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one800800 于 2012-2-8 08:32 编辑
首先,我喜欢大冶。大冶民风之朴实,民性之爽直,民众之强悍,民格之专致在鄂东南地区和浠水差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冶地区能够出艺术大家之所在。有朋在大冶,是件快事——当然我有很多个同学及老铁是大冶人。
其次,在黄石的大冶人很多,从根本意义上讲,没有大冶人(排除历史上的黄石归属大冶管辖)就不会有黄石的今天(当然没有周边的鄂州人、浠水人、蕲春人,也不会有黄石的今天)。并且在黄石的所有这些外来人口中,确实是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在早前的年代。
再次,鉴于以上原因,从根本来讲,黄石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和深圳相比,无非只是他的移民高峰期不是在最近的20年,而是在更早前的20年。基于这一原因,黄石地区的根本文化从属鄂东南的整体文化,并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文化异质。而如今,一部分大冶人,还有黄石政界、新闻界的一些有想法的人却成天在鼓吹,黄石文化如何如何,又如何如何从属大冶文化之类的。本人在江北,因为不远,且长期和大冶有来往,30多年的亲历感受,无论是民俗,还是语言习惯(当然发音有差别,特别是哩语),还是饮食文化,还是社会家庭观念之类的,大冶和隔江对岸的浠水、蕲春均相差不大。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黄石的报纸电视上、部分大冶人中,这些文化的根源在大冶?难道是大冶文化影响了整个鄂东南?或者是历史上,大冶曾经长时间的管治过鄂东南?那些动不动就开口大冶文化的人,那些动不动就引经据典主张黄石从属于大冶的人,当认真的反思检讨。说这些,我并不是要否定大冶文化,我只是想强调,包括大冶、黄石在内,整个鄂东南区域的文化是相融的,不存在谁从属于谁,谁发源于谁的这样的事,更无争论。也许我们的文化来源于历史上的中原文化,要不为什么,我们的很多口语、哩语和发源于中原的客家人的很多哩语极为相似?
又次,历史(注意,我是用这个词)上,黄石曾经做得还可以,但中间这十多年沉沦了,最近两年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但已经掉了队,这些都是事实。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耻笑的理由,也不是大冶、黄石两地一些人渣相互攻击的借口。但现实是,两地的一些人渣却相互倾扎。历史上、大冶为黄石建设做出贡献,现实黄石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反哺大冶。目前黄石、大冶已经融城,理论上讲,两地融城并做整体提升,是大黄石出头出彩的惟一可能。为什么在发展之中,总有一些人渣打着团结友爱的旗子,却喊着兄弟倾扎的攻击口号?
还次,对于坛子里部分大冶网友期盼大冶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事项,我非常认同,理由是大冶的高速发展应该成为楷模,应该是黄石其它六个区县进步的鞭策力量。同时也是黄石市政府一些人用人观念进步的鞭策力量——同一个政府管理,同一个政府委派,为什么派往大冶的能做出成绩,派往铁山的能做出成绩,派往其它地方的人却不能做出成绩?但现实是:一些人却极端狭隘,在前进的同时,却不时的做出坑脏的动作——时时的伸腿踹上同行的领头大哥两脚,还顺带着骂上两句!
最后,本人申明立场,我是黄石的外来人口,我喜欢黄石,也喜欢大冶,当然也喜欢我的老家。不过,我鄙视这个坛子里的部分大冶籍管管(看看他们的发言和主题贴子就知道了,当然有几个大冶管管还是不错的),我管他们叫人渣。这就叫公道自在人心!
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跟贴,但不可以漫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