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上士

- 积分
- 825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我错过了首播,但2月5日晚的重播还是让我心生感动。白岩松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是防止人心灵沙化的水”,我觉得这项活动,是提升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一场盛典,确实不能错过。今年的感动人物,除极少数有作秀成分,大部分还是感人至深。其中,老书记杨善洲的事迹就让我心灵震撼,难以忘怀。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8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资料介绍太多,也难以记全,但对于杨善洲的事迹,有几个细节在撞击我的心灵:一是杨书记退休后,作为原地委书记,不是仍然坐着小轿车,住着高档别墅,而是拄着拐杖一头扎进深山,植树造林,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脚下的一双解放鞋还是原秘书看着心寒给他买的;二是杨书记做官40年,退休后什么也没落上,三个女儿还在农村种田,老婆也还在农村,无依无靠;三是自己退休十几年,因绿化荒山有功政府奖给他的20万,除了给老伴留下4万养老,其余都捐了出去。
想想杨书记,再想想身边的领导干部,确实反差巨大。很多领导干部退休后,有几个愿意主动放弃相关待遇和优厚的生活?不说地委书记,就是县委书记,又有几个家属亲戚还在农村种田?就是做了镇委书记,也会想着法子安排家属和亲戚进好单位。有个笑话说的好:镇委书记家的狗都受优待,没人敢轻视。
在现阶段,推出杨善洲这样的公仆,确实很有必要,除了让很多领导干部产生震动,接受教育,关键是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我们的党、对我们的公仆,还能心存希望,保留信心。
附资料:
杨善州(1927.01—2010.10),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人物。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