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谁动了我的名字 于 2012-3-2 00:06 编辑
最近,省委省政府在十堰召开现场会议,高调支持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政策,让广大十堰网友欢喜不已,认为省里终于开始重视十堰的发展了。
我却对这个消息很不以为然。翻开近十几年来湖北省一连串所谓的规划,从开始的“一特五大”,“一主四特”,“一江两圈”到这几年的“一主两副”“壮腰补肾”等等走马灯似的让人眼花缭乱,实际情况却是虎头蛇尾,猴子掰苞谷,没有一个明确持续的方向目标。
早在提出“一主两副”时,我就发文对该政策提出过质疑,认为不顾各地的实际情况,用行政手段的方式来抬高或打压某一地方的发展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如今对于十堰获此“亲睐”,我仍然持这样的观点。
十堰提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得到过省里明确的认同,并不是十堰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事实上这个区域内的所有城市没有一个能够具备十堰所拥有的优势条件,也不是省里一明确十堰就一定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这需要各城市靠自身的发展和机遇,省一级能够给与的支持和政策在其中起的作用非常小。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省委省政府突然大张旗鼓的支持十堰呢?我认为是大势所趋,有三个因素使省里不得不做顺水人情。
其一,南水北调因素。十堰作为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区,为了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十堰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不仅丧失了大片的农田,关停了大批企业,还有产生了数十万移民。随着2014年正式送水的时间来临,中央也将对十堰实施一系列对口扶持,甚至有可能将十堰单独列为”汉江生态经济文化实验区“给与特殊的政策支持发展。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湖北省委政府也不得不做出些表示。
其二,贫困因素。十堰地处四省市交界处,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并且是中国几大块贫困地区之一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使这些成块连片贫困地区脱贫的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国家有关部门为将十堰纳入规划编制已经多次来十堰进行调研,湖北省不可能不无动于衷。
其三,东风因素。东风在十堰诞生,在十堰成长,为了壮大中国的汽车产业,十堰基地的广大职工节衣缩食,用十堰基地产生的利润成就了武汉襄樊花都等多个生产基地,并且拿出最优质的资产与国外汽车生产厂合资使东风公司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东风公司为了回馈十堰基地,将一系列重大项目布局十堰,将十堰推上”中国商用车之都“的位置,如今东风正准备与沃尔沃合资,新的合资总部已经基本确定放在十堰。但据东风内部人士透露,东风高层正在为合资做准备,将原来的东风有限总部约2000多人进行拆分,一部分进东风公司总部,一部分到十堰,还有一部分去花都,由于日产,雷诺,沃尔沃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也由于十堰的区域位置及在省内的地位,外方有意将合资总部放到日产在中国的生产重地--广州花都,东风内部部分利益相关人员也有此意向。因此湖北省为了留住未来的合资总部,大力提升十堰的地位,从而使十堰与”国际商用车之都“的地位能够相匹配。
不管给与什么名衔,我认为”打铁还得自身硬“,最终还得靠全体十堰人民的努力,对于纷至沓来的各种名衔和利好消息,我在这里借用马英九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后说的一句话:”大家高兴一晚上就行了“!
|
|