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8066|回复: 25

应奏起时代回响,唱响推介荆门精神品牌——漳河精神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0

主题

467

帖子

95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5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2-18 13: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小锋 于 2012-2-18 14:03 编辑

  众所周知,北方漳河上,修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于1969年完工。完工后的红旗渠精神影响了中国上下几代人。

  可我们境门境内的漳河上,于1958年动工兴建这样大的工程——漳河水库,不仅工程比红旗渠早,难度更比对方高,且无国家支持。据说,漳河水库工程建设紧张艰巨,困难大,技术无,全是靠13万五千多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高度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投入漳河水库建设,他们争先恐后,自愿报名参战,不计报酬,不辞劳苦,日以继夜战斗在工地。有的农民全家出动,春节也不回家。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草棚,在工地上共度除夕之夜。炮声动地,尘土遮天,人山人海,气壮山河的雄壮场面。工地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当时的荆门县除担任主要枢纽工程任务外,还组织一切能上工地的劳力开挖渠道。为漳河水库建设投入了巨大的劳力。从1958年到1966年,先后涌现出特等劳动模范150多人,其中有5人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和民兵积极分子大会。有200多名优秀儿女在工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仅知道漳河美,可我以前还真不知道这段历史。别说知道,就连漳河水库也只是近年来听说过,以前从不知道。现在外地朋友来荆门,我首先带他们去的就是漳河。过节游玩过程中,遇到几个天门来的人,他们也说:想不到荆门还有这么大这么漂亮的水库。我们也是来到荆门后,才听说的。以前漳河名就没听说过。
  
  嘿嘿,别说我们荆门城外的人不知道,就连荆门当地的年轻人知道漳河,也未必知道漳河历史。今天春节,去荆门城内看朋友,问起朋友的父亲,他说他就亲参加过修筑,提起这段历史,他仍心潮澎湃:好多老荆人都去工地上做过工。

  漳河工程之所以能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施工,而且设计合理,工程质量好,采取干部、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决策方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的作风。如今的漳河景色非常美丽。漳河的水很静,在没有风的日子里,它就像一面镜子,在太阳的照耀下光芒四射;漳河的水很清,清的可以不用过滤就直接饮用;漳河的水很绿,绿得像是一块翡翠。 

  我不否认新红旗渠精神以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精神动力。可当初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的红旗渠精神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激荡人们的心胸。尤其是新华社对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概括、提炼和阐释,在中国大地引发了广泛共鸣和回响时,当红旗渠精神经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如何传递好精神火把、永葆理想“蓝光”时,我们会发现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称作精神丰碑的红旗渠早已经干涸破旧毫无使用价值。倒是其树起的精神品牌给当地带了好处,如电影、电视剧、文学、企业品牌、旅游、教育等,甚至使当地的建筑业闻名中国。

  看来,修建工程不仅要苦干巧干,还要用智慧。如今越发显得重要的漳河水库不仅仍在发挥着其浇灌作用,还增加了旅游功效。恕我直言:漳河水库除了当初修建的难度和如今浇灌作用能和红旗渠比,超过红旗渠外,但漳河旅游直接带来的效益仍不明显。精神文化简直就无。

  众所周知的红旗渠带给当地的是经济效益,是国人们的是自豪精神;
  举世闻名的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是让我们知道了当地移民的奉献;
  三峡工程给宜昌带去无可估量的好处与发展和机遇。

  可我们荆门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不要国家一分钱而修建的漳河水库时所发扬的漳河团结互助精神,在功利至上,浮躁社会的今天,无论其功效或品牌及精神都应去挖掘去弘扬光大。这会给向心力已不足的国人们以精神启迪和教育启发。

  名叫漳河的河名,全国有几个,水库全国也特多,但漳河精神,全世界除了荆门有,其他地方无。

  老一辈荆门人为修建水库有这样一个坚强团结的集体而感到自豪。荆门人是水中蛟龙,荆门因有漳河而为荣,漳河因荆门而美......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荆门群众 -10 逻辑矛盾,乱编历史,信口开河,好大喜功。.
关注家乡发展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6

5293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7030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2-18 17: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人是水中蛟龙,荆门因有漳河而为荣,漳河因荆门而美......
好文章,学习!

关注焦点、关注民生、关注家乡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85

主题

1018

帖子

25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2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2-18 18: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漳河水库和漳河精神都宣传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99

主题

6006

帖子

7411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41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2-18 20: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7

79

主题

1025

帖子

4104

积分

东湖元老

闲云野鹤流浪人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104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2-18 21: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吹自擂,空洞阿谀,文法病句成堆,感情空虚。
漳河兴建历史的确不易,但有红旗渠不易?开篇谈历史,却更本不顾历史现实。
红旗渠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比漳河大得多,而且沉淀多年,世人认可。这点漳河有么?
近年来,虽然市委市政府多次下文保护漳河,但漳河又保护成了什么样,到处乱搭乱建,布局混乱,景点分散,项目单一,设施成就,管理混乱。这能和红旗渠相比?
“漳河的水很清,清的可以不用过滤就直接饮用”你天天去喝喝看看,酸臭文人意淫。“但漳河旅游直接带来的效益仍不明显。精神文化简直就无”,你去问问老荆门人,老漳河人,老管理局人,他们默默无闻的去兴建,默默无闻的守候靠的是什么精神?
荆门发展不是靠酸臭文人自卑的意淫,不是靠自我否定的瞎喊口号,不是靠连历史基本事实都没弄清楚的文字显摆。漳河今日不易,几代人默默奉献,要的是值得期待的大作振奋精神,要的是奋发崛起的战斗檄文。而不是这样的意淫酸腐空洞扯淡,荆门人如果以此为好,真让人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4

主题

797

帖子

172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2-18 2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漳河的宣传的确是太滞后了,连省内都鲜有人知,更不用说与红旗渠相提并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7

79

主题

1025

帖子

4104

积分

东湖元老

闲云野鹤流浪人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104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2-18 2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小锋 发表于 2012-2-18 13:50
  众所周知,北方漳河上,修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 ...

