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2-28 22: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承恩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相传隋炀帝的女儿曾在此饮浴甘泉,治愈癫头,重生乌发,容貌更加美丽。炀帝即命修建此寺,赐名宝岩寺。唐时改称广德寺。宋元以来,兴废频仍。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重修,天顺年间(1457—1464)改为承恩寺。此外,清代及以后也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维修。承恩寺的建筑布局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主,设立主要建筑,两侧分别有附属建筑。跨进山门,分两道沿古树蔽天的石阶而上,到天王殿。殿面宽5间,进深3间, 连台基高11.4米。进天王殿穿过四合院,拾级登“水安招提”门,则进入大雄宝殿。殿面阔进深各5间,高19米,重檐叠拱,雄姿卓越。殿中有泥塑金饰毗卢佛一尊,高10米,雍容大气,形象逼真。天王殿前侧有钟楼,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内悬明宪宗所赐万斤铜钟,高2.3米,口径1.57米。钟身除署款为汉文外,满铸梵文,并以龙凤花纹装饰。大钟铸造精良,轻轻击打,清脆悦耳之声袅袅不绝;重击之下,钟声悠扬可达数十里以外。此外,寺有八景:万铜钟、玉带水、狮子山、金字山、卧牛池、玉石碑、龙泉池、锁风桥。古称“峰峦环拱,聚气藏风,水远贯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