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bluewen

松滋核电站命运(专家:坚决反对在中国内陆建核电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1

主题

1304

帖子

164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8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发表于 湖北省潜江市 2012-6-5 23: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五”期间,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各地不仅要继续清偿环境生态欠账,更要努力做到不欠新账。
牺牲生态环境得不偿失,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
提示:今天是世界环境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136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9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6 1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核电是清洁能源,还是要争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75

主题

6046

帖子

6226

积分

上尉

我很爱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才是一切生命的起源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26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6-7 12: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核聚变反应堆的话我支持,核裂变的就算了
很爱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才是一切生命的起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1

主题

528

帖子

113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3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 2012-6-11 07: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支持的不要上网了,把你家的空调,冰箱插头都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79

主题

1849

帖子

2640

积分

贵宾

雪狼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640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2-6-30 11: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的水电够用,就是国家不给湖北用
荆州复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1

主题

1304

帖子

164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21 1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共 发表于 2012-6-11 07:14
不支持的不要上网了,把你家的空调,冰箱插头都拨了。

核电在我国大陆电力中的比重不到1%。
你这话对日本人说去吧。
日本现在没有核电,人家是不是没上网,没用空调,冰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1

主题

1304

帖子

164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22 15: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dhsqxr 发表于 2012-6-6 19:20
核电是清洁能源,还是要争取!

你是从那个星球来的?知道三厘岛,切尔诺贝利,知道福岛么?
如果你是地球人,建议你先到神经科检查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1

主题

1304

帖子

164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6-29 15: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对于核能的认识还只是很肤浅的,绝对安全是没有的。今天认为安全的,明天就可能是危险的,因为我们对核能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经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是苏联人的骄傲。
人民的呐喊唤不醒利益当先的执政者。核电危害并非危言耸听,当哪天核电事故发生时,受害的永远是我们普通民众。

之所以出现这种逆世界潮流而动的局面,我觉得是如下原因:

1.决策程序没有权威性,法律意识淡薄,普片存在先上车后买票的行为。

2.决策过程缺乏民主性,流于形式,决定权事实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3.在企业的强势面前,民众处于弱势,民众的诉求没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4.地方政府抑制不住政绩冲动,政府被企业绑架。

5.媒体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6.核电企业体制问题,经营范围单一,缺乏转行能力,没有向外发展的能力。

7.短期行为,没有长远的整体的统一规划。

8.科普滞后,各阶层人士对核电的危害认识不足,盲目乐观。

9.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多种有前途的新能源不够重视。

10.只重视开源,不注重节流。节约能源只是口号,并未落到实处。


我们已经沉浸在层出不穷的毒物中,请不要再拿核污染来挑战我们的忍受极限!
没有规划就是最好的规划!
这不是我们的选项!
我们有不选择核电的权力!
谁也无权剥夺我们的权力!

所谓因噎废食的谬论是谁提出来的?还允不允许有别的声音?
为什么征求意见只给短短十几天?说到底就是走过场!(环保部正在就十二五核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我今天才知道。)

不要饮鸩止渴,见利忘义!

核能说到底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能源,过去人类没有核能,未来也可以没有核能。英国科学家预言一百年后核能将彻底退出能源领域,太阳能才是人类最可靠的朋友。我相信政府一定会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0

主题

9

帖子

1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7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6-29 16: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orly 于 2012-6-29 16:07 编辑

挨着长江的千湖之省说 自己水电不丰富,电力不足,估计那些人是 地理知识 都没学好!生化危机 现实版,搞不好 在中国未来几年上演!荆州火车票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1

主题

1304

帖子

164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7-12 20: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尔诺贝利灾难真相知多少?

时间:2010-03-13 来源: 作者:林森


20年前(1986)的4月26日凌晨1时26分,正在熟睡中的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上的居民被剧烈的爆炸声惊醒。位于普里皮亚季的当时的苏联切尔诺贝 利核电厂发生猛烈爆炸。由于核电厂位于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国交界处,

使得大量的核放射物质污染了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国,同时灾难也向欧洲 和全世界蔓延。 20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这次核灾难对生物、环境和人类造成的灾难到底有多大,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在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0年的今天,对这次核灾难真相的各种版本又形成了激烈的交锋。主要集中在受害的死难人数和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死亡人数和受伤害者有多少?

