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2-2-28 10: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我给儿子当孙子》真相调查 来源: 李子昭的日志 
演过“许峰”后,小苏后悔极了
今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情感密码》栏目播出一期《我给儿子当孙子》的节目,片中的不孝子许峰,激怒了观众。
节目播出后,根据节目提供的蛛丝马迹,人们开始对“许峰”展开了“人肉搜索”。
正当寻找毫无进展之际,“许峰”却主动找到了媒体,爆出《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一家传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
这期节目播出后,许峰夫妻的不孝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
“我在这附近住了几十年,没有见到过电视上的这个人。”石家庄休门村附近的常住户王先生说:“怎么会有这种混蛋呢?”
节目播出后,记者曾到休门街道办事处及辖区的几个居委会,寻访许峰和其父亲,结果一无所获。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嘱咐记者:“你们快点弄清楚了澄清一下吧,这个人是不是我们休门的啊,要不给我们抹多大的黑啊!”
记者还曾致电《情感密码》栏目组,想要了解许峰父子的相关情况。但栏目组工作人员称:他们不想和其他媒体分享线索……
记者注意到,虽然迟迟得不到“许峰”的消息,但在网络中和现实里,人们到处搜索“许峰”。石家庄一市民甚至骑着写有“人肉许峰”招牌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发誓找到这个“不孝子”。
节目中的一家人均是临时演员
谁知,8月12日,“许峰”却主动找到了记者。他告诉记者,《情感密码》是一家传媒公司制作之后卖给相关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而《我给儿子当孙子》只是这家传媒公司花钱雇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而已。
“许峰”告诉记者。现实中他并不叫“许峰”,而是姓苏。
小苏同时告诉记者,他并非石家庄休门村人,家住石家庄郊县的他是一名来石的务工人员。
节目中,他的“妻子”、“父亲”也都是节目制作方花钱请来的临时演员。他的“父亲”和“妻子”在现实中是父女关系。妻子“王蓉”更是一位在校大学生。
小苏告诉记者,今年6月中旬,认识的一个阿姨告诉他,一档电视节目正招演员,是给电视台拍个短剧,能上电视,还给报酬。小苏听后,“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小苏介绍说,这位性格开朗、喜欢表演的阿姨是一家公司的中层领导,也在《情感密码》节目中作过临时演员。“她演的是一个第三者的角色。”小苏说。
6月16日,小苏拿到了剧本。大致浏览了一遍,他就预感这个角色演出后会遭观众非议。为此,阿姨安慰他说:“别当个事,就当是给人娱乐。社会上存在这样的事,咱们演出来,也是为教育人。”
随后,小苏和他的“父亲”、“妻子”一连三个下午,都在制作方的一间办公室里紧张地排练。
其中一位周姓的编导,对他们全程指导。小苏说,编导一直对他们强调,“表情要真实”、“语气加重”、“做得极端一点”。剧本中,“许峰”让父亲打欠条的情节,小苏一开始是坐着把欠条给“父亲”推过去。编导不满意,让其:站起来,把欠条扔过去。
小苏说,编导要他找到“一看你就恨你的感觉”。
排练期间,小苏对这么做是否合适提出质疑。编导说,事情是真事,是一对母子的纠纷,但当事人不愿出镜,只能找替身演员。对此小苏提出:“既然是母子,怎么节目中是父子。”编导告诉他:你就这么演吧!
6月21日,他们到石家庄电视台演播厅录节目。
小苏说,录制前,编导告诫他们都别乱说话,并叮嘱他“你就是许峰,他就是你父亲”。 告诉他与扮演“许峰父亲”的演员一个要“狠”一点,一个要“可怜”点。
录制过程中,不断有工作人员出现在台下,拿着大牌子提示他们。牌子上写的是“要钱”、“要房子”、“再极端点”、“语气加重”。
“录了大约一个小时。”小苏说,结束后周导与工作人员直夸他演得“挺好”。事后,通过那位阿姨,小苏领到150元劳务费。
节目播出第二天,小苏在这家电视台的网站上吃惊地看到,节目名称由《疯狂的啃老族》改为了《我给儿子当孙子》。
制作公司称不可能在媒体上澄清事实
与“许峰”不同,在小苏自己的父亲看来,儿子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8月16日,小苏的父亲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小苏今年25岁,四五年前到石家庄闯荡,从事过推销员、保安等职业。 小苏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父亲。父亲平时喜欢喝酒。“每次回来,儿子都给我买烟买酒。”小苏父亲欣慰地说,“孩子每次还给我钱。”
这档电视节目,小苏的父亲并没有看过,但他听说儿子因此被误会是不孝子,很是着急。他一再恳求记者要帮儿子澄清。“我儿子是个好孩子。”他反复强调说。
其实,当时小苏一看到播出的电视节目,就意识到这次演出经历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这内容加上标题,肯定轰动了。当时我就想,坏了,这事儿小不了。”随后,小苏在街上几次被人认出。
一天晚上,小苏与两个朋友正在饭店吃饭,引起邻桌4个男青年的注意。他们走过来便问:“你是不是许峰?”小苏连忙否认,他们调出手机中的照片与他对照,并反扭他的胳膊推搡着,要和小苏到外面谈谈。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小苏落荒而逃。
“我的生活真的受到极大影响。”他告诉记者,他白天不敢出门,晚上出门也要戴上帽子、眼镜,乔装一番。
7月中旬,小苏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两次找到了节目制作单位,要求他们把视频从网上删除,并在媒体上澄清事实,为自己消除负面影响。
而制作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则告诉小苏,“在媒体上澄清事实”、“消除负面影响”是不可能的,公司希望对此“冷处理”、“让它一点一点淡下去”。
上述工作人员还告诉他:“白天尽量别出门,出去的话,戴个帽子或眼镜。”同时,又给了小苏2000元。
小苏认为,正是节目播出时未标明是“现场模拟”或者是“演员扮演”,观众才误以为真,让他陷入了今天的麻烦中。“我并不是为了钱,我只希望还我一个清白。”小苏说,这是他找媒体的最终目的。
电视台不愿承认是错误
石家庄电视台第三频道的《情感密码》开播于今年年初,定位为“讲述石家庄人自己的情感故事”。节目内容多是涉及家庭、婚姻、情感类话题。最近几期的题目分别是《父亲私奔二十年》、《你不出钱,我不养妈》……节目中,嘉宾或当场痛哭,或互相对骂,甚至大打出手。而节目播出时,也没有标注“现场模拟”、“演员扮演”等提示。
“许峰”事件真相曝光后,石家庄电视台一工作人员回应说:栏目组的初衷是好的,因为《情感密码》是情感类节目,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出演,是允许找演员扮演的,这在业内是通行的做法。该人士也承认:今后应在电视中标上“现场模拟”“演员扮演”等提示。
对于电视台的做法,一些网友和观众痛批节目做得没有了道德底线——“我给儿子当孙子”?!电视台不要拿观众当傻子!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