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9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揭秘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 曾侯乙家族史前溯500年
发布时间: 2012-02-26 05:0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念明 实习生 明凌翔
2011年,湖北考古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破土而出,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成为2011年中国“最有学术价值”的6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是继曾侯乙墓后的又一重要考古发现。”专家不吝赞誉。
而叶家山西周墓,恰与曾侯乙关联甚密——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表明,西周早期有曾国,且已称侯,较曾侯乙早500余年。
叶家山西周墓是如何发现发掘的?墓葬里有些什么宝贝?时隔三千年,它会为我们揭开怎样的谜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为我们撩开了叶家山墓的面纱。
15件铜器牵出叶家山墓地
叶家山墓地位于随州淅河镇蒋寨村八组,南距西花园及庙台子(新石器至商周时代)遗址不足千米。
2010年12月底,当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出15件青铜器后,迅速报告警方和文物部门,申请保护。
2011年1月1日至1月17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2座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确定该地为一处新发现的西周家族墓地。
2月1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后,成立了“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队”,全面发掘叶家山墓地,并使用三维扫描技术,记录和复原古地貌及埋藏过程。
考古队对出土的铜器、漆木器、竹器,应用了原位加固和整体揭取技术,对出土的器物上的附着物、腐蚀物以及土壤等,进行了现场采样和化学分析。
本次发掘带着系列学术课题。如,汉东西周封国与文化,曾(随)楚、鄂、厉等的关系问题、青铜器的产地,西周原始瓷的来源问题等。
随州叶家山墓地共发现清理墓葬65座和1座马坑,发掘面积达3700平方米。
目前,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均已挖掘完毕。
叶家山:西周早期贵族墓地
“所有墓葬排列有序,皆为东西向,应该是一处经过规划的墓地。”黄凤春认为,随州叶家山墓地是西周早期高等级贵族墓地。
从考古勘探和发掘来看,整个墓地长150米、宽100米,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其中,大型墓葬(长4、宽3米)有10座,中型墓葬(长3、宽2.5米)5座,小型墓葬50座。其随葬品全都是放在棺椁外的熟土二层台上。部分大型墓葬的坑边发现有下棺用的圆形或方形“碑”的遗迹。本次发掘的墓葬,最深达到9.7米,其“深埋”特点为西周葬俗所特有。
所有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坚穴墓,绝大多数墓葬都有葬具。尽管人骨保存不好,但葬式都是仰身直肢、头皆向东、棺内全都有朱砂。
大多数墓葬都有随葬品,随葬品全都是放在棺椁外的熟土二层台上。部分大型墓葬的坑边发现有4个到6个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方形斜向柱洞。
墓地共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达739件套。其中,青铜器多达325件,其器类主要有圆鼎、方鼎、簋(guǐ)、鬲(gé)、甗(yǎn)、觚(gū)、觯(zhì)、斝( jiǎ)、爵、卣(yǒu)、觥(gōng )、弓形器等。据器物形制特点,这批遗物的年代为西周早期。
青铜铭文存证:曾国家族史前溯500年
“墓地具有西周姬周文化的特性,时代早且明确;出土铜器丰富、完整。”黄凤春认为,墓地的规格和规模,在长江流域屈指可数。墓葬保存之好,出土文物之丰,时代特征之明确,均为湖北过去考古所仅有,具有极为重大的学术价值。
多座墓葬的青铜器上有“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这将是西周曾国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自曾侯乙墓发现后,有关曾国问题的讨论不绝于学界。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大多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后而立国的。叶家山墓地发掘出的铜器铭文表明,曾国在西周早期就已存在于汉东地区,并已称侯——已经发掘完的M65是所见大墓之一,与之伴出的还有铜钺和铜面具等反映高等级身份的重器,推定极有可能就是西周早期的曾侯谏墓。
大量的西周陶器、铜器和原始瓷器等,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组合和共存关系明确,是研究湖北汉水流域西周文化的重要标准性器物群。
大量成熟、品类齐全的原始瓷器屡现于随州叶家山西周墓,有助于解开原始瓷器的产地问题。长期以来,原始瓷的产地也是学术界存在分歧的的问题之一。过去,原始瓷在湖北发现不多,且器类单一,这次发现的批量原始瓷器将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物证。
青铜器大多有铭文,已知铭文总字量达400余字。铭文内容除常见的一些西周早期的族氏文字和方国名外,也有大量过去所不见人名,对于排定墓地的世系及与其他方国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已发现的族氏文字有16种之多,说明在西周早期,曾国与这些族氏或方国都有往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古文字为过去所不见,丰富了古文字学的字库。
为研究西周汉水以东的方国提供了最新材料。叶家山曾侯器群的面世,说明西周早期,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消灭,姬姓曾国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名符其实的汉东第一大国。同时,叶家山这批铜器具有重要的辅证作用,可以重新诠释昭王伐楚青铜器铭文中的“在曾”、“在曾、鄂师次”等系列铭文。
(图片提供 黄凤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