尽管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对环境、生物和人类遗传的评估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看得到和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但是迄今看得到的灾难则主要是死亡人数和伤害人数。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认为这次灾难的死亡人数并不多。该机构在2005年9月举行的切尔诺贝利论坛上发表报告说,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号反应 炉爆炸后,泄漏了3%~4%的辐射物,只导致了约4000例甲状腺癌,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抢救核反应堆的工人中,迄今只有62人直接死于核辐射。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还说,迄今其他癌症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增高。最多也就是4000人直接死于这次灾难,远远低于以前的估计。 然而,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结论,却有着针锋相对的结果。在观点相反的调查中,以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的结果最令人震惊。该组织于2006年4月18日发表报告称,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导致27万人患癌,因此而死亡的人数达9.3万。 与此同时,英国两名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切尔诺贝利灾难的长期影响可能导致另外6.6万人死于癌症。也就是说,除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承认的死亡数外,还有6.6万人死于辐射所致的癌症,这个数字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去年在报告中所提死亡数的15倍还多。 这个名为“切尔诺贝利的其他报告”是由欧洲议会的绿党成员委托英国科学家伊万•费尔利和大卫•沙默尔完成的,并由他们执笔。费尔利和沙默尔认为在切尔诺 贝利核灾难过去近20年,人们对这场灾难对当地的严重影响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他们指出,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外降落了一多半放射尘,污染了英国约 34%的土地。这些地方包括英国的374个农场,覆盖了750平方千米,以及20万头羊。而在整个欧洲约有3.9平方千米的区域受到污染。而且由于切尔诺 贝利核辐射造成在全球其他地方额外有6.6万人死于癌症,是这些地区癌症正常死亡的上限数。 对于这种差异,绿色和平组织指责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漂白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后果,并在去年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论坛举行处进行抗议。

差异巨大的原因

为什么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他机构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差异?比较一下不同报告所依据的研究事实和结果就可以比较明了。 国际原子能机构引用的死亡数据是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署的伊丽莎白•卡迪斯于1996年发表的一个研究报告。卡迪斯得知后说,“他们引用我10年前得出的数据令我非常震惊,我不希望这个数字被摘录出来并且未经证实就使用到出版物中发表。” 对此,即使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论坛主席、日本广岛的辐射影响研究

基金会前主席伯顿•伯纳特也承认,论坛报告所引用的灾难数据应当更准确一些。但是他 也指出,以平均程度看,切尔诺贝利以外的680万人受到的辐射只有7毫西弗(msv,放射量单位,等于0.7雷得,一般医疗x光透视应小于0.1雷得), 这远远小于世界大多数地区一年中自然环境所释放的辐射量。 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出版官员梅里莎•弗来明帮助协调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 出版发行。她透露的一些情况说明了国际原子机构为何采用这么少的死亡人数。她说,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检查过出版物的资料。但她承认,参与者有过一个决定,要 把聚焦点降低到4000人。这么做的部分原因是回应过去20年来对灾难死亡数字的夸大。弗来明说,“我耻于在有声誉的归属于联合国的组织的报道中见到轻率 的数据。”不过这一数字在最后的总论中已经删除。 相反,绿色和平组织报告中死亡人数依据的是以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最近的研究成果,其资料的第 一手性和时间都保证了数据更有说服力和可信性。乌克兰核辐射专家波亚尔科夫认为,四号反应炉泄漏的辐射物近50%,库尔恰托夫学院研究人员实地调查后说, 反应炉的辐射物近乎全部泄漏。 而英国和欧盟的调查和测量结果认为,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泄漏后,有6.7吨放射性物质外泄并扩散到出事点普里皮 亚季数百千米的地方。这些放射性物中最重要的元素有两种,一是放射性碘,二是放射性铯。而方圆几十千米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受污染最重。切尔诺贝利 核污染的辐射量相当于美国1945年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的辐射量的200倍。灾难发生后,当地居民仍在污染的土地上放牧牛群并饮用从牛身上 挤下的牛奶。因此当地居民受到的危害最大。


更多的不一致

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中的结论激怒了很多人。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核能专家艾德•里曼认为这个报告完全误导了这次核事故造成的健康后果。同时,该报告与其他研究又在慢性和微量辐射的伤害程度、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和欧洲所受伤害人数的多少上产生了分歧和混乱。 分歧之一是低剂量放射对健康有无影响和有多大影响。经过对日本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实地研究,2005年美国国立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说, 即使微量的辐射也不能视为是安全的。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更多的怀疑。因为该报告中说,有60万人暴露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严重辐射,由此 估计有4000人死于这种辐射后果。报告还承认,生活在离切尔诺贝利更远地方的680万人受到较低辐射的影响,将导致另外5000人死亡。而这个数量大大 超过报告估计的死亡数量。但是5000人的死亡数最后并没有出现在报告中。 更有人认为,死亡数会更高,因为他们相信切尔诺贝利事故扩大到对欧洲每个人都有影响。“切尔诺贝利的其他报告”的作者之一、放射学专家伊万•费尔利作了一个统计,可能有上亿人或多或少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物质的辐射影响。 卡迪斯也发表过一份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欧洲影响的研究。她统计,当时欧洲有5.7亿人受到影响,最终死于辐射的有1.6万人,只相当于所有癌症死亡的 0.01%。但是,她认为要评估最终的死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欧洲癌症导致的死亡约占总死亡数的1/4,而要排除那些由切尔诺贝利事故诱发的癌症则不可 能做到统计上的可信。因此,“我们绝不可能说我们是对还是错。”