随手指点两个荒谬的错误(请注意我这时引用的是作者发帖并编辑8个小时后的稿,不是作者见到我的回复后又改过来的稿),打错字可以谅解,文法不通我也懒得指出。但在基本事实上吹牛皮和自相矛盾,就很无知无耻了。我直接复制原文,免得又有人嘴巴硬或者启用一堆马甲跟我争,我真不屑于丫们低劣的表演和人品。
第一个:
作者原文:“于1958年动工兴建这样大的工程——漳河水库,不仅工程比红旗渠早,难度更比对方高,且无国家支持。”
历史是:仅枢纽工程,8年间国家就投资9140万元。好大喜功自吹自擂不是这样做的。
第二个:
作者原文第二段写:“据说,漳河水库工程建设紧张艰巨,困难大,技术无,全是靠13万五千多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领导下”。
可到了第五段作者原文又称“漳河工程之所以能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施工,而且设计合理,工程质量好,采取干部、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决策方式”。这里技术人员从哪里来的?真实漳河兴建档案中,大批的技术人员,他们在你的文笔下集体消失,这也是难得好文?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给漳河鸣不平唱赞歌鼓干劲?
我记得管理局本身就有好几个不错的作家,你们来写吧,别给这帮徒有虚名的酸臭家伙搅局了。漳河需要宣传,但不是虚传。需要实干,不是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3

主题

3318

帖子

466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4665

IP属地:北京市海淀区

发表于 北京市海淀区 2012-2-18 23: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漳河成了荆门最后一方净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0

主题

467

帖子

95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5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2-19 02: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群众 发表于 2012-2-18 22:14
随手指点两个荒谬的错误(请注意我这时引用的是作者发帖并编辑8个小时后的稿,不是作者见到我的回复后又 ...

谢谢您的指正。的确语句不懂,此篇贴子(非文章)仅为我看到那个东宝精神篇后,偶然想出来的而一时有感而发写出。没考虑错别字及语句语法。首贴我也不会再更改编辑,别说8小时后,即便8千,8万小时之后,我也不更改编辑。

至于无技术,一是指当时国家技术力量薄弱,不能和当时其他水利工程国家派出的技术力量比;二是国家当时层面没有怎么管,是省内派出的专家及当时的荆州技术人员。但主要还是靠荆门群众修建出来的。

我仅是想表达出来我的意思即可——漳河精神,漳河品牌。很幸运!相当多的网友已看出来我想所说的,这已经足够了。另强调一点:我不是文人,所以酸文人的称号不适用于我。有些漳河的用语是我在百度上面复制而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0

主题

467

帖子

95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95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2-19 03: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群众 发表于 2012-2-18 21:43
自吹自擂,空洞阿谀,文法病句成堆,感情空虚。
漳河兴建历史的确不易,但有红旗渠不易?开篇谈历史,却更 ...

我不否认新红旗渠精神以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精神动力。关于红旗渠的意义,我原贴中有简述的。

有对比才有发言。引漳河水而修的红旗渠当时是林县十万人60年开始修的,人数十万,现在别说红旗渠有保护生态平衡意义,就连灌溉的功能半点就没。

而湖北的漳河上修建的漳河水库。当时是荆门县人为主体的13.5万人于1958年正式修建的。当时的灌溉功效及现在正日益发挥的多种功能,是那个已破败的红旗渠那比的么?这说明了什么?我原贴中含蓄指了出来:在人定胜天的时代,不仅要靠苦干,更要巧干,需要的是智慧。这一点上,我正是在说荆门人当时的智慧。

至于目前漳河水库及周边的管理您不满意,新老漳河水库建设者在管理奉献等,尤其是说水库的管理,这不是我所能管的。

说实话,现作为荆门下面一个远离荆门城区的人,除了网络上有荆门网友在一直提漳河水库好外,我之前真没听说过漳河水库这个名。水库?我的意识仅停留在石龙水库或惠亭水库。前不久,偶然看到了漳河水库,面积之大,水之清,真引起了我的好奇:没想到荆门竟然有如此壮观的水库。

百度漳河水库的修建史,我才发现当初修建是那么困难。问当今的年轻荆门人,他们只知道漳河美丽,但如何修建,要么压根不知道,要么不关心。本地人就不知道,能指责省内其他地市人的不知道么?全国很少人知道有漳河水库那也更不奇怪啦。我随机问起一些荆门老人,没想到他们好多人在说:“都修过!几乎当时的荆门人家,都派出的有人在修!”

至于你所说的水库人默默奉献,我不否认。可哪个岗位哪个职业没有实干人在奉献呢?我主贴中说过:当今国人浮燥功利,所以才需要有一种精神需要讴歌。漳河是美的,难道当时荆门人所表现出来的那团结互助,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等漳河精神不美么?

既然美,为什么不能歌颂呢?至于有人怕水库出名了,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会带来水质的担忧啥的。相信严加管理,也不是啥难管理的事。我只知道红旗渠、丹江口、三峡等游人如织,但水质的变坏的主要原因似乎与游人们来的数量无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