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上士

- 积分
- 95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2-19 03: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群众 发表于 2012-2-18 21:43 
自吹自擂,空洞阿谀,文法病句成堆,感情空虚。
漳河兴建历史的确不易,但有红旗渠不易?开篇谈历史,却更 ...
我不否认新红旗渠精神以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精神动力。关于红旗渠的意义,我原贴中有简述的。
有对比才有发言。引漳河水而修的红旗渠当时是林县十万人60年开始修的,人数十万,现在别说红旗渠有保护生态平衡意义,就连灌溉的功能半点就没。
而湖北的漳河上修建的漳河水库。当时是荆门县人为主体的13.5万人于1958年正式修建的。当时的灌溉功效及现在正日益发挥的多种功能,是那个已破败的红旗渠那比的么?这说明了什么?我原贴中含蓄指了出来:在人定胜天的时代,不仅要靠苦干,更要巧干,需要的是智慧。这一点上,我正是在说荆门人当时的智慧。
至于目前漳河水库及周边的管理您不满意,新老漳河水库建设者在管理奉献等,尤其是说水库的管理,这不是我所能管的。
说实话,现作为荆门下面一个远离荆门城区的人,除了网络上有荆门网友在一直提漳河水库好外,我之前真没听说过漳河水库这个名。水库?我的意识仅停留在石龙水库或惠亭水库。前不久,偶然看到了漳河水库,面积之大,水之清,真引起了我的好奇:没想到荆门竟然有如此壮观的水库。
百度漳河水库的修建史,我才发现当初修建是那么困难。问当今的年轻荆门人,他们只知道漳河美丽,但如何修建,要么压根不知道,要么不关心。本地人就不知道,能指责省内其他地市人的不知道么?全国很少人知道有漳河水库那也更不奇怪啦。我随机问起一些荆门老人,没想到他们好多人在说:“都修过!几乎当时的荆门人家,都派出的有人在修!”
至于你所说的水库人默默奉献,我不否认。可哪个岗位哪个职业没有实干人在奉献呢?我主贴中说过:当今国人浮燥功利,所以才需要有一种精神需要讴歌。漳河是美的,难道当时荆门人所表现出来的那团结互助,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等漳河精神不美么?
既然美,为什么不能歌颂呢?至于有人怕水库出名了,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会带来水质的担忧啥的。相信严加管理,也不是啥难管理的事。我只知道红旗渠、丹江口、三峡等游人如织,但水质的变坏的主要原因似乎与游人们来的数量无关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