对遗传的影响

毫无疑问,核辐射可导致染色体突变,从而会造成遗传影响或畸变。但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报告中的结论是,在切尔诺贝利灾难后出生的孩子不存在遗传影响。这种观点也受到一些研究人员的质疑。 对此卡迪斯就认为,现在没有见到任何事情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没有影响。因为时间太早还看不出后果。 切尔诺贝利幸存者的孩子和孙子的成长是否受影响,唯一的评估方法是检测其基因,看看是否有突变。而这样的工作早就有科学家在进行了。1996年,英国莱 斯特大学的遗传学家尤里•杜波罗瓦(Yuri Dubrova)就发现,受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影响的父母所养育的孩子基因变化增加了,但当时他使用的DNA指纹技术只能允许他检测基因的非编码区,也就是 俗称的垃圾DNA。但是,今天的研究表明,所谓垃圾DNA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这些基因在生命过程中,包括生长发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如果检测编 码区基因,也可能会发现这些孩子基因的突变。所以,杜波罗瓦认为编码区基因也可能受到影响。而目前的DNA芯片技术已能够检测成千上万人的DNA,并查到 微小的基因变化。当然,这需要人员和资金的支持才能做到。 不过,研究人员认为,对幸存者及其后代检测DNA基因变化会有某种不利,主要是对幸存者的心理有影响。同时,对死亡数和辐射危险的争论也在妨碍幸存者的康复(可能主要是心理上的)。但是,为了弄清真相,也有人呼吁对切尔诺贝利幸存者后代进行癌症和遗传的追踪研究。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国际原子能机构要低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危害?这其中包含了某种良苦用心。他们希望能让幸存者从心理和身体上尽快康复,并投入正常的生活中去。这首先要让幸存者获得足够的信心和拥有正常的心理。 联合国计划署(UNDP)的路易莎•温顿是联合国负责处理切尔诺贝利问题的官员。她认为,粗略地估计死亡人数是要让各国政府为将来的健康问题制定方针。 而把焦点集中在死亡4000人之上会阻碍认识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所传递的更重要的信息,即辐射威胁的神话已经在受影响地区的居民中产生了一种“无能为力的 宿命论”。 所以,UNDP认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受到影响的700万人的精神健康,因为他们被贴上了意外受害者的标签。这使得 他们或多或少产生了依赖和应当被补偿的心理。而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的援助也创造了一种依赖文化。这同时也会鼓励人们夸大对患病的担心。比 如,1991年白俄罗斯政府就用了国家22.3%的预算作为对受灾地区的援助,而今天这种援助还占预算的6%。但是温顿也承认难以区别当地人因切尔诺贝利 事故与其他事件,如苏联的解体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也提出许多实际可行的建议,比如受到核事故影响的各国政府应 重新划拨资金用于地区重建和发展基础设施。不过,人们对于放射性的担心是最为关键的。而最常见放射性同位素铯-137的半衰期约为30年,科学家估计大多 数事故禁入区将在未来数十年变得可以居住。而围绕切尔诺贝利的30千米特殊区域则可能继续成为禁区。但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在其他疏散区重建道路,鼓励 人们开始耕作和经商。而当地建立的医院和学校也已经在帮助人们。 最后,应当承认的是,与切尔诺贝利相关的癌症死亡精确数字是难以弄清的,因为 核电厂所散发的放射性物质是长期的。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时,放射性气体和尘埃猛然飞到超过8千米外的空中。还伴有剧烈燃烧达5天 之久的大火。事件的全部损害程度也许决不止于由辐射引起的癌症。 但是,对于核辐射短期和长期对人损害的研究还将进行下去,对由于受辐射影响而 致的死亡人数的调查也会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查研究的多样化与深入,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对人、生态和环境影响的真相总有一天会变得更为客观和真实,从而 为人类和平和安全利用核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