“巴儿啊!正低一点儿!”
——表示上或下。如表示“高”:“巴儿啊!在上边!”;又如表示“下”:“巴儿啊!在下边!”
——表示左或右。如表示“左”:“巴儿啊!在左边!”;又如表示“右”:“巴儿啊!在右边!”
——表示好或坏。如表示“好”:“巴儿啊!好得很!”;又如表示“坏”:“巴儿啊!坏得很!”
——表示胖或瘦。如表示“胖”:“巴儿啊!他好胖啊!”;又如表示“瘦”:“巴儿啊!他正瘦!”
——表示甜或苦。如表示“胖”:“巴儿啊!好甜啊!”;又如表示“苦”:“巴儿啊!这么苦!”
——表示贵或贱。如表示“胖”:“巴儿啊!这东西好贵啊!”;又如表示“贱”:“巴儿啊!这东西正便宜!”
——表示美或丑。如表示“美”:“巴儿啊!,他老婆好漂亮啊!”;又如表示“丑”:“巴儿啊!,他老婆好难看!”
——表示热、凉或冷。如表示“热”:“巴儿啊!天好热啊!”;又如表示“凉”:“巴儿啊!水正凉啊!”;再如表示“冷”:“巴儿啊!天正冷啊!”
——表示蔑视或重视。如表示“蔑视”:“他算个巴儿!”、“他说的算个巴儿!”;又如表示“重视”:“巴儿!你还莫小看。”、“巴儿!他说的不算谁说的算?”
——表示友善或憎恶。如表示“友善”:“巴儿!我倆谁跟谁呀!”;又如表示“憎恶”:“巴儿!我见了他都够了!”
——表示啥或什么。如:“我怕个巴儿?”又如:“你吵个巴儿?叫我安静一会儿!”再如:“你说个巴儿?没得说头儿!”
B、可替代各种不同的预测、判断。诸如肯定、不肯定或否定;困难、容易或一般;优秀、一般或低劣;亲近、寻常或疏远;等等。
——表示肯定、不肯定或否定的预测、判断。如表示“肯定”的预测、判断:“巴儿!我看确实如此!”、“巴儿!我看他还活到在!”、“巴儿!我看他已经死了!”;又如表示“不肯定”的预测、判断:“巴儿!我看不一定吧?”;再如表示“否定”的预测、判断:“巴儿!我看有点儿不对!”、“巴儿!我看他还活个毬!”
——表示困难、容易或一般的预测、判断。如表示“困难”的预测、判断:“巴儿啊!我看这事儿不容易!”、“巴儿啊!我看这事儿难得很!”;又如表示“容易”的预测、判断:“巴儿啊!我看这事儿容易得很!”、“巴儿啊!我看这事儿不难!”;再如表示“一般”的预测、判断:“巴儿啊!我看这事儿难也说不上难,容易倒也不容易,一般吧!”
——表示优秀、一般或低劣的预测、判断。如:“巴儿!我估计他成绩确实优秀!”;“巴儿!我估计他成绩也就一般吧?”;“巴儿!我估计他成绩差得很!”
——表示亲近、寻常或疏远的预测、判断。如:“巴儿啊!我看他倆关系好得很!”;“巴儿啊!我看他倆关系也就一般。”;“巴儿啊!我看他倆关系也好不到哪儿去。”[Page]
C、可指称各种不同的后果、结果。
如:“巴儿啊!搞了半天,原来这么容易(不容易、艰难)呀!”;也可以表示“巴儿啊!原来这么快活(痛苦)啊!”;“巴儿啊!原来他已经死(活)啦?”;等等。
D、可表达各种不同的态度、表态。诸如同意、肯定与否;在乎、害怕、敢当与否;相信、信任、怀疑与否;有用与否;瞧得起与否;等等。
——表示同意、肯定与否。可表示肯定、不同意、不置可否。如:“巴儿!是这样的!”;“巴儿!不是这样的!”;“巴儿!我又意见!”;“巴儿!我没意见!”
——表示在乎、害怕、敢当与否。如表示在乎、胆怯、不敢当:“毬哇!我是不敢去呀!”、“毬哇!这个事儿可不小,你不怕我怕。”、“毬哇!我可不敢再惹事儿了。”又如表示不在乎、不害怕、敢作敢当:“毬!你只管去,有我!”、“毬!这有多大个事儿,也值得这样?”、“毬!大不了我再蹲一次号子!”
——表示相信、信任、怀疑与否。如表示相信、信任、不怀疑:“巴儿!这事儿我相信!”、“巴儿!我就信任他!”、“巴儿!我就不怀疑他!”;又如表示不相信、不信任、有怀疑:“巴儿!我就不信!”、“巴儿!我就不信任他!”、“巴儿!我就怀疑他!”
——表示有用、另有用处或没啥用处。如:“巴儿!这东西我有用!”;“巴儿!这东西我另有用处!”;“巴儿啊!这东西我留着也没啥用处!”
——表示瞧不起或瞧得起。如:“他个巴儿样子!,还想打我?”;“巴儿!这人可是很不一般的人!”
二、为什么把男人“裤裆里的那个东西”叫做“巴儿”。
(一)字义辩证。
巴:(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基本词义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如:“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见《说文》)。又如:“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注:‘说者云,长千寻。’”(见《山海经•海内南经》)。再如:“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注:‘即巴蛇也。’”(见《山海经•海内经》)。
(二)方言意义探源。
(1)字面意义:蛇,指蛇形物。
(2)意义来源:
其一:“巴”本义为蛇,指蛇形物。“阴茎”之义系借称。
其二:“巴”在我国南北方言中所指不同。如:“巴子:女阴——南方方言;男阴——北方方言,多用于儿童口语。”(见《高级汉语词典》•“巴子”词条)。
最后说明:本文观点纯属一家之言,希望语言文字专家给于考究